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故障现象: 一辆行驶了90110km的三菱太空车,车主反映该车冷车时没有快怠速,热车开空调,挂挡时经常容易熄火。已在其他厂维修过好几次,一直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在整车装调过程中确定空车高度的重要性。空车高度是保证前轮定位正确性的前提,前轮定位参数变化量取决于悬架平衡位置,而空车高度对悬架平衡位置有重要影响。以BJl027A皮卡为例,指出对于装有扭杆弹簧的独立悬架车辆,其空车高度不仅影响整车姿态而且影响悬架的运动精度,而正确的空车高度可以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  相似文献   

3.
焦如亮 《专用汽车》2002,(3):14-15,30
采用适于汽车空调车厢内部特性的零方程紊流模型对空调车厢内部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及实验研究,为汽车空调车厢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简便的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配置空车资源,研究了路局(公司)管内空车调配的动态优化问题。构建区分时段长度的时空网络,以准确描述车站作业能力的变化。借鉴运输问题(TP)的基本思想,通过引入空车供需约束,将动态空车调配问题转化为基于时空网络的多商品网络流问题。结合空车调配的特点,设置2组整数决策变量,将分界站排空与局(公司)管内配空分开考虑。设置0-1辅助变量构建车种代用约束。在此基础上,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了空车调配动态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空车调配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与静态空车调配方法相比,构建的动态空车调配模型不仅降低了空车调配总成本,而且调配方案更加贴合实际。与现有动态空车调配方法相比,通过改变时空网络中时段的划分方式,降低了模型求解的复杂度,构建的模型在获取空车调配方案的同时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空车在不同时间的作业状态。   相似文献   

5.
轿车空调三维流动与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山  陈见  许涛 《天津汽车》2008,(2):21-23,35
文章以SUV空调轿车车室内的空气气流组织为研究对象,应用RNG κ-ε湍流模型,对轿车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基于轿车车身和玻璃窗受到的太阳辐射以及人体的散热,建立了计算机模型.采用GAMBIT划分网格,用FLUENT分析了空调车内的温度场和速度场.通过分析车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特征,找出影响空调制冷效果的关键因素,并对分析结果做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一、空调的组成及制冷原理现代轿车和汽车装用的空气调节系统,简称为空调。它是用来控制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以提高驾驶员和乘员乘坐的舒适性。。车用空调的种类很多,按装车用途可分为:微车轿车用空调、载货车用空调、冷冻车用空调或工程车用空调、客车专用空调及挖土机用空调等。  相似文献   

7.
陶英  王浩  杨怀龙  王大健 《汽车电器》2022,(9):33-35+38
本文针对某空调箱温度线性的现状,通过对空调箱内部流场及温度场进行CFD仿真分析,监测各风门开度空调箱暖风风量占比曲线和风道出风总平均温度曲线,优化调整了温度风门附近壳体的关键尺寸。经验证,实验测得的新温度线性数据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满足了客户对温度线性的要求,新方案也不影响空调箱总风量及噪声性能。对汽车空调的温度线性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空调客车围护结构隔热设计方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空调客车非稳态情况下四种结构车厢体的二维温度场分布,计算了车厢体的二维传热损失和热桥附加传热损失。在骨架和内衬之间加一层隔热组织改善了车的隔热特性,为客车围护结构隔热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准确掌握路面覆盖效应下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及变化规律,分析了强蒸发地区的路基温度场影响因素,以强蒸发地区路基温度场一年多的跟踪观测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强蒸发地区路面覆盖效应下路基温度场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路基不同深度温度变化存在相对滞后性;大气温度对路基温度场影响深度≤90 cm,且在该深度范围内呈非线性传递;路面覆盖效应导致温度在路面底部聚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种目前在业界流行的汽车空调箱温度风门结构及布置形式,运用CFD虚拟分析手段,模拟了自定义抗结霜试验工况下,汽车空调箱温度风门结构及布置形式对EAT传感器附近温度场的影响;然后通过环境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温度风门结构及布置形式对整车空调性能(包括抗结霜性能和空调制冷性能)的显著影响。对采用这种目前业界流行的汽车空调箱温度风门结构及布置形式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纯电动大巴空调冬季制热是目前行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受大巴空调厂家技术影响,大部分电动空调热泵制热在环境温度0℃左右将无法启动,所以目前行业冬季制暖主要采用燃油炉或PTC加热方式。燃油炉与PTC加热能耗高,严重影响整车续航里程。热泵大巴空调可实现-15℃正常热泵制热,补气增焓技术可实现-25℃正常热泵制热。另外,在冬季制热时,暖风从上部的风道往下吹,大部分热风下不去,造成了车厢上部温度高,脚部温度过低,非常影响舒适性。通过从上部风口引一些风道到脚部的方式,提高车厢底部的热风循环,提高车厢热泵制热的舒适性,从而验证了大巴车厢底部出风对热泵空调制热效果的影响。综合上述,对热泵空调在低温地区冬季热泵制热效果及节能效果进行对比测试,通过对比热泵空调和电加热器的温升速率、耗电量和舒适性等参数,可得知热泵空调升温速度快、温控精度高、耗电量少,变频热泵空调更舒适、更节能。  相似文献   

