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液压胀形汽车桥壳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75 t货车液压胀形桥壳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许用强度、静强度、疲劳强度(寿命)及其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得到液压胀形桥壳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为液压胀形桥壳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通管传统加工方法的缺点和零件工艺性要求,拟采用多次胀形的方法对三通管进行液压成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 对三通管液压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设计了成型冲模.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所设计模具生产的三通管的结构与尺寸一次性达到了图纸要求,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从而证明该工艺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运用动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某1t轻型车后桥壳液压胀形过程进行了仿真,针对后桥壳两次液压胀形时的胀形比、载荷匹配及摩擦力等因素对液压成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厚度分布、轴向收缩量、内压力及轴向力的试验与仿真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讨论了仿真与试验结果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对某车型副车架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以数值仿真分析为手段研究其液压成形工艺关键技术.包括管材选取,弯曲半径、预成形模具型面设计.胀形工艺参数确定等.为后续国产化试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大膨胀率阶梯管件的工艺要求设计交叉式滑动模具,并借助有限元软件DYNAFORM开展了内高压成形数值仿真分析。揭示了滑动模具及其结构对具有大膨胀率阶梯管件成形性的影响规律:交叉式滑动模具的控制模可约束管坯胀形区的材料流动,成形稳定性提高;控制模的负载过大会造成管坯材料塌陷,负载过小则无法约束胀形区两端的材料先行胀起致使胀形区形成死皱;滑动模具前端面位置越接近胀形区中央位置越有利于管坯材料向最大胀形区流动。  相似文献   

6.
活塞环胀簧     
<正> 本发明是用于内燃机(或类似机械)活塞环内面的胀簧,它安装在活塞环槽内,可增加活塞环与周围缸壁的接触压力。 传统的活塞环只采用单层波纹形胀簧。为增加胀簧的表面比压,可以增加胀簧的厚度或缩小波纹的间距。但这两种方法都使胀簧的弹簧常数增加了,结果就达不到为保证比压所要求的“挠度容差”。此外,从制造上看,波纹形的单层胀簧,波峰高度总会有偏差,如果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拼焊板胀形过程中母板的应变路径变化,研究了母板之间强度比的动态变化关系,提出了综合强度比和动态强度比的概念.利用拼焊板胀形的数据模拟分析了综合强度比及动态强度比对拼焊板冲压成型性的影响,指出控制拼焊板母板之间焊缝两侧的动态强度比基本一致可获得最大的成型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液压成形原理,我们制成了一台压制汽车大双曲面薄板件的液压成形双动压床。一、工作原理与结构该压床是利用油压先压紧工件料板边缘,然后将压力油继续导向料板的一侧,迫使料板向凹模腔方向伸胀成形。压床主要由机械结构部分和油压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9.
目前,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液压举升、液压转向技术的应用就十分普遍.液压系统的泄漏是困扰人们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据统计,管接口处泄漏发生率占整个系统泄漏的50%以上.因此,预防管接口泄漏是治理系统泄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用管座为薄壁旋转体,传统工艺采用冲压拉伸成形方法,由于零件相对厚度较小,拉伸时工序多,废品多。本文介绍了胀形工艺及冲压模具。以胀代拉工艺过程简单,零件表面质量好,冲压后管座可达到技术要求,降低了成本,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汽车板料的液压成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采用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建立液压成形液的数学模型为中心,采用人机互相结合,进行汽车板料液压成形的工艺技术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的过程,已经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汽车板料的液压成形的工艺技术进入到推广和综合应用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液压成形工艺适宜于生产空心变截面轻体管件,应用于汽车底盘扭力梁零件可以获得更好的刚度、强度等性能,因此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建立了变截面线长液压成形管件扭力梁正向设计思路及流程,基于设计空间和设计目标开展拓扑分析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扭力梁概念模型,结合拓扑分析及敏感参数影响研究在概念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多轮细化设计,获得了满足设计目标要求的变截面线长液压成形管件扭力梁设计,成形仿真分析显示,设计零件满足可成形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济公路虎岭至邵原段试桩的静载试验,对比研究了扩底桩与支盘桩承载特性区别,包括桩身轴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并讨论了支盘承担荷载情况。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支盘桩,扩底桩的承载力高、沉降小;由于支盘的存在,支盘桩和扩底桩的桩身轴力及侧摩阻力的发挥性状不相同;支盘的承载特性发挥表现出时序性;扩底桩的桩端阻力较支盘桩高,而荷载沉降曲线表明,试桩表现出了摩擦桩、端承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桥梁支盘桩具有大直径、大桩长等特点,为研究支盘大小对大直径支盘桩单桩轴向承载力的影响以及桩间距对单排桩承载力、沉降变形的影响,针对依托项目建立了MIDAS/GTS有限元数值模型,对不同支盘直径、桩间距等工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直径支盘桩支盘直径宜大于2.5倍桩直径,桩间距宜大于2.5倍支盘直径。  相似文献   

15.
