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新近研究发现:在人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动物的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模型中,巨噬细胞起着重要作用。造成动物缺乏巨噬细胞的实验能防止肾小球内巨噬细胞浸润及肾小球病变的发生,说明了这些细胞在介导肾小球损伤方面的作用,但其渗出及堆积的机制仍不清楚。许多重要的生物现象,包括补体激活,免疫粘连是IgG分子经由Fc受体激发的。巨噬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2.
<正> 人类心肌梗塞的发生及临床表现的差异与性别密切相关。动物实验证明,心肌梗塞后病理生理过程也存在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些现象提示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与此有关。文献报导人类心肌梗塞时确有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为了探讨性激素在实验性心肌梗塞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我们观察了血浆雌二醇水平的改变对雌性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后心脏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透明和解剖剥离等方法观察了130例大白鼠心脏的冠状动脉。鼠心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前降支始段与伴行静脉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制心肌梗塞模型时,结扎左冠状动脉可在动脉园锥与左心耳之间进行。左室支粗大,是前降支(或旋支)的直接延续,分支分布到左室前、后壁的大部分。鼠心有独立的空间隔动脉(56.2%起于右冠状动脉,43.8%起于左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的大部分。24.6%的鼠心有上间隔动脉(起于右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之上部。后降支的出现率为17.7%。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以均衡型居多(72.3%),右优势型次之(24.6),左优势型最少(3.1%)。以上结果与狗、兔、猫等动物及人的资料作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 新近关於人心浅表静脉的研究,对於改变以往教科书,对人心浅表静脉描述不够详细和不够确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心血管外科的日益发展,特别是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不仅要求临床工作者熟练地掌握冠状动脉的解剖,也必须熟练地掌握人心浅表静脉的解剖。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硒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研究日广,目前亚硒酸钠已用于临床治疗心绞痛及动物实验性心肌梗塞(MI)的研究。但亚硒酸钠对大鼠等小动物血液动力学及左室功能的影响,尚未见报道。由于大鼠是心血管系统生理、病理生理及其是MI研究的常用动物,与大动物相比,大鼠在心肌收缩蛋白酶活性、对MI耐受性及MI后恢复过程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故探讨不同剂量亚硒酸钠对正常大鼠血液动力学及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 Mg~(2+)是人体内四种重要的离子之一,是体内许多酶的激动剂。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报道:Mg~(2+)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本文通过5种实验性动物心律失常模型,观察了MgSO_4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实验结果见到MgSO_4;①可对抗氯仿诱发小鼠室颤。②可使BaCl_2所致大鼠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③能对抗氯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明胶涂层支架介导肝素局部给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体外通过同位素标记的肝素测量涂层支架吸附肝素的量及峰时间 ;动物实验将家犬分两组 ,对照组植入裸支架 (n=1 2 ) ,实验组植入肝素涂层支架 (n=1 0 ) ,于 1、4周两个时间点观察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明胶涂层支架吸附肝素的量随肝素浓度的增加亦增加 ,且最大吸附时间在 30 min左右 ;动物实验证明肝素涂层支架可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 明胶涂层支架介导的局部肝素给药疗效好、方法简洁有效 ,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 自1965年硒实验性予防克山病试点取得初步效果以来,经过广大地学及医学工作者的努力,已对病区外环境(水、土、粮)及内环境(人的血、尿、头发)中的硒含量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对比工作,看到了全国克山病流行地区内外环境中的硒含量普遍的低于非病区。尿硒负荷试验看到病区居民口服硒后,保留率大于非病区居民。病区水粮饲养的动物及硒~(75)代谢实验证明病区组动物脏器对Se~(75)的吸收量高于非病区组。病区人群含硒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也低于非病区人群,处于低硒状态。目前已认为硒的缺乏构成  相似文献   

9.
<正>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动物实验证明,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MI)后,雄鼠血浆睾酮明显降低,雌二醇/睾酮(E_2/T)比值升高,雌鼠血浆睾酮升高,(E_2/T)比值降低;造成MI大鼠高性激素血症后,高睾酮血症与左室舒缩性能呈正相关,而高雌激素血症则与其呈负相关。提示,睾酮对MI大鼠  相似文献   

