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高速铁路轨道基准网平面网数据处理中,需要将外业所测合格的轨道基准点坐标从测站站心坐标系转换到铁路工程独立坐标系,目前德国采用的是三参数坐标转换模型,而不是常规采用的四参数坐标转换模型.介绍了2种平面坐标转换模型及其转换参数精度评定的算法,通过对2种坐标转换的转换参数精度、坐标转换前后公共点残差以及站间坐标搭接情况的比较分析,认为2种坐标转换方法均能满足轨道基准网的精度要求,但是在其上一级CPⅢ控制网为约束平差的前提下,采用四参数坐标转换方法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利用Excel电子表格的函数功能进行线路中线逐桩坐标的计算不仅快速精确,而且使用设计方便、灵活直观。本文利用坐标系转换法进行了线路逐桩坐标的计算,通过对平面坐标系的平移和旋转,将线路中桩的坐标转换为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利用测量控制点进行坐标的放样。  相似文献   

3.
介绍坐标转换的必要性、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相互转换的原理及有关公式的推导,以及利用美国Trimble公司研发的TGO软件进行坐标转换的几种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并对转换后的坐标进行精度检核。  相似文献   

4.
基于VC++的常用大地坐标转换程序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工程应用中常见的大地坐标系统和三参数、四参数、七参数坐标转换模型,以及大地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的转换模型,同时利用VC++开发工具设计了实用的坐标转换程序,实现了相应的坐标转换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沉石作业中,需通过观测棱镜塔的水面上棱镜,并运用坐标转换来计算水下特征点的实时坐标。由于风力、海浪等因素的影响,棱镜坐标的观测质量会有很大的起伏,导致转换点精度有很大变化。将大旋转角坐标转换模型应用于沉石作业,编程计算特征点实时坐标和点位实时精度,并画出实时坐标与设计坐标相对位置的关系,为指挥施工提供依据。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进行验证,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验证点位实时精度的重要性,并估计此种方法在沉石作业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全站仪测量既有铁路线路时,采用坐标法计算曲线拨距的理论推导,以图文形式将渐伸线原理与坐标法计算的精度进行对比,体现了坐标法计算的优越性。指出坐标法计算曲线理论严密、计算精度高、操作灵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铁路既有线曲线复测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研究利用坐标法和最小二乘法进行铁路既有线曲线复测的计算.首先利用坐标法计算各测点的坐标,再计算正矢,然后根据正矢的变化规律选定圆曲线上的测点,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既有线圆曲线的半径和圆心坐标,并以拨正量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圆曲线半径及圆心,进而计算出缓和曲线的长度、各测点的拨正量、特征点的里程和坐标等.实例计算表明:在铁路既有线曲线复测计算中,坐标法和最小二乘法结合使用,不仅克服了基于渐伸线原理的传统近似计算方法存在的误差问题,提高了计算精度,拨正量小,而且能够实现一次性利用圆曲线上所有测点的坐标拟合出圆曲线的半径和圆心坐标.  相似文献   

8.
介绍公路施工中斜弯坡桥坐标高程计算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多种软件优势计算桥梁坐标高程的方法:用道路三维坐标软件计算主轴线坐标,再用EXCEL进行辅助计算、CAD进行校核。并用两个工程实例说明该方法的计算过程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利用车站平面拓扑图,根据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知识,推导曲(直)线三维坐标和方向的计算公式;根据线路中心线的坐标和方向,推导实体顶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公式。在车站平面拓扑图上以任选的1条边作为初始边,根据边的衔接关系、道岔的辙岔号、工务及电务数据,采用曲(直)线三维坐标和方向计算公式,计算车站平面拓扑图内所有边的坐标和方向,作为线路中心线的位置和方向;以线路中心线为基准,依照轨道标准轨距、点式电务设备的尺寸和线路纵断面数据,采用实体顶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公式,计算组成轨道和设备的外表面的顶点坐标,生成铁路车站三维视景。该三维视景可用于大规模车站作业仿真的同步三维视景展示。  相似文献   

10.
在AutoCAD图形上拾取点的坐标文件建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以AutoCAD为平台的测图软件用于内业航测数字化测图和外业全站仪数字化成图时 ,其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是在AutoCAD打开的图上拾取一定数量的地物点坐标与外业实测的相应点坐标进行比较。对于DWG格式的地形图 ,在图上拾取若干地物点 ,并把这些点的地面坐标自动形成一个坐标文件 ,将大大提高质量检测的效率。介绍建立坐标文件的基本思想和程序的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