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电流变仪对BW型电流变液体进行测试,并将其用于筒式车用减振器。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激振频率、振幅对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性能的影响,并就电流变液体减振器要求的流体性能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低频大振幅下,随着电场强度变化电流变液体减振器阻尼力变化显著;应用具有电粘特性的流体作为该电流变液体减振器的工作液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电流变减振器台架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台架试验对电流变减振器性能进行了考察,得到了较好的示功图和速度特性曲线;讨论了电场强度、气室压力、间隙大小、电流变液性能等对电流变液体减振器压缩阻尼力和回复阻尼力的影响,对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产生误差的原因。所设计的充气式减振器示功图曲线光滑饱满,表明其结构良好,可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3.
肖革文 《汽车电器》2007,(7):9-11,15
电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可以通过电信号快速、连续地调节,因此这种减振器及其变型结构可以应用在车辆以及其它多种机械装置中以实现振动控制。本文描述了电流变减振器的典型结构及其对电流变流体性能的要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减振器及其控制系统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电流变液体减振器是一类重要的电流变液体器件。它的特点就在于可以通过调节电场强度来控制电致阻尼力,达到调节复原和压缩阻尼力的目的。电流变减振器在解决空行程问题上,常采用"三筒结构"和"双筒充气式结构"。通过对这两种结构的阻尼力特性的分析,推导出其在压缩和复原行程中的阻尼力计算公式,并对两种结构的阻尼力特性和结构特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流变阻尼器汽车悬架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徐顺香  瞿伟廉  袁润章 《汽车工程》2004,26(5):593-595,622
采用电流变阻尼器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减振器,应用最优控制策略,设计了汽车悬架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大量仿真实验表明,采用电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悬架系统有效地改善了汽车驾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悬架减振器对于保证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稳定性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普遍应用的被动式减振器因其力学性能不能调节,存在只能在两种性能之间折衷的先天不足,而智能半主动悬架系统方案基于“大系统多级递阶——子系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新型智能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实现了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能的同时兼顾了安全稳定性的目的。同时由于采用电流变液减振器,使系统本身具有实时采集、响应迅速、智能化、减振降噪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车磁流变减振器利用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可受外加磁场控制的特性,实现减振器的阻尼系数的可控,从而实现阻尼力的控制,基于磁流变换的磁流变减振器的特性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的,如磁流变液、工作模式、磁路结构、导磁材料、线圈和机械结构等。对磁流变液的性能、阻尼通道的设计、磁路中磁芯材料的选用以及磁流变减振器的体积补偿等在磁流变减振器设计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倒置式液体阻尼前减振器的结构,并对其工作原理及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流变液的电流变效应,能够方便地解决机械中能量传递与控制的问题,可以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别从汽车用减振器、缓速器及发动机支架介绍电流变液器件较传统器件的优点。文章最后指出当前汽车用电流变液器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车用电流变隔振器的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隔振技术的发展和各类典型隔振器的原理及应用,提出发动机隔振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主要集中于改善其幅一频特性方面。着重阐述了电流变隔振器的工作原理,通过具体的试验测得评价隔振性能的两个参数——动刚度和响应滞后角。得出结论:电流变隔振器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利用“智能”的电流变液体,依靠外电场的控制及时、准确地调控液体的粘度。从而实现对系统阻尼系数的干预调节,适用于发动机的宽频带振动的隔离。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流变技术的发动机风扇离合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革文 《汽车工程》2005,27(2):200-202
探讨了电流变技术在汽车发动机风扇离合器中的应用。描述了电流变风扇离合器的结构及其对电流变流体性能的要求,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结构的汽车发动机风扇离合器,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用电流变液器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单概述电流变液及其基本特性的同时,详细阐述了电流变液技术在汽车传动、制动和减振降噪方面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电流变液汽车进行了大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金属弹簧电流变隔振器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洪涛  王娟  张少华 《汽车工程》2005,27(5):603-606
利用电流变液体(ERF)的可调阻尼特性,设计了一种金属弹簧电流变隔振器并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通过对简化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和隔振器试验研究,发现隔振系统的动特性对结构参数非常敏感,过高或过低的系统弹簧刚度均小利于发挥电流变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张少华  夏国栋 《汽车工程》1999,21(2):103-106
通过对中型货车用调速风扇离合器的改进设计,对电流变流体在调速离合器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在三种输入转速下,当外加电场强度不同时,对风扇离合器的调速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不同的试验过程所得到的结果及与电流变流体在电流变仪中的测量结果的对比,证明了剪切率的作用对风扇离合器的调速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减振器噪声与其内部结构设计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研究了减振器内部结构与减振器空程冲击性噪声和液体截流噪声之间的关系,为避免这两种减振器噪声的产生.提出了一些减振器内部结构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给出悬架检振器性能检测试验台的结构、检测标准和工作原理、建立减振器检测时的模拟计算分析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从而为减振器性能就车检测标准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种轻型车减振器油的国产化研制工作,并通过对研制油进行规定的理化指标、耐久性台架及行车等多项试验,考核了其主要性能是否满足有关标准要求及对该种车减振器的适应性状况。  相似文献   

18.
在对磁流变液减振器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磁流变液减振器性能的结构参数。将磁流变液的非线性磁特性与非牛顿流体力学性能相结合,建立了以降低磁流变液减振器响应时间常数、增加其调节比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模型。根据优化结果,研制了一种新型车用磁流变液减振器,并进行了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TMD和TLD减振器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液体质量双调谐减振器(TLMD),与传统减振器相比,可以实现频率和阻尼参数的完全分离、更高的减振效率和更长的使用寿命等。本文基于固液双调谐设计了TLMD减振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减振器的参数稳定试验和STLMD及MTLMD的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TLMD减振器具有较高的参数稳定性和减振效率。  相似文献   

20.
汽车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分析了汽车乘坐舒适性/行驶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对筒式液阻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提出汽车在不同行驶工况减振器特性的要求是不的;分析了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历程及非充气和充气减振器的特点,阐述了机械控制式可调阻尼减振器,电子控制式减振器以及电流变和磁流变液体减器等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动态特性;分析了筒式液阻减振器其于经验设计/实验修正开发方法的缺点,阐述了基于CAD/CAE技术的现代设计开发方法的过程及其关键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及问题,展望了减振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