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钢铁件热处理硬度的电磁无损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性参量矫顽力对钢铁材料组织结构较为敏感。通过测定工件热处理后的矫顽力,可以间接测现工件的硬度。实验表明,与矫力相关的反向电流值与试样的硬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土工抗拉仪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设计改良出一套简易轴向拉伸试验仪。通过四角调节螺栓和夹具设计,消除摩擦阻力和端部应力集中,通过轴心线的控制避免试样偏心受拉。可以完成不同尺寸长方体试样的抗拉试验。由于目前试样尺寸没有统一标准,为了得到试样的规范尺寸并分析试样尺寸对抗拉特性的影响,利用设计的拉伸装置,对不同截面和长细比试样进行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有:ω=18.0%,ρd=1.30 g/cm3时,不同截面试样平均抗拉强度值在14.2~14.6 k Pa,平均极限位移值在8×10-2~9×10-2mm;ω=22.0%,ρd=1.45 g/cm3时,不同长细比试样平均抗拉强度值在14.4~14.9 k Pa,平均极限位移值与长细比的关系式可表示为b=9.706 7×(l/a)-6.97。分析表明:只要试样的物理状态(含水率ω和干密度ρd)相同,不论含水率ω是否小于或大于塑限值,抗拉强度值均不受截面和长细比的影响;含水率ω低于塑限值时,极限拉伸位移不随试样的截面变化;含水率高于塑限值时,极限拉伸位移与长细比呈递增的线性关系。计算每组试样抗拉强度值的极差和标准差并分析数据的离散性,结合制样难易程度和用土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截面边长2.5 cm,长细比3的试样尺寸较为合理,为今后开展土体抗拉强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粗颗粒土的最大干密度与径径比(试样筒直径与颗粒最大粒径的比值)密切相关。通过不同径径比下粗颗粒土的标准干密度试验,探讨了粗颗粒土干密度随径径比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试验方法对径径比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影响不大,当径径比4.7时,径径比对干密度影响较大,干密度随径径比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当径径比4.7时,径径比对干密度基本没有影响,干密度随径径比的增大趋于稳定;为降低或避免径径比对试样干密度的影响,粗颗粒土标准干密度试验最大径径比不宜4.7;平行试验数据的变异系数也随径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径径比越大平行试验数据越稳定。研究结果可为粗颗粒土标准干密度试验合理选取试样筒尺寸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将自然数n表示为成比例的4个自然数之和,称为n的一个按比例分拆.本文通过讨论按比例分拆与概率独立性的关系,用概率的方法对任意的自然数n构造了n的全部按比例分拆,从而得到了n的按比例分拆的计数公式;作为推论,可以得到关于质数的一个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5.
郑超  李群 《机车科技》2007,(1):46-49
研究了ICP—AES法测定高碳高铬合金中铬,钒的分析方法,对试样溶样方法、元素分析谱线、共存元素干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测定,该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与传统方法测定值无太大差异,都在误差范围内。该法简便、快速,检出限、精密度及准确度令人满意,完全能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选择了我段具有代表性的水源,重点实验了马-丙共聚物的用量、恒温时间、溶液的PH值与阻垢率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的试验原理,采用3点弯曲试样和紧凑拉伸试样,以25 t疲劳试验机为例对不同试样尺寸下对应的试验力进行估算,得出试验尺寸与试验力的关系,并分析在25 t疲劳试验机上进行试验的可行性。同时对比了同样厚度的3点弯曲试样和紧凑拉伸试样试验力的大小,为选择试样种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薄壁圆柱在轴向冲击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了钢和铝合金薄壁圆柱在轴向冲击力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在相同的参数条件和初边值条件下,通过与相关文献的数值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取参数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讨论了不同碰撞速度,不同质量比,不同边界条件对平均作用力,塑性铰的形状和个数的影响。数值实验表明,随着碰撞速度的提高,平均作用力会相应增大,撞击薄壁结构的刚性质量块和薄壁结构的质量比对平均作用力没有影响。薄壁结构吸收的能量和薄壁结构本身的几何特性和材料特性将决定变形后塑性铰的个数。  相似文献   

9.
应用声学理论结合现场声场特性,对铁路环境噪声学比例模型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通过模型实验值与现场测量值的比较分析,对建立的铁路环境噪声评价声学比例模型实验方法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基于激光测距的三轴试样径向变形测量装置构成,提出相应的测量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不排水和排水蠕变试验,对三轴蠕变试样加载前后不同时间的径向变形进行测试和分析。基于激光测距的三轴试样径向变形测量装置用于三轴试样径向变形、轴向局部变形、试样体积变化等方面的测量与分析特点明显。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提出对试样多点测量,利用数值平均方法可减少试样不均匀变形对测量结果影响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深圳地区软粘土变形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根据深圳地区15个软土处理工点的4000多组试验数据,对软土的物理指标和变形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压缩系数、变形模量和压缩指数的变异系数很大,其算术平均值的误差较大,不宜直接用于工程计算;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很小,且与压缩参数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较好地推算软土变形参数。因此,建议在实际工程中,如果没有软土的变形实验数据,可以直接根据软土的含水量进行估算;对于有实验数据的情况,将实验得到的变形参数和根据土样含水量估算的变形参数进行比较,剔除与估算参数相差较大的试验数据,将余下的数据取平均作为所需要的变形参数。  相似文献   

