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坡深孔监测位移曲线异常的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深孔测斜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实践,根据大量边坡深孔位移监测的工程实例,归纳、总结了典型性的异常深孔位移监测曲线,深入地剖析曲线异常的原因及纠正措施;并对测孔布置、钻探、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影响深孔位移监测结果的关键步骤,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确保深孔位移监测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深孔位移动态监测原理及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深孔位移观测技术用于石忠高速公路,通过观测滑坡体的发展状况及变形规律,利用反馈信息进行动态变更设计并指导施工合理化调整,为营运过程中边坡稳定性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物联网技术中的边坡深部位移和地下水位监测的设计、实现与预警方法,以浙江省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为例,介绍了最新研发的边坡深部位移监测设备,首次提出了深部位移与地下水位同孔监测技术,深入地分析了边坡的稳定状态和变形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深岩仪具有量程大、数据量大、稳定性高、易于实现远程监测等优越性;深部位移与地下水位同孔监测技术为收集边坡深部信息提供了一种经济可靠的途径;边坡处于匀速变形的蠕滑阶段,预警级别属于注意级,降雨报警最小阈值应超过30mm/d。  相似文献   

4.
深孔位移监测技术在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介绍了在滑坡勘察中,使用钻探、井探和物探的缺点。通过长坡露天矿西帮坡滑坡的勘察实例,介绍了用深孔位移监测手段寻找滑面位置的方法。实例表明,提高了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滑坡勘察质量,降低了治理工程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鹧鸪山三家寨滑坡治理工程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覃木庆 《路基工程》2007,(3):155-156
首先对三家寨滑坡进行了概况介绍,后结合深孔位移监测资料对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对以后高海拔复杂滑坡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然后针对该滑坡变形特征介绍了治理工程措施,最三家寨滑坡属高海拔大型复杂滑坡,希望通过本文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西百隆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发生的两处深路堑边坡坍滑,基于对已有勘探手段的分析比较,采取精确、实用的钻探加钻孔测斜手段进行了边坡变形监测。通过分析、比对两个主滑面上精心布设的五测斜孔的水平累积偏差及A、B方向水平累积位移随孔深的变化实测资料,推断了监测期内各滑(边)坡的发展变化性状以及仍处于活动中滑坡的滑动面(带)埋深,其合理性和正确性得到了现场调查的证实。研究结论为评价整治后的两边坡稳定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架桥桩基施工会对邻近铁路路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选取K34+853段狮岭高架桥与京广铁路交叉口进行研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路基水平位移值与竖向沉降位置值监测,得到测斜孔孔口最大位移速率为1.97 mm/d,符合路基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三级预警值;对工程地质条件与现场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计算模型并得出水平位移值数据与监测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模拟值整体为监测值的90%,需对模拟值进行进一步修正;对桩孔距离变化对邻近铁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分析可知,在溶洞尺寸3 m×3 m×3 m,泥浆相对密度1.3条件下,桩孔与路基距离分别为2 m、8 m时,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为6.87 mm与1.21 mm,位移值减小了82%。  相似文献   

8.
以滑面为界将h型桩分为阻滑段和锚固段两部分,分别采用受横向推力作用的平面刚架模型和弹性地基梁理论计算抗滑桩结构内力。依托广东某滑坡治理工程,采用桩体内力监测和深孔位移监测研究h型抗滑桩的内力分布特征和坡体变形规律。结果表明:h型抗滑桩内力计算理论值和实测值较吻合,说明该内力分析方法是合理的;施工扰动和强降雨会加剧坡体变形,h型桩抗滑体系构建完成后,坡体位移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
广东境内某路堑边坡抢险加固施工期变形监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境内某路堑边坡在日常养护期间发现有预应力锚索结构破坏及浆砌片石开裂等变形现象,严重危害行车安全。为及时掌握边坡的变形态势,采用深孔测斜进行深部位移监测。通过分析边坡抢险加固施工期间的监测数据,确定了边坡的滑面位置,并利用监测结果及时反馈于边坡抢险加固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期冀为类似边坡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7,(9)
对微型桩群与锚索地梁加固堆积层滑坡的加固效果和桩群的受力特征进行了原位监测试验研究。试验过程中采集了桩侧土压力、桩身弯曲应力、锚索预应力以及坡体深孔位移,分析了微型桩的受力、桩侧土压力的分布特征,并根据锚索预应力的长期损失规律和典型位置的时间—位移曲线,评价了加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轻型支挡综合处治措施完工后,预应力损失量及坡体变形速率呈收敛态势;桩群内部各排桩侧土压力值的增减存在一致性,体现出微型桩群的整体抗滑机制。监测结论对于类似边坡工程加固方案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曾朋 《路基工程》2020,(4):200-204
针对大潮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滑塌失稳,结合现场变形调查、工程地质调绘及补充深孔位移监测情况,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阐述了该路堑高边坡由于连续强降雨渗入不良地质体而引发滑动的变形机理。根据该滑坡的特点及成因,从可行性、经济性、施工工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竖向钢花管群桩+斜向预应力钢锚管框架梁加固处治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深孔自动加工的刀具容易因切削力异常而损坏,论述了运用计算机监测保护系统对刀具轴向力实时监测以保护深孔自动加工的刀具免遭损坏的方法,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与配置原理,该系统可同时监测,保护多把刀具,报警参数可通过键盘修改,设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承台群桩-独柱墩结构体,进行可液化场地群桩-土-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再现自然地震触发地基液化及桩基破坏等宏观现象;通过试验监测了液化场地中地基的加速度、孔压反应以及桩-柱墩的加速度、位移、应变反应和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等。结果表明:输入地震波幅值和埋深是影响砂层孔压的重要因素;地震作用中,随着场地液化的发展,自下而上砂层加速度先逐渐减弱后逐渐放大;高承台桩基地震响应与土层土性、地震动大小、场地液化程度等密切相关,地震作用下场地液化容易诱发高承台群桩体系的倒塌。  相似文献   