对城市支路的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杭州市支路系统现状,阐述了因城市支路系统建设不健全而引发的相关问题。基于支路功能,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3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该文对城市支路的定义、分类、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阐述了支路体系不健全会引发的相关问题,同时结合实际,对杭州市支路网现状进行了剖析,以期对其下一步道路建设及其他城市的道路建设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位于微弯分汊型河段,为公路6车道铁路4线的公铁两用桥,根据通航要求,南汊为主航道,采用跨度504 m的钢桁梁斜拉桥结构,北汊需布置跨度80 m的桥梁结构。从减少拆迁量和用地、合理利用桥位资源的角度考虑,大桥选择采用铁路公路两用桥方式。经济分析表明,南汊大跨桥梁合建、北汊中小跨度桥梁分建为经济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铁Ⅱ级铁路湄洲湾铁路支线工程,以多向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通过多种桩长和桩间距的理论计算与数据分析,寻求最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结果表明:铁路支线工程采用悬浮桩加固软土地基,是可行而又经济合理的;国铁Ⅱ级铁路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路基稳定性和工后沉降,均满足《铁路特殊土路基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求解出支盘桩受压时扩径体处相关力学性状,并预测桩基沉降,结合圆孔扩张理论求解出扩径端力与位移关系,并对支盘桩应用荷载传递法。将支盘桩在竖向受压扩径体向下挤土位移的过程,看作土体中的圆孔扩张课题,在合理假定的基础上,分析受压时扩径体与相邻土体的相对位移,推导出扩径体水平内压力与竖向位移的关系,对扩径体下侧面进行力学分析,得出桩土接触作用面A'C段的变化规律及扩径端阻力与竖向位移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参数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桩侧荷载传递函数为双曲线型,桩端为线弹性,对支盘桩应用荷载传递法,得到桩顶沉降曲线及桩体内力。研究结果表明:以圆孔扩张理论推导出扩径端阻力与竖向位移关系的方法,充分考虑了扩径体的几何构造特点和挤土效应,扩径端阻力能充分体现对挤扩角的敏感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扩径体水平内压力在倒圆台形下侧面呈现非线性分布,随着初始孔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竖向位移的增加,水平内压力分布的非线性愈加明显;水平内压力值随着竖向位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挤扩角的增大而减小;考虑圆孔扩张理论的支盘桩荷载传递法能有效地求解支盘桩沉降及相关力学性状,且对于支盘桩而言,挤扩角引起的扩径端阻力变化比单纯的侧阻变化更能影响最终承载力。相关方法和结论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立敏 《路基工程》2011,(4):110-112,116
以人工挖孔支盘桩桥梁基础现场静载荷试验为根据,借助埋设在桩身的钢筋应力计以及桩底的土压力盒反映在加载阶段桩身轴力和桩底土压力的变化,研究人工挖孔大直径支盘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和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挖孔支盘桩Q-S曲线呈缓变型,增强了桩土的共同作用,有效地发挥了土层的承载能力;在工况相同的条件下,相比等直径桩其沉降变形降低,承载力提高;支盘对于荷载的分担有明显的时序性,上部支盘先于下部支盘发挥作用,两支盘间的桩侧阻力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