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3.
4.
轨道弹性减振器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轨道弹性减振器是线路减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外已经进行了广泛研究和应用,而国内还处于推广使用和研究的初级阶段,没有成熟和标准的试验方法。总结了压缩型轨道减振器的各种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刚度和变形、垂向升举、横向约束、纵向约束、疲劳、低频动刚度等试验。与其它隔振系统相比,轨道减振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隔振效果好以及可施工性好和可维护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围绕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生产与使用中漏油、线性阻尼系数、多点测试、速度点概念及发展阶段性5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层面上,理性看待现状,找出问题,以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油液温度升高带来的危害,对我国某高速列车抗蛇行减振器进行高低温试验,针对温升这一现象提出了设计带有温度补偿的新型减振器想法。结果表明:油液温度对抗蛇行减振器动态特性影响很大,低温时影响远大于高温时影响。针对温升这一危害,设计带有温度补偿的新型减振器、基于温度补偿的半主动新型减振器以及馈能式减振器是一种有效解决温升危害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地铁客车橡胶缓冲器参数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地下铁道电动客车采用的DK4型橡胶缓冲器在目前的运用状态下,满足不了地铁运营的需要,存在有刚性冲击、间隙冲撞、橡胶片严重破损等故障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对地铁运用工况和缓冲器结构和参数的分析,探讨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高速动车组的运行品质,提出了一种二系横向、抗蛇行减振器半主动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利用VI-Rail软件建立动车组单车模型,然后对提出的半主动协调控制方法进行动力学仿真,并与被动控制下的列车运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此半主动协调控制方法对高速动车组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安全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半主动协调控制的高速动车组的各项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被动控制,而且有效缓解了列车运行平稳性和曲线通过性之间的矛盾,能很好地提升动车组的运行品质。  相似文献   

9.
8K型电力机车液压振减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刚 《机车电传动》1993,(1):40-41,43
介绍了DISPEN液压减振器的结构、作用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SYST27(211D)型油压减振器结构,使用与检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原东德进口客车用的国产化油压减振器的结构,并对使用和检修该型油压减振器方面的问题提出要求和建议。文中附有减振器结构图。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可变阻尼轴箱减振器可以抑制车体的垂向弯曲振动.本文介绍了可变阻尼轴箱减振器减振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试验台试验和车辆蛇行运动稳定性试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2.
国外客车缓冲器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国外四种客车缓冲器的基本结构,应用、维修的优、缺点及其发展趋势。建议在我国大力开发性能优良、造价适中、检修周期长的弹性胶泥结构缓冲器,为我国客车向高速化、高档化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前苏联货车大容量缓冲装置发展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串联刚度对液压减振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压减振器在铁路机车车辆上被看成是一个减振器(阻尼)和端部橡胶元件(刚度)相串联的组合部件,串联刚度对机车车辆动力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讨论了串联刚度对减振器特性的影响,还介绍了减振器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动力学计算中的减振器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机车车辆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性,需要对其重要的部件油压减振器进行可靠的试验,为此,研制了微机控制的油压减振器试验台。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应用评价转向架构架与车体的平移运动及旋转运动的相位差,提出了检测轴箱减振器(一系弹簧悬挂)及摇枕弹簧减振器(二系弹簧悬挂)的减振力(阻尼力)异常的方法及建议。阐述了使用车辆试验台针对轴箱减振器实施车辆激振试验的结果;针对摇枕弹簧减振器实施了运行试验的结果,表明了建议采用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油压减振器性能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油压减振器性能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软件、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