14.
针对剑斗互通路堑边坡滑坡,通过工程地质调绘,滑坡变形迹象分析、地表监测、深孔位移监测等方法,分析了滑坡变形机制,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碎石土与炭质泥岩组合为易滑地层,泥岩遇水软化,易形成软弱滑动带,经边坡开挖后导致边坡失稳;②地表裂缝主要为平行设计公路走向的拉张裂缝;③滑坡体中部地表垂直位移在变形滑动后并经过反压护坡后的规律主要呈一阶指数衰减函数变化。根据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采取刷坡卸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圆桩)、预应力锚索地梁、挡土墙及截排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滑坡变形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十天高速公路K412滑坡的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超  李元彪 《路基工程》2012,(3):181-183
十(堰)天(水)高速公路K412滑坡为一堆积层老滑坡,线路在滑坡中前通过,随着开挖边坡深度的增加,老滑坡局部复活,且逐步加大,最终可能整体复活。因此,要了解滑坡的空间形态,必须查清滑坡的坡体结构及地下水等其他影响因素,同时结合滑坡的变形特征及钻探、物探、深孔位移监测等勘察手段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老滑坡及复活滑坡目前的安全系数,并对新老滑坡的治理工程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柔性测斜装置,对滑坡进行了监测应用。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判断该滑坡为典型的降雨诱发岩质大变形滑坡,坡体当前仍处于滑动阶段。在进入雨季后,滑坡的后缘孔的变形速率由5mm/月骤增至10mm/月,而中部孔更达到了200mm/月,沿滑动方向的位移峰值达到662.8mm。监测结果也表明了滑坡的滑带深度约位于20~22m深部位,监测数据揭露滑动带深度与钻孔发现的JC1孔内的泥质夹层、JC2孔内地下水活动的破碎带及JC3孔内泥质夹层深度吻合,与前期推测的滑面深度基本吻合。此外,新型的柔性监测设备也具有精度高,采集频率高的突出优点,并且相比传统设备承受了更大的变形,在防灾减灾应急抢险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填方施工过程中软基路堤失稳问题,东莞港口大道采用深层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等多种测试手段进行了软基施工监控,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填筑6.69m的路堤。监测结果表明,实测综合孔压系数及深层侧向位移速率较小,在填土速率控制指标中应以地表沉降速率控制为主。  相似文献   

18.
以临夏某高速公路互通段线路右侧山体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互通段坡体进行划分区域及监测,对地表变形和深孔位移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已形成滑坡区的变形和破坏机制,并依据监测结果对坡体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已发生滑坡的A区处于自稳状态,B区滑坡体存在变形且在发生蠕变滑动,滑坡区对邻近坡体的影响较小,两邻近的C区和D区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对A区滑坡体不同位置采取削坡卸载、抗滑桩和支挡等措施,B滑坡区前缘采取填土反压与排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永宁高速公路K106滑坡区工程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滑坡的变形特征、性质,并探讨了滑坡的成因。分析认为路堑边坡的临空面大小及地下水对基岩顺层边坡演变为滑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滑坡的病害特征,对该滑坡的整治分为应急工程、一期工程及二期工程。滑坡整治工程完工后,进行了为期1年的深孔位移监测,报告显示滑坡趋于稳定。期望对类似高速公路整治顺层基岩滑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砂卵石地层盾构下穿铁路路基工程,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对路基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基于钢花管地层注浆实践,证明地层注浆加固对控制路基沉降的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列车运行速度越大、盾构埋深越小,路基沉降越大,但列车速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远小于埋深。2)成都砂卵石地层地铁双线盾构常规净距(约7m)下穿铁路路基时,路基沉降与埋深、列车速度的近似关系为S=-26.54+0.85z-0.01v;由于盾构先后2次施工扰动,路基出现2次位移突降,位移沉降曲线呈台阶状,且二次扰动的地层反应灵敏度快于首次,施工过程应警惕二次扰动造成的位移超标。3)钢花管地层注浆作为一种可操作性强的地层加固方式,在成都砂卵石地区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工程采用"跳孔、分段、多次、中低压"的钢花管注浆方式,路基沉降由11mm以上降低到7mm,保障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