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提高汽车怠速开空调时发动机轮系工作稳定性和整车NVH性能,对比了怠速开空调不同转速下张紧器工作稳定性及整车NVH的差异;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怠速开空调转速提升的原因及转速大小与自动张紧器工作稳定性和整车NVH性能的关系,给出了汽车怠速开空调转速标定的合理范围.结果表明:汽车怠速开空调的转速与多种...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消费者对乘坐汽车的NVH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燃油泵是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燃油箱储存的燃油建立一定的压力并通过燃油管路输送给发动机燃烧来为整车提供动力。但是,燃油泵在怠速时发出的噪声可能会影响客户的乘车感受。文章分析了怠速时燃油泵噪声产生的原因,发现了怠速时油泵的高转速和大流量是导致此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采用集成油泵法兰控制器的方案控制怠速时油泵转速和输出流量来达到降低油泵怠速噪声的目的,实车客观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汽车油泵怠速噪声。  相似文献   

3.
汽车开发设计阶段未对汽车系统零部件级的NVH特性做相应规划,容易引起系统零部件NVH匹配不当,严重时会影响汽车整体NVH品质.汽车转向系统作为汽车子系统必须对其NVH性能进行控制,使其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怠速振动激励频率,这样方向盘在怠速时则不会发生共振.在转向系统试制前,使用仿真分析的办法对其进行NVH性能的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进行改进,采用结构优化技术对其进行优化,为转向系统的实际开发和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轮胎作为车辆唯一与地面接触的元件,轮胎状态是整车性能表现关键的一环。轮胎花纹对汽车动力性、操控稳定性、整车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都存在一定影响。其中,轮胎花纹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轮胎滚阻系数的影响,理清轮胎花纹形式和燃油经济性的关系对整车轮胎选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汽车设计中,转向系统是底盘设计的重要部分。在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开发中,转向系统振动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转向系统由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转向操纵机构组成;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管柱、传动轴组成。转向系统的低频共振主要体现在转向盘共振,主要指车辆在怠速状态或者低速行驶时的转向盘振动。以某型轿车为例,对转向系统低频共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空气动力学性能是汽车整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风阻系数直接影响汽车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因此在车型研发阶段,通过汽车油泥模型的风洞试验对车辆的风阻系数进行研究优化,提高整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从而给造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汽车转向系统除了基本的转向功能外,还要满足其它各种功能的需求。比如操纵稳定性、NVH、燃油经济性、碰撞性能、轻量化及其它功能。操纵稳定性是评价汽车安全驾驶的主要指标;文章主要论述了汽车操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主客观评价,并通过不同测试操作进行相应测评。  相似文献   

8.
汽车NVH性能是整车性能中最重要部分之一,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舒适性和声品质。本文结合国内外汽车NVH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相关工程文献,介绍了汽车NVH的含义、现象以及产生原理,概括了研究汽车NVH的技术和评价方法。以自主品牌乘用车NVH开发现状,从整车集成的角度重点介绍了整车NVH性能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整车NVH性能目标的设定、目标分解、基于性能仿真的整车NVH性能集成开发流程,最后对汽车NVH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轮胎是汽车重要的安全零部件,汽车通过它与地面进行接触,传递驱动力、制动力和转向力,对整车综合结构性能有重要影响,文章针对某SUV三种轮胎方案进行了CAE模态分析然后进行了台架强NVH测试,CAE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轮胎优化方案NVH性能满足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汽车实际运行工况建立数据库,构建试验工况,分析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模拟汽车的中等速、加速、减速和怠速等工况的时间比例,在实验室底盘测功器上进行试验,测出等速、加速、减速及怠速等工况的燃油消耗,之后用加权平均方法评价车型的燃油经济性。结合具体车型参数,在实际行驶车辆进行跟踪测试统计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建立一个准确的汽车...  相似文献   

