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军 《驾驶园》2009,(1):69-69
汽车在行车中轮胎被扎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是在同一路线行车,有的人开车轮胎经常被扎,有的人却很少被扎,甚至没有被扎过;有少部分人开车是前胎被扎的多,而大部分人开车是后胎被扎的多,甚至是只扎后胎。这种现象看起来好象很奇怪,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它都与各自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技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减少轮胎被扎有技巧 汽车在行车中轮胎被扎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是在同一路线行车,有的人开车轮胎经常被扎,有的人却很少被扎,甚至没有被扎过;有少部分人开车是前胎被扎的多,而大部分人开车是后胎被扎的多,甚至是只扎后胎.这种现象看起来好象很奇怪,其实仔细分析起来它都与各自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技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肖南 《汽车杂志》2007,(8):273-273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那就是“何时更换轮胎?”。我的POLO已开了两年,期间除了左前胎被扎过,更换过一个新胎外,其余的轮胎都没有动过,请问其它的三个轮胎也需要更换新胎吗?还是等到它们被扎才换新的?  相似文献   

4.
扎胎记     
《汽车驾驶员》2010,(3):60-60
上一个月轮胎给扎了两回,让我气闷了一阵子。 第一回是先发现左后轮胎亏气,正好那时候要去4S店做保养,一检查就发现是扎了一个螺丝钉。我回想一下,这一阵儿走的都是正常的上班路线,基本都是城市路况,也没经过工地一类的地方,怎么会扎了钉子呢?不管怎么说得先补胎。  相似文献   

5.
《汽车知识》2008,(11):69-69
Q 你好:我的车上两个星期补过轮胎,听别人说要做动平衡,天啊我都开了两星期了。 A 首先我想告诉你不用慌张,补胎之后做动平衡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和轮胎配重有关系,因为补胎之后无论是扎胶条的补胎方法还是胎内粘胶布的补胎方法都会破坏补胎前该胎的动平衡,因为胶带、胶条等会令高速旋转时的轮胎产生跳动,所以这就需要补胎后做动平衡。  相似文献   

6.
刚在路边停下来,后面负责收尾的车手就过来了.经过询问原来是一辆XT400越野车的后胎扎了,伤口很大,根本无法行驶.  相似文献   

7.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车从西藏跑个来回是没问题的,关键是这一路上隐藏着太多不可预见的事情,我们的车或许会因外因而损坏,像扎胎、线路遇水短路、油质太差造成机器损坏等等,如果不事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应对措施,到时就会非常麻烦。为此,我们针对车各个易出毛病的部件提前作出分析和预防。我曾有过几次正在路上行驶轮胎却突然没气的经历,因为是在家门口,推两步补上就是了,但进出西藏的路上山高路险,万一车轮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没气了,只有推着车呼吸着稀薄的空气艰难地向前走,我想那样没走几步就会把我们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为了避免类似不幸的发生,我们会带上两副前后内胎、一只气筒和补胎工具,万一轮胎扎了,先换上新内胎,晚上在宾馆里再把破了的内胎补好备用,这样做路上就不怕车没气了。这一路上因受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每次都在正  相似文献   

8.
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常被路面上的碎石、玻璃及其他具有尖角的金属物所扎伤。如不及时修补,常常造成行车事故,影响运输。我公司过去把扎破口超过3厘米以上的破损轴胎均送往轮胎翻修厂进行修理,采用火补  相似文献   

9.
真空轮胎最大的优点是,扎钉后不会造成轮胎气压迅速下降,避免了车辆失控,且可续行10~20km,扎钉较小甚至不漏气,但应尽快修补。因为,过长的铁钉或铁屑,在轮胎亏气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划伤轮胎胎侧,出现人为硬伤,直至轮胎报废。  相似文献   

10.
隐形铠甲     
<正>有机构做过这样一项统计,在欧洲国家,汽车平均每行驶7.5万公里会遭遇一次扎胎,而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的道路上平均每3000公里就会发生一次。所有开车的人都会遇到扎胎这件事儿,很多时候自己爱车的轮胎莫名中招,如果车主是女士,或者身边没有补胎设备,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如何让轮胎能够抵御来自铁丝、螺丝等尖利物品的损坏,应该是每个轮胎厂商都在积极思考的课题。几年前很多公司都推出了可以零胎压继续行驶的轮胎,靠着坚硬的胎壁,在轮胎漏气后依旧可以保证一定速度行驶。但这  相似文献   

