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引言 500 kW拖船是中国水利投资公司投资建造的首艘水利疏浚作业专用拖船,该船是一艘具有吊拖、绑拖及顶推作业功能的多用途拖船.该船采用了襟翼舵,前倾导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具有操纵性好,推进性能优秀、外形美观大方等诸多优点.该船与2002年上半年交付使用,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作者借助电子计算机对长江下游分节顶推船队所作的大规模技术经济论证。在论证中,以综合经济指标 E 评定船队方案经济效果的优劣,对于船队阻力的计算采用作者提出的方法。通过推轮功率与船员工资、驳船队、油价等最佳匹配的函数关系式和大量的实例计算资料,分析了运输成本结构对分节顶推船队经济性的影响;阐明了船队运输成本结构是确定推轮功率和驳船队大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对两万余个方案的论证计算与分析,根据长江下游目前的、以至可以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的分节顶推船队运输成本结构和年运量,作者认为长江下游在近期内以发展2000吨分节驳型、1200~1800马力推轮所组成的2×4船队及以2000吨分节驳型和540~1200马力推轮所组成的2×2船队具有最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当驾引人员申请拖船协助靠离泊时,通常将拖船配置在迎流端,若有2艘及以上拖船协助,则将大功率拖船配置在迎流端,通过拖船在外舷正横方向的顶推和拖拉完成靠离泊作业。但是,靠离泊时是否可以将拖船配置在内舷?拖船顶推的位置是否可以稍向前或向后移?拖船顶拖的方向朝前或朝后是否更好?拖船作为协助靠离泊的特殊船舶,还有哪些潜能可以开发和利用?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作为港内靠离泊专业人士的引航员,熟练掌握拖  相似文献   

4.
罗继才  李国衡 《船舶》2002,(2):24-32
现有海洋顶推运输的优点是造价低,在经济航距以内其运输成本也低;缺点是联结力大,阻力大,因而经济航距受到限制,缩小了其适用范围,在分析了海洋顶推运输优缺点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找出发扬优点,抑制缺点以致消除缺点的途径-使携船微型化,将居住和驾驶处所由推船移至驳船,进而使推船形体微型化,微型推船将有效减小推驳船队的联结力、阻力和造价,而整体联结的微推船队则将这些优点推向极点。后者既是极优的推驳船队,又是自航船制造技术的一次革新。  相似文献   

5.
动态     
《中国海事》2013,(9):71-71
上海海事局开展“穿梭巴士”循环顶推试验 7月30日至8月2日,洋山港海事局会同上海长江轮船公司等单位在洋山深水港区开展了“穿梭巴士”(ATB船组)循环顶推试验。试验严格按照该局审批的《ATB推轮洋山港单船航行操作方案》、《ATB推轮洋山港绑拖操作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6.
《航海》2015,(4)
吊拖大型锚泊船时,吊拖作业中的两船船位始终保持在风流合力线上,被拖锚泊船在风流合力、锚泊力、拖船拖力的联合作用下保持稳定。转流时,两船随风流变化的影响下围绕被拖船船首的锚泊点做近视圆周运动,利用同心圆角速度相等的原理操纵船舶,从而保证锚泊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0引言当被拖物的拖航阻力较大,单艘拖船的拖力难以满足拖航要求时,可选择多艘拖船共同作业,以满足拖力的匹配需求。海上拖航受风、浪等因素影响无法傍拖或顶推,用2艘拖船并列吊拖也是1种可行的选择。近期,东海救助局用2艘大功率拖船以并列吊拖方式,成功将3个自升式钻井平台从长江口南水道外高桥水域拖至杭州湾临港海工基地。1拖船配置方案1.1相关规范《海上拖航指南2011》[1]和《海上拖航法定检验技  相似文献   

8.
叙述国标《三峡枢纽过坝船舶(队)尺度系列》课题的背景,给出三峡枢纽过坝普通驳,半分节驳及其顶推船队,机动驳(货轮)一顶一顶推船队等货运船舶(队)的尺度和有关参数,最后就标准制定和使用中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拖船的收费经验,有必要分析和比较国外的拖船收费现状、计费方法和收费规则拖船费是指船舶靠离泊使用拖船和引航或移泊使用拖船,提供拖船服务的单位向船方或其代理人计收的费用。通常按照拖船功率大小、拖船作业时间、被拖船舶的大小为计费基础。我国的拖船费一直是以拖船功率和使用时间为计费单位的,2016年开始鼓励各港根据被拖船舶的吨位、船长、进出港次数等情况综合计收拖船费。自2017年9月15日起,将港口拖船收费按拖船功率和使用时间计收调整为按被拖  相似文献   

