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贡东部新城位于中心城区东部,规划总面积34km2,规划人口规模29万人。通过水系连通,串联湖库塘堰,营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兼顾改善区域防洪能力。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开河道工程、水污染治理工程、水生态构建工程、滨水景观海绵绿化工程等,其水系连通技术方案设计,可为其他类似地区水库、河、湖、水系等相互连通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水库工程地理位置重要,运用功能特殊,建库初期确定的工程任务往往难以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利用功能的需要.本文以全椒县花园水库为例,分析规划边界条件变化对城市水库防洪运用的影响,并综合考虑防洪与滨水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结合和制约关系,提出比选方案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口市南渡江"一江两岸"主要存在水体浑浊、水系退化、防洪排涝能力不足、景观营造单一、交通联系不畅等问题,制约着两岸建成区的融合发展。重塑"一江两岸"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恢复生态湿地、开展水系连通和建设海绵城市等。在恢复生态肌理的同时,构筑"T"字型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完善水陆综合交通体系、复合发展滨江产业,助力海口市加快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在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河道整治设计中,在满足防洪排涝功能的前提下,同时考虑水环境保护、水生态建设、河道沿岸景观布局和涉水文化的设置,科学合理的布置河线,根据本工程所处条件,考虑各方面因素,选用复合式护岸断面型式,设置各类生态亲水护岸,很好的解决了河道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对水生态理念的逐渐践行,景观坝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广泛应用。常用的新型景观坝型式有底轴驱动翻板闸、气动浮体坝、气动盾形坝等。本文从泄流能力、运行方式、景观效果等方面对几种景观坝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对恢复和改善河岸的自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时,应当因地制宜,充分遵循生态安全的原则,满足生态环境平衡的设计需求。本文就城市的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形式的设计进行相关的研讨与分析,期望能为更好地发挥生态护岸的价值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使城市的防洪河道生态护岸景观更为和谐、自然,使之能真正与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吕振华 《中国水运》2007,7(3):132-133
河流景观是城市及大地景观体系中最为敏感的地带,防洪大堤及其相应的景观道路是河流景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结合防洪景观道路两侧的自然及人文环境背景选择合理的景观修复规划模式,从而形成持续的生态廊道,创造和谐的景观形态成为本文探讨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邹区集镇片区河道疏浚,在河口新建节制闸、泵站工程,大大缓解了片区的洪涝灾害,为类似受涝片区的防洪除涝治理提供成功建设经验;通过水动力学模型模拟计算,提前对新建节制闸、泵站规模合理性做出分析预测,分析表明,邹区集镇片区防洪除涝工程总体布置可以满足区域防洪除涝需求。  相似文献   

9.
以南京市内秦淮河(玄武段)为研究对象,从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机理入手,识别分析城市建成区水污染特征及水环境问题。研究表明;城市生活及三产污染物入河量地表径流污染物入河量小餐饮污染物入河量。其中城市建成区污水接管率低、雨污分流不彻底、雨季截流系统溢流频繁造成城市生活及三产污染物大量进入城市水体是城市水体黑臭的直接原因,COD、氨氮、总磷的污染物入河量分别占总体入河量的71.93%、89.52%、87.52%。城市河道水动力条件不足,淤积严重,内源污染释放加剧了河道的黑臭现象。因此选择适宜城市建成区的截污工程及内源治理是黑臭水体治理的前提条件,水动力条件改善和生态恢复是黑臭水体治理的长效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前海湾水体交换能力差、表层底质污染严重、低潮时有大片泥质岸滩出露、近岸海域水体劣于Ⅳ类海水标准以致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前海景观的问题,通过对湾区水动力、泥沙冲淤、水体交换、水环境容量、污染疏浚土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进行研究,提出生态环保的整治方案。工程的实施改善了湾区水环境,保护和修复了海洋生态,对河道、湖湾治理、航道疏浚等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沿海各地通过填海造地的方式向海洋要地,建设港口及旅游业,导致填海工程对所在海域水体交换能力发生变化,影响水环境。本研究针对北戴河新区拟建人工岛,对不同功能建设方案进行研究,运用MIKE21 flow model模块探讨研究人工岛后在不同开口条件下所在海域的水体交换、污染物扩散及污染物存留率的变化规律,进而评价人工岛对水环境的影响。在考虑人工岛景观与自身净化能力达到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人工岛和水环境的诸多因素,给出了可供规划参考的人工岛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2.
