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可以准确地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150~250 m的围岩情况,为安全快速施工提供依据。总结TSP203系统在乌鞘岭特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指出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沪昆高铁朱砂堡隧道不良地质问题及特殊岩土分布较多,特别是岩溶问题较为突出。通过隧道介质物性特点分析和常见物探超前预报方法适宜性对比评价,提出"以地质分析为核心,综合物探与地质分析相结合,洞内外结合,长短预报相结合"的综合预报,建立超前地质预报综合方法体系。对隧道中岩体破碎、富水情况、溶洞等不良地质情况,应用合理的预报方法及工作流程,结合相关的地质参数和物探参数结果,建立综合分析评价体系,对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综合预报,结合开挖验证预报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朱砂堡隧道工程实例表明此预报成功率达到80%,并在开挖过程中未发生坍塌或突水突泥事件,获得良好的预报效果,确保施工安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弥补单一预报方法的不足,有效提高预报精度,是复杂地质隧道施工中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拉林铁路某隧道为例,展示综合超前预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文章首先介绍了TSP、地质雷达、超前钻探等单一方法的预报情况,之后对各方法的预报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判识,进行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查明了冰水堆积层的分布位置与性质。隧道开挖结果表明,现场地质情况与综合分析结论吻合,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有效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了依据,对指导现场施工,降低施工盲目性、保障施工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沪昆线长城岭隧道为例,采用地质分析、TSP探测、红外探测、工作面编录、超前钻探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对含水断层地段进行探测预报,预报结果与实际开挖情况吻合,预报精度满足施工要求,预报结果验证了综合预报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渝怀线圆梁山隧道超前地质钻探预报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前地质钻探作为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中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效的一种预报方法,在长大隧道施工预报中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文章探讨了超前地质钻探的设计、施工工艺及钻孔揭示地质情况的判定方法,通过预报实例来验证其预报可行性,通过探测与开挖结果对比验证其预报效果。最后总结了超前地质钻探预报的特点及应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铁路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警就是预报预测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即预报警情,铁路运输生产的预警系统就是通过一系列指标来划定警线,即警情极值,明确现状,预报警情,它是超前管理的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7.
根据宜万铁路云雾山隧道实际实施的超前预报情况,主要介绍多种预报手段相互验证,判释前方围岩。  相似文献   

8.
通过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了解隧道所处地质条件,预测不良地质体位置规模,分析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提出符合实际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措施。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难以应对复杂的地质情况,以常规工程地质分析法为基础,长距离宏观指导性预报与中短距离跟踪预报相结合,形成一套综合性的超前地质预报体系,能保证预报准确率,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9.
宜万铁路岩溶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面介绍宜万铁路岩溶隧道施工阶段综合超前预报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国内外隧道工程施工地质预报技术发展现状的调研,结合宜万铁路工程地质特点,确定宜万铁路岩溶隧道采用"地质—物探—钻探"的综合预报原则,选定地质素描、地震波法、地质雷达、深孔水平钻探、加深炮孔5种超前预报方法。首次系统构建了一套基于岩溶隧道风险分级和施工地质分级基础上的岩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模式,并把地质超前预报首次纳入工序管理,对宜万铁路岩溶风险隧道的顺利建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今后岩溶隧道工程超前预报技术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对5种预报方法在现场的实施情况及技术提高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是通过不同预报方法,在隧道施工中探明不良地质,降低工程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不同预报手段的有效组合成为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关键,为了避免预报手段的随意组合、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预报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及Yaahp软件进行多层次组合评价,定量化各种预报手段对预报最佳方案的权重,合理选择出以超前钻探为主,地质雷达、地质分析、TSP为辅的综合预报手段组合。经过城市地铁预报工作的实际应用,在应对地质环境复杂多变、环境影响因素较多的隧道预报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