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久陵 《轿车情报》2006,(9):102-107
此次承“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外中心”的盛邀,在“从概念到汽车”项目中国代表路东先生陪同下前往意大利汽车工业的源头去追根逆源.探寻意大利设计的“奥秘”。令人无比兴奋。  相似文献   

2.
子嫣 《车时代》2007,(9):40-45
二十世纪后期是意大利汽车设计的时代,意大利人对汽车发展的贡献在于他们将设计从功能的局限中抽象出来,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意大利的传统艺术对这种设计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意大利设计”的兴起,各种独立的设计室纷纷出现,吸收不同传统文化的养分,产生大量个性化的设计,并进一步促进“设计”思路的扩展。Design A Storz是德国人创办的设计室,不过,他继承的可不是传统的德国机器美学……  相似文献   

3.
创意之源     
《车时代》2011,(5):26-26
第81届日内瓦国际车展上,GOl和Tex原型车首次登场,两款车型标志着意大利乔治亚罗汽车设计公司归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之后首次推出设计作品。“乔治亚罗汽车设计公司是意大利设计和工程创意领域的领头羊。多年来,我们秉承合作精神与该公司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4.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6,(8):136-139
不论在Ford.GM或Toyota车厂的设计中心,还是在意大利都林理工学院.加州Pasadena设计学院.底特律CCS艺术学院及英国RCA皇家艺术学院,你都能轻易发现一个无法忽略的大势所趋:“汽车设计”这一行不再是白种男性的禁脔,越来越多的女性.亚裔,非裔与西班牙裔汽车设计师将在未来成为这个产业的要角![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曾经说过:“中国的汽车设计过于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特色,虽然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但是无法像欧洲,德国,日本一样形成自己的流派。在汽车制造业上,中国的硬件的投入不比世界发达国家差,缺的是设计。”中国的汽车行业起步较晚,汽车设计人才更少。  相似文献   

6.
《汽车杂志》2009,(8):58-59
学设计的人都知道意大利设计大师吉加罗(G.Giugiaro)的名字,也都知道他的名字和“意大利设计”(Italdesign)公司联在一起,但对于具体是一家还是两家公司,很多人不清楚。我在去都灵他们公司参观前也有些糊涂,但对“吉加罗设计”、“意大利设计”还是很喜欢的。概念新,敢于探索,不走简单市场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贝尔通设计     
在汽车设计、时装设计、产品设计这些方面,意大利总是能够异军突起,另树一帜。意大利的传统,意大利的工艺.意大利人的品味,使意大利的汽车也总是与众不同。加上意大利人做生意喜欢家族式、作坊式、精雕细琢,与美国、德国这些国家总是大企业化,全球化的做法大相径庭,因此它的设计就有一种比较个人化的精致,少—分企业化的粗枝大叶。  相似文献   

8.
大本 《车主之友》2016,(3):154-159
汽车设计哪国强?你是会倾向于法国人的生性浪漫还是会被德国人的严谨征IE?也许你更认可日本人的认真态度或是沉迷于美国人的冒险精神。而我个人最欣赏意大利人的汽车设计,不管是民用还是赛用,细节还是整体。意大利的汽车设计更像是“反工业化设计”般的存在。抱歉我不懂红酒,但我觉得如果在这里用上“好似一瓶陈年红酒般的韵味但又极具个性和新奇感”,如此的比喻应该是最为恰当的吧。提笔之前本想是详尽的介绍下意大利著名品牌阿尔法·罗密欧在北美市场的兴衰史,也通过一段时间的查阅资料补足了对这个汽车品牌的了解,但我内心对意大利汽车设计的热爱让我放弃了照本宣科似的转述历史。我还是更想通过意大利经典老车中的细节来展现属于老车的那股子热情!像心中的那一抹红,跳跃出枯燥的数据范围,肆意抒发!  相似文献   

9.
南京菲亚特生产的西耶那轿车和其早些时候上市的派力奥轿车同出自菲亚特集团的“178世界车”平台,它是以一座有着辉煌历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意大利城市命名的。整车是按照三厢车的使用特点和比例重新设计,不仅提供了达515升的巨大行李厢空间,车高和轴距也比派力奥有所增加,车内空间明显改善。同时它的整车设计也是出自“20世纪最佳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先生之手,有着浓郁的意大利风格。  相似文献   