12.
以发动机余热为热源的公共汽车供暖空调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中  郭威  郭岩 《汽车工程》2005,27(2):230-232,268
作者设计了一种以汽车发动机余热为热源、采用微机控制技术的公共汽车供暖装置。试验证明该装置具有功率大、热能利用率高、升温快的特点。与独立燃烧式供暖装置比较,该装置只有风机、水泵等,能耗极少、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3.
贺启滨  杨静  朱彤 《汽车工程》2007,29(11):1005-1008
通过对燃料电池客车的负荷计算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热力计算,初步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用于燃料电池客车的可行性,并设计了简单的系统流程图。计算分析认为吸收式制冷用于燃料电池客车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也指出了吸收式制冷用于燃料电池汽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后置发动机客车机舱空间温度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车道路试验和不同工况的转鼓试验台试验,实测了不同环境、不同整车负载情况下,后置式发动机客车机舱内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环境温度、机舱内的温度、发动机的工作状况等参数对发动机出水温度、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机舱温度的整车冷却系统沸腾风温评价指标,为后置式发动机客车的冷却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师傅与彭师傅是2位从深圳远道而来的驾驶员,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座驾涂装醒目而大气,一进入物流港,<商用汽车>杂志的记者便盯上了这辆分外显眼的HOWOA7. 与2位师傅闲聊,得知他们"效力"于深圳盐田港的珠江物流公司,车辆是公司所有,按照公司要求统一涂装.得知此,我们终于明白了他们的车辆如此显眼的原因:大公司果然是有大气度,如此精美有特色的车身涂装不仅能让车辆更好识别,同时也是公司文化的一种传递.  相似文献   

16.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低工作温度等优点而成为发展前景最好的汽车动力源之一。本文首先开发设计了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堆为动力源的燃料电池城市公交客车,对动力系统各主要零部件进行了选型匹配,然后利用Advisor软件对整车动力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客车启动系统的结构、原理、启动极限温度要求及启动辅助装置的种类.分析了客车起动电路的模型,归纳了启动系统中各部件的选型和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热管换热器在汽车尾气采暖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锋  林贵平 《汽车工程》2002,24(2):157-159,F004
本文阐述了热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热管换热器在汽车尾气采暖上的可行性,介绍了热管换热器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设计并加工制造了针对HS663型大客车用的热管换热器,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有关热管换热器在汽车尾气采暖中应用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周奕  陈建利  赵阳  许思传 《上海汽车》2010,(1):19-20,48
以某型燃料电池客车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量进行设计计算。根据已有的冷却风扇的性能曲线以及散热器的管路阻力曲线确定风扇的工作点,从而确定流通风速。根据已编制的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计算程序计算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为改进目前的客车散热器散热能力的计算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