10.
<正> 大黄■虫丸为“金匮要略”原方,历代用于治疗“血症”。近年来,曾用于治疗肝脾肿大。我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急腹症组,根据其活血化淤作用,用于防治肠粘连,获得一定疗效,我院药理教研室曾进行动物实验,证明该药丸可减轻大白鼠实验性肠粘连的形成和发展,并证明其作用可能与增进肠蠕动,改善腹腔循环有关。大黄■虫丸原方主用于“血症”,其防治肠粘连可能与血凝有关,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11.
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克山病区低硒粮饲料、病区粮加亚硒酸钠(Na_2SeO_3)饲料和本校常规饲料喂养,用以研究克山病区低硒粮对心脏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动物饲养两个月时,与补硒组和常规饲料组相比,低硒组大鼠的T值显著延长(P<0.05);动物饲养3个月时,低硒组大鼠的dp/dtmax、-dp/dtmax显著减小(P<0.05),T值继续延长(P<0.05)。实行冠状动脉结扎术后,3组动物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发生严重损害,但常规饲料组的损害较轻,与低硒组相比,dp/dtmax和T值有显著性差别(P<0.05)。实验结果说明,克山病区低硒粮能造成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损害,补硒则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降粘抗栓片对犬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制剂降粘抗栓片对健康犬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阻力的影响。方法 分离犬的冠状动脉左旋支及主动脉根部 ,用电磁流量计探头 ,测定降粘抗栓片 1 g/kg、2 g/kg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冠状动脉流量 ,计算冠状动脉阻力 ,并以生理盐水及硫氮 艹卓 酮为对照组。结果 降粘抗栓片生药 2 g/kg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降低冠状动脉阻力。结论 降粘抗栓片能够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降低冠状动脉阻力 ,从而调整和改善心肌供血 ,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用克山病区低硒粮(低硒组)、病区粮加硒(加硒组)及本校动物中心常?饲料(常规饲料组)分别喂养大白鼠,观察心肌和血浆cAMP、cGMP水平的变化以及结扎冠状动脉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硒组心肌和血浆cAMP含量比常规饲料组明显减少(P<0.01),病区粮中加硒使心肌cAMP水平接近常规饲料组,各组鼠结扎冠脉后缺血区心肌cAMP均高于非缺血区(P<0.05)。加硒组、常规饲料组缺血区与非缺血区心肌cAMP和cGMP之差值小于低硒组。缺硒、缺血时,心肌cGMP变化与cAMP相反。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了青藤碱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青藤碱可缩短印防己毒素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具有对抗BaCl_2诱发大鼠和CaCl_2-Ach诱发小鼠心律失常的作用;能使印防己毒素、BaCl_2、CaCl_2-Ach所致心律失常复转为窦性心律。并对缺血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我们曾报道过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后病理生理过程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雌鼠在结扎冠状动脉后的死亡率较低,心肌梗塞(MI)后左室心肌收缩性能(LVMC)恢复较快,未梗塞区心肌肥大的建立也较早。为了探讨这种性别差异的发生机制及其与性腺的关系,我们进一步观察了摘除性成熟后但未交配过的大鼠性腺对上述病理生理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安交通大学凌凤东、林奇、赵根然教授主编的《心脏解剖与临床》于 2005 年元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十四章45.2万字,包括心脏解剖和心脏临床等重要内容,如心腔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统、心血管发生和先天性心脏病、心断面解剖等。本书特点是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各章节都有“临床要点”的专题,对重要的新进展如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干细胞与心肌损伤修复、心脏间质与心脏病、心脏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则独立设章节,重点阐述。对心传导系及其研究的新进展,阐述尤详,并融入我们的新发现和体会。书中…  相似文献   

17.
作者采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免疫山羊,制备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HBV—TF),并将其用于同种山羊,以~3H—TdR掺入试验及放免法检测实验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检测了实验动物的外周血象。实验证明:HBV—TF具有传递细胞免疫的功能,使实验动物针对HBsAg皮试阳转,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增强。HBV—TF能去除HBsAg对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有提高动物外周血白细胞的作用。HBV—TF对动物体液免疫无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年来冠心病病理生理的性别差异得到广泛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大量的实验资料(1—5)表明:心脏是雌、雄激素的靶器官,一些大血管壁上均存在着雌、雄激素受体;性激素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重要调节激素,性激素缺乏使大鼠心脏肌球蛋白C_(?)~(2+)—AT P酶活性降低,肌球蛋白优势型同功酶由活性较高的V_1转为活性低的V_3,同时心功能降低,用相应性激素替代则可矫正之。但心肌梗塞(MI)前后血浆性激素含量的变化、对正常及实验性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尚罕见专题报道。为此,本实验通过摘除睾丸,摘除睾丸后用丙酸睾丸Ⅰ素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是我国人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易反复发作。中医中药在其治疗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平溃散是我们研制的一种新型抗溃疡中成药 ,临床应用疗效肯定[1 ,2 ] 。为此 ,我们进行以下动物实验 ,进一步探讨平溃散对不同病因所致胃溃疡的抑制作用。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1 .1 .1 实验动物 ICR种小鼠 ,体重 (2 0± 2 ) g ;SD大鼠 ,体重 (2 0 0± 2 0 ) g ,雌雄不拘 ,均由西安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1 .2 药物 平溃散 (粉末 ) ,由西安医科大学康德公司提供。批号 :91 0 1 0 6 ;雷尼替丁 ,原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用三条人的脊髓,九条猫的脊髓,三条狗的脊髓,四条免的脊髓进行了研究。1.人脊髓最长的脊髓节是第三胸脊髓节(Th3),猫是第十二胸脊髓节(Th12),狗是第四颈脊髓节,兔是第三腰脊髓节(L3)。在人和动物,一般来说脊髓胸段都比脊髓其它段长。人和狗的脊髓颈段比腰骶段(L-S)长。猫和兔的腰骶段比颈段长。2.灰质体积的比较是人、猫、狗、兔的腰膨大均比颈膨大的灰质体积大。人的胸段灰质体积最大。3.人的脊髓白质面积近颅则有明显的增大,兔的脊髓白质面积近颅侧没有明显的增大。4.一般来说,动物脊髓前角的体积都大于后角,但是人脊髓颈段和胸段前角的体积小于后角。动物脊髓中间带的体积比人的大。5.人脊髓白质后索的面积比前索面积大,但是兔脊髓白质后索的面积比前索面积小。我们发现人和猫的灰质向前移动是动物进化在脊髓的标志。可能在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实验方面猫的脊髓是比较满意的实验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