11.
汽车空气动力学性能是车辆重要的性能之一,其中的阻力系数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通过实车风洞试验,验证了试验精度可以满足开发需求,研究了保险杠、翼子板、轮眉、散热器格栅和轮毂对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风洞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特装车保险杠使整车风阻系数降低了2.8%,翼子板、轮眉、散热器格栅和轮毂的改进对降低整车风阻系数也有很大作用,优化车辆外部装饰件是降低汽车风阻系数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汽车燃油泵的振动噪声进行分析与控制,文章结合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通过NVH实验(Artemis/LMS)调查引起车内噪声振动的机理,利用仿真模拟(AltairOptiStruct)分析搭载燃油泵的车身结构动态特性,仿真关键路径精细分析车身工作变形模态(ODS)与节点贡献量(GPA),为燃油泵振动噪声的优化提出可行性方案。NVH实验与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车辆怠速鼓噪声@100Hz与拍频噪声机理:燃油泵工作频率与整车怠速发动机八阶频率耦合发声;2)车辆常用电动燃油泵转子动平衡控制方法不完善,导致动平衡精度缺失,常引起燃油泵工频及谐频振动;3)通过试验与仿真结合快速定位车身薄弱位置,优化车身振动传递灵敏度3 dB,改善整车怠速燃油泵鼓噪声5dB(A)。文章详述NVH实验与仿真模拟结合分析方法,提出了抑制汽车燃油泵振动噪声的有效方案,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研究结果为汽车电动燃油泵振动噪声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动力总成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结构差异较大,动力总成的改变致使电动汽车表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燃油汽车的NVH问题,动力总成振动对整车的NVH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设计,文章以某款电动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为研究对象,利用仿真软件Adams对两种不同布置形式悬置系统进行了模态和振动能量解耦率分析,选择出合理的一套动力总成悬置方案,并结合整车的NVH对动力总成悬置垫块的刚度进行优化,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研究内容对工程实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车辆NVH性能的仿真分析中,准确获取实际车辆运行中的车身悬置上端动态载荷力是十分关键的,该动态载荷力的精确性将直接影响NVH计算分析结果。在文章中介绍了利用动刚度法和逆矩阵法得到怠速工况下传递到车身的力,并将两种计算得到的载荷进行相互校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袁卫平     
正专家简介袁卫平,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整车集成部NVH科高级经理、资深专家、教授级高工、硕士研究生导师、ISO/TC 70/WG 13和SAC/TC 177/WG 11工作组组长,从事汽车和内燃机噪声振动控制研究30余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有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推荐辞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消费者在选购汽车时不仅会考虑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动力性,也越来越看重汽车的振动-噪声-平顺性(NVH)性能,怠速噪声作为客户试驾的第一印象,其声品质的表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悬置系统是汽车振动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系统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NVH性能和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柴油机工作时,引起发动机振动的主要振源是柴油机气缸内产生的点燃力。合理地选择发动机悬置的参数有利于降低发动机产生的振动向车架传递,进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吴彦昭 《天津汽车》2013,(12):31-34,50
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是其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性能之一。为在汽车开发之初分析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文章研究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合理选取整车参数,利用GTDRIVE软件对整车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建模与仿真计算。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合理设置边界条件修正模型,最终得到较为精准的模型,使得在没有样车阶段,利用GT—DRIVE软件仿真可以得到整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参数,能够对动力系统的匹配方案进行定量评价,为以后汽车的动力系统匹配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NVH性能是体现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人们对车辆NVH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系统作为车辆的重要系统,空调的NVH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车NVH性能。以纯电动客车为例,对纯电动客车的空调噪声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匹配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是一对相互矛盾的整车性能,如何在获得足够动力性的同时,能有最好的燃油经济性是整车匹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汽车发动机电子燃油喷射技术的发展,为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匹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整车匹配中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调整发动机外特性和变速箱速比,使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0.
汽车怠速停止和起动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节能产品,由于怠速停止和起动系统可以使城市车辆获得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噪声,在国外相关技术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怠速停止和起动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两个典型的怠速停止和起动系统产品特点,介绍了汽车怠速停止和起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汽车怠速停止和起动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汽车怠速停止和起动系统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国外有关限制汽车怠速的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