12.
应用声学理论结合现场声场特性,对铁路环境噪声评价声学比例模型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通过模型实验值与现场测量值的比较分析,对建立的铁路环境噪声评价声学比例模型实验方法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用小试样模拟钩舌局部区域应力状态,分别按货车车钩拉、压程序载荷谱和该谱的简化谱进行疲劳试验,所得的疲劳寿命值得与现场车钩运用调查统计值均相符合;同时,对AAR所推荐的恒幅载荷也进行了试样的疲劳试验。  相似文献   

14.
端锚有粘结预应力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有的试验结果为基础,研究预张纤维片材在钢筋混凝土梁上的锚固方式及其加固梁的有效预应力取值。关于在片材两端进行机械锚固并沿其全长粘贴于梁底的纤维增强聚合材料与混凝土构成的复合截面,基于界面无滑移假定、平截面假定和材料应力—应变关系,分析了截面压区顶部混凝土纤维应变不同时对应的可能应变组合下的受弯极限状态。根据破坏时钢筋是否受拉屈服,分别给出了由片材拉断、混凝土压碎所引发的两大弯曲破坏类型的极限承载力表达式和界限破坏判别条件。通过分析19根矩形截面梁的试验数据及对这些试件进行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得出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之比的平均值为0.979,变异系数是0.064,说明承载力及破坏形态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只要考虑相应的材料参数,给出的公式还可用于预应力混合纤维片材加固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铁路旅客乘车方案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铁路旅客乘车方案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旅客乘车方案选择问题,给出径路约束条件,并通过定义顺序拆分径路及顺序属于运算符,使得该约束条件与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相关联,从而确定铁路旅客乘车方案的约束条件。以顺序拆分子集合个数为优化目标,建立最少换乘次数优化模型,并设计相应求解算法。同样以顺序拆分子集合为基础,结合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对狭义最短乘车时间、最短换乘时间、广义最短乘车时间、最小乘车费用、最短乘车径路、最佳列车等级、最佳席别、最小购票困难度等目标进行分析,并考虑非线性矫正因素,分别得到其数学模型。通过8个平衡系数综合以上模型,最终建立旅客乘车综合优化数学模型。根据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构造有向网络,设计了相应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上述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沟槽类缺陷对EA4T车轴钢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用线切割方法在试样上预置沟槽性缺陷,采用旋转弯曲试验方法测定光滑试样和含缺陷试样疲劳性能,绘制光滑和含缺陷试样的S-N曲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深度缺陷的疲劳断口,运用修正的Murakami模型预测试样疲劳强度。结果显示:疲劳裂纹萌生于预置缺陷处,缺陷尺寸对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疲劳极限随着缺陷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疲劳强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范围在20%之内。  相似文献   

17.
工程中计算边坡的稳定性时,常简化为均质边坡,然而实际土体参数粘聚力c、内摩擦角存在一定的变异性,采用单一的c、值难以满足计算精度。为更加真实的描述边坡的稳定性,基于三维边坡对数螺旋破坏机制,编制计算程序模拟c、的变异性,采用蒙特卡洛法得到了三维单级边坡的失效概率。并分析了c、变异系数对失效概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边坡失效概率分别随着c、变异系数的增加而增大,其中c值变异系数对失效概率影响显著,值变异系数对失效概率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X射线CT技术扫描地下工程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水板,基于阈值分割法对获得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探讨该种分割方法在图像处理中的适用性。对经过处理的防水板试样置于显微CT设备上进行扫描,获得系列二维切片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法对其中单张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较为理想的二值图像,对图像中孔隙进行标记,据此进行孔隙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图像中的大小孔隙可以被清晰识别;孔隙面积、孔隙率及孔隙连通性等指标整体水平较低;小孔隙个数最多,且小孔隙在孔隙总面积中占有很大比例,孔隙面积与其个数与直径有关。研究结果证实利用阈值分割法对显微CT扫描图像进行分割处理是可行的,为地下工程防水板材料微观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弓网接触特性,提出车速为500km·h~(-1)的高速铁路弓网关系模拟试验方法。将接触线安装在圆盘上,通过圆盘的旋转速度模拟机车的运行速度,通过圆盘平动模拟接触网拉出值,通过圆盘的垂向运动模拟接触网振动;将受电弓安装在激振台上,使受电弓按照实际轨道不平顺振动,模拟动车组振动对受电弓的影响。设计高速弓网关系试验台,验证其模拟接触网振动时波形具有良好的跟随性和重复性。京沪高铁德州东—济南西区间的实测结果表明,接触线磨耗比分别约为0.005和0.006mm~2/万弓架次;基于实测接触网和受电弓参数,设计试验台的比对试验方案,3组试验得到的接触线试样磨耗比分别为0.004,0.004和0.005mm~2/万弓架次,表明模拟试验较为真实地模拟现场接触线磨耗情况,验证了试验方法和高速弓网关系试验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在检算既有线混凝土梁承载系数时,有相当一部分钢筋混凝土梁承载系数小于1,经分析认为《铁路桥梁检定规范》规定的n值偏小是其主要原因,建议统一采用《铁路桥涵设计规范》中的n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