11.
七、轮胎扎胎和爆胎后的修补: 摩托车在行驶时扎胎和爆胎是十分头痛的(?)情,尤其是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更是苦(?)堪言。为防止出现喊天不应、叫地无门的尴尬局面(?)学一点简易轮胎修补知识实有必要,一旦出现紧(?)情况,便可做到“该出手时能出手”。由于有内胎轮(?)和无内胎的修补方式截然不同。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有内胎轮胎的修补:有内胎轮胎扎胎或爆胎以后,其修补方式与自行车胎修补方式完全一样,也有冷补和热补两种。但由于摩托车的运转速度较高,在摩托车高速运转时轮胎发热量较大,因此摩托车的内胎宜热补不宜冷补。鉴于摩  相似文献   

12.
《汽车导购》2005,(6):92
大家都知道发生爆胎是非常危险的。还有,传统轮胎一旦被扎,胎侧就会塌陷,即使当时的行驶速度很慢,驾驶都也无法刹车和控制方向,同时,轮胎胎圈脱离轮辋,轮胎会在急剧升温中损毁。  相似文献   

13.
《汽车杂志》2007,(10):269-269
Q 米其林先生:你好!我有以下几个问题:一、赛车中的干胎与湿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湿胎有花纹,干胎没有?二、选购备用轮胎要注意哪几个方面?三、有什么方法可以简使地检测轮胎的损伤度(或耐新度)?四、如果打算买两只新轮胎,应装在前轮还是后轮,问题五、有些人建议车子行驶一段路后最好前后轮互换,这样有用吗?盼复!  相似文献   

14.
八瓣格桑花     
在高原呆了近20年,我却不知什么是格桑花。我听了一个与格桑花有关的故事后,才初步了解格桑花。  相似文献   

15.
正邓禄普SP SPORT RUNFLAT获奖理由采用了CTT技术,即采用独特的圆弧渐开曲线的断面设计,使胎侧更加强韧,在充分发挥缺气保用的同时,有效减轻轮胎重量。通过提高胎侧加强层与胎侧橡胶的热传导率,使零气压行驶时可以快速将胎面的热能散发出去。测试报告摘录缺气保用轮胎也叫防爆胎或RFT轮胎,但它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可以防爆,或者轮胎被扎后还可以无所顾忌地行驶;而是指  相似文献   

16.
一条防爆轮胎动辄两三千元的售价,一旦扎胎漏气是否还能使用呢?各方观点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修补防爆轮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车时代》2007,(4):112-113
固特异给轮胎穿上“防护铠甲”了!静音装甲技术(Silent Armor)让固特异越野胎具备无可匹敌的抗扎,舒适和静音效果.其秘诀就在于铠甲层(KEVLAR)和双胎侧(Durawall)。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出行不同于汽车可带备胎,所以平时对内外胎养护很重要。有人认为摩托车内外胎无非是坏了换新的,扎胎就修补,没有好办法。其实不然,笔者养护摩托内外胎积累了一点小经验,愿和摩友交流。一、无论新旧车,轮圈调整好后,要将圈内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吗?这款车装备了305/45 ZR 22的巨大“麦圈”,但在D12 Peking-To-Paris的资料簿上,我清楚地读到,那并不是给超级跑车享用的跑胎,而是越野轮胎。D12 Peking-To-Paris打算用它来碾平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正>"此时的跃马大概就想问一句:还有什么比在70周年之际搞砸了自己的主场秀更扎心的?"一周前的斯帕,维泰尔惜败汉密尔顿,莱科宁也没能干掉里卡多,跃马想要"团灭"梅奔的美好愿望终究还是破灭了。我猜那会红魔全队上下一定都憋着一股怨气:等着瞧,等回到我们的主场意大利蒙扎………可惜,他们一定没想到,这场他们期盼已久的主场秀最终非但没能复仇,反而更加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