10.
由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办的名为“神话与速度”的意大利汽车展于9月14日~10月7日在上海科技馆成功举办.从达芬奇发明的弹簧汽车.到融合21世纪现代文明的法拉利跑车及零部件产品,在一个以巨大的“立体眼睛”为造型的极具艺术气息的展会现场,人们着实感受了一番来自意大利的汽车“神话”。而展会期间举办的各类研讨会,更让人们对意大利的汽车工业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轿车情报》2008,(4):132-132
在国家大力倡导自主设计创新的影响下。汽车设计不仅成为汽车行业的工作重点.也成为汽车消费者、爱好者的热门话趣。《轿车情报》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一直关注汽车设计,长期开设“设计与文化”栏目,在读者中得到热烈反响。2007年《轿车情报》扩大报道量,增强报道深度,正式成立“汽车设计”专栏,并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联手上海同济同捷汽车工程设计研究院,举办“首届东方汽车设计大奖”评选。  相似文献   

12.
申城 《世界汽车》2004,(12):26-27
作为以生产紧凑型轿车为主的蓝旗亚汽车公司.主要的消费群体是那些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为了满足年轻人张扬个性的、需要,同时满足那些精益求精而又喜爱意大利设计风格的消费者,蓝旗亚在刚刚闭幕的巴黎汽车层上,展出了一款Ypsilon的特殊版本车型“B-colore”它独特新颖的双色车身.继承了蓝旗亚品牌一贯的豪华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3.
汽车造型是美学、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约束的一个综合性设计问题。由于国内的汽车设计工程起步较晚,多数的汽车设计与制造公司在汽车造型设计之初忽略了对汽车造型特征进行大量工程可行性的研究.造型的设计过程和结果评价一般还是靠造型师的经验.所以造型设计往往是在“发现错误”与“返回修改”的过程中反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时间而无法取得好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4.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6,(6):148-151
台湾与内地都走过“世界工厂”的岁月,代工的产品从玩具、雨伞、各式鞋类、高级成衣到现在的笔记型计算机与移动电话。现在“委外”(outsourcing)这股潮流吹到汽车产业:包括Bertone、Giorgiaro与Pinifarina等意大利设计室承接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项目,“委外设计”成为不可抵挡的趋势,这些闻名于世的设计工作室更把目光放在潜力无穷的新兴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汽车杂志》2010,(7):66-66
意大利车的设计我总是很喜欢的。从小小的菲亚特Rat Cinquecento到豪华的兰博基尼都各有特点,很耐看。意大利人设计车有很浓的人情味道.这不是说简单的人机工学设计,而是感觉上的人情味,而在汽车技术上也能保持精益求精的水平。意大利的公路系统四通八达,体系完善,有好车是可以很享受开车的乐趣的。  相似文献   

16.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6,(1):162-167
一提到汽车设计.你脑海中浮现的是否仍是Sergio Pininfarina或是Giorgetto Giugiaro这些利用铅笔和绘图纸的汽车经典设计师?“无中生有”的过程虽然浪漫,21世纪汽车设计过程和Ferdinand Piech的堂弟Ferdinand Alexandra Porsche一手勾勒Porsche911外型的过程已有天壤之别,“无纸设计”目的可不是为了环保,而面对竞争激烈的汽车产业生态的唯一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1,(18):33-33
长久以来,汽车设计公司以一种独立的态度设计汽车,而提到汽车设计公司,意大利这个充满设计和艺术氛围的国度在整个汽车设计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宾尼法利纳无疑是这些汽车设计公司的榜样。此次上海车展,宾尼法利纳首都亮相,其展示了自己的设计作品,并将工程能力、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方面的技术倾力呈现,  相似文献   

18.
汽车最令人着迷的地方之一就是它优美的外形设计。那么谁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汽车呢?10月27日在意大利时尚之都米兰公布了一份“世界最美丽汽车”的候选名单。  相似文献   

19.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6,(32):26-27
近5年来,意大利汽车设计在国内名声大噪。国内许多自主品牌汽车都与意大利设计戚戚相关,即便是像上海通用、一汽-大众这样的大牌合资企业也需借力于意大利的设计大师们。国内一批批的汽车朝圣团,包  相似文献   

20.
车迷画廊     
《汽车杂志》2010,(3):315-315
《汽车杂志》的读者中,有不少汽车设计爱好者对车辆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汽车造型设计有独到的想法。有些设计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其中体现的创意和才气呼之欲出。“车迷画廊”面向广大汽车设计爱好者长期征稿。我们特别邀请汽车设计行业和高校的专家点评.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