以南沙灵山岛尖生态景观超级堤为研究对象,简要阐述了融合水利防洪、绿化景观、生态保护一体的超级堤建设创新理念,并结合工程实际,重点分析了满足防洪安全的堤顶高程、护坡结构的确定,阐述了公园景观设计创意,探索了河滩湿地试点保护,以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镇河道生态化治理的体会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中国水运》2010,(8):152-153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品味的提高,堤防工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已成为在满足防洪(潮)及排涝的前堤下全面规划河堤整治岸线,同时还要结合城镇景观要求,尽可能进行放坡及绿化处理,使工程为当地再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中以广州市小龙涌综合治理工程为例进行探讨,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邕江作为广西左右江汇流、珠江流域上游且流经首府南宁市内的重要河段,落实好河长制,实现邕江水资源保护、两岸景观建设及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良性互动对提升南宁市城市品质乃至珠江流域的开发保护均有重要意义。文章对邕江上下游分属五个城区的多处河段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邕江的水体保护以及两岸景观开发与保护。认为邕江在落实河长制中,水资源管理体系趋于完善、水污染综合治理及水生态执法监督取得成效、两岸岸线保护及景观开发实现良性互动。但是还存在垂钓和游泳区域划分不够完善、一些早期建设的民房或别墅的地方挡住了邕江两岸景观绿化的发展、邕江两岸历史民俗文化设施不够完善、重点不够突出等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南方经济社会急速发展带来的沉重负担就是使得建成区中小河流普遍存在水体黑臭情况,而海绵城市建设也是为缓解城市内涝、降低城市开发建设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对黑臭水体治理措施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内涵的分析和理解,系统总结出黑臭水体措施中的活水循环、清水补给相对应海绵水系建设中的雨洪资源利用,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对应海绵水系建设中的面源污染削减、生态修复,二者之间存在先天性必然联系,在后续黑臭水体治理中应更充分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来开展,拓展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某经开区拟采取设置梯级景观蓄水闸,结合堤线调整与河道疏浚的综合整治措施,在保障泄洪能力的基础上增加枯水期水面面积,改善城市水环境。本文通过浅水水沙数值模拟方法,对工程实施后的汛期水面线变化、闸坝泥沙运行多年后出库率以及冲淤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长江 《中国水运》2014,(5):186-187
东湖通道工程横穿国家5A级东湖风景名胜区,是全国最长城中湖隧道。东湖通道工程穿湖段长5,128m,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围堰建成后将改变原东湖水力体系。文中从围堰建成前后东湖四个子湖片水体之间的流通关系和洪水期间过流能力变化,分析东湖通道工程穿湖段施工对东湖防洪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空间防洪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上海市的特点,从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城市洪水影响因素、地下空间洪灾现状以及研究现状几个方面分析城市地下空间防洪的重要性,总结防洪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双鱼岛作为离岸式城市综合开发类人工岛,岛上陆域高程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陆域高程的确定关系到规划、安全、护岸、景观、土方量和造价、防洪排涝、亲水性等。对人工岛填海造地期和使用期高程确定的主要因素进行论述,并整体介绍双鱼岛高程的变化趋势,对不同部位的高程确定进行分析,同时对工程安全性与景观的平衡、高程与上部规划的关系、高程与土方量及最优造价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的高程确定提供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泰兴市城区河道水系丰富、河网交错的特点,研究提出了泰兴市生态水空间的主体框架。并结合生态景观河道建设实例,对特色生态景观河道设计、生态景观河道建设与片区打造相结合设计以及防洪与水生态的结合设计进行一些思考。生态河道的建设应根据片区水系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因地制宜的进行景观及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