10.
俞泰生 《世界海运》2009,32(5):58-59
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对港口和航道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在现有港口中,几乎所有的港口均为疏浚而成,虽能满足大型船舶进出港的要求,但在航速限制较低的情况下,必然影响大型船舶的操纵性。因此,火型船舶在进出港时必须依赖拖船进行操作。在航海实践中,拖船协助操纵主要有在船尾倒拖和在船首顶推两种。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三峡枢纽过坝万吨级分节驳顶推船队自由自航试验的试验状况及所得结果,对船队的操纵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两种不同尾型推轮组成的顶推船队的操纵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下游顶推船队采用襟翼舵+导管桨+倒车舵的联合推进-操纵系统,这种特殊的推进-操纵装置在国内研究甚少,国外发表的可供新船队设计应用的资料也很少。 本文根据新设计的由三种推轮和两种驳船组成的七种船队的大量自航模操纵性试验结果,探讨了舵面积、舵型、推轮、编队等因素对船队操纵性的影响,为设计新船队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本文还参照Lyster-Knights的双桨船的回转直径估算公式,考虑了推轮的影响,给出了适合于估算同类型推轮船队回转直径的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13.
洪水期,长江水流速度加快,内河小型船队(本文指航行于长江下游的内河小型吊拖船队)上行时,由于拖轮功率小、拖带吨位多,航行速度慢,控制能力差,因而许多航运单位在此期间都专门派出拖轮到长江,协助本公司船队顺利通过长江航段(习惯上称“护航船”),有的船队则直接联系专业护航船助拖。用船助拖固然有许多好处,但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有助拖船就安全”、“航速越快越安全”,其还是有一定的不利因素。如果船舶操纵不当,甚至会造成重大航行事故。下面,笔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为数甚多的拖船、渔船和救助船,除了要求在自航条件下有较高的自由航速外,还要求在低速拖航(或拖网)条件下有较大的拖力。如何尽可能地满足上述两项要求以提高这类船舶的推进性能是船舶设计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顶推和绑拖两种编队在长江A级航区风浪环境条件下航渡时操纵可控区的计算,建立了风浪环境条件保向性计算模型,给出了船体、转动导管(舵)水动力及风、浪环境力计算表达.计算结果表明就风浪中操纵控制能力而言,顶推编队好于绑拖编队,建议船坞编队航渡时采用顶推编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拖曳装置设在艏部的防磨缆桥、缆桩和锚绞机进行优化设计,研发一种艏部具有拖曳装置的全回转拖船,在完全不影响顶推作业的基础上,实现了全回转拖船的倒拖功能,增强了拖船的作业功能和灵活性能。  相似文献   

17.
船舶操纵中拖轮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操纵中,拖轮和车、舵、锚、缆一样,作为一种操作手段、操作设备供船舶驾驶人员使用。但笔者发现有些船长,在船舶操纵中拖轮运用方面存在欠缺。主要表现为:①分不清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经常发生拖轮船长指挥大船船长现象;②本来拖轮带在右舷,却要求拖轮到左舷去顶推,不明白在右舷拖和在左舷顶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内河及干支直达分节顶推船队技术经济性能的计算分析,提出编队阻力、成本结构、港口条件等对于选择推轮功率、船队大小、运行方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在目前条件下湖南省内河及干支直达航线分节顶推船队的合理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9.
冬季冷空气频繁活动,我国沿海容易出现大风浪的恶劣海况,拖船拖带超高浮吊船北上航程长,航速慢,风险系数高。拖带船队作业前充分分析拖带船和被拖船资料,做好安全检查,制定应急预案;拖带作业期间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注意事项,根据气象条件变化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确保拖航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型无动力拖带船队的运动特点,内河桥梁水域通航环境的特点以及大型船队操纵的复杂性进行分析,以拖带5.7万t级无动力海船通过南京长江大桥为例,对大型无动力船拖带船队的拖船配置、拖带方式、起拖时机、拖带演习、拖航期间的安全维护、拖带作业的注意事项和应急预案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