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港口铁路区间双线同时同向运行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铁路运输具有运价低,速度快,安全性高的优势。以宁波北仑港口铁路为例,将单线铁路建设为复线铁路,实现铁路区间双线自动闭塞运行,以提高运输效率。由于港口货物近年资源性物资比重大,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运输方向不平衡性问题,应采取铁路双线同时同向运行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且铁路信号设备可保证同时同向运输安全要求。经综合分析,港口铁路区间双线同时同向运输可提高海铁联运能力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宁波穿山铁路支线建成后,宁波舟山港港口铁路通达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宁波港域港区间也可以完全实现铁路联通,港区间交通网络将实现铁、公、水、管全覆盖,宁波舟山港的强港之路将迎来新的推动力一、开行港区穿梭列车的背景随着宁波舟山港国际强港建设的不断推进,港口集装箱量日益增加,由于港区和泊位分布的原因,宁波港域北仑港区与穿山、梅山港区间集装箱移动量非常大。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流通于港区之间的集装箱量高峰时期约900车/d,最低的时候也有700车/d,其中85%在  相似文献   

3.
吕莉玲  阮敏 《中国水运》2007,7(1):20-22
参考国外主要港口集疏运系统,针对北仑片区港口后方集疏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港区后方集疏运解决方案,对内河、公路和铁路集疏运通道方案进行分析,以满足宁波北仑片区港口发展对未来集疏运通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宁波港口供应链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婧 《水运管理》2011,33(3):23-24,28
为推动宁波港口产业发展,确定影响宁波港口供应链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宁波港口供应链存在港口与物流区及临港产业互动不够,港口与航运企业、物流服务商合作松散,“大通关”未落到实处,港口集疏运网络有待完善,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等问题;并由此提出通过构建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平台提高港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正>宁波既是沿海港口城市,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港口和灿烂的文化。宁波城市的开拓与发展,与港口和海洋息息相关,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无不带上港口和海洋的烙印。在宁波城市特色塑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和挖掘港口文化和海洋文化这一反映宁波城市特色的最本质的要素。在现代化的城市中要让人们感受到港口的发展过程,体现港口和海洋文化的氛围,培育港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凌乐云 《中国港口》2013,(10):32-34
<正>近年来,宁波海铁联运业务在相关政府部门及港口、铁路等企业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海铁联运的背景下,剖析宁波海铁联运现状、强化发展机遇意识、借鉴国内外经验、落实好各项系统工作,是宁波发展海铁联运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港口铁路行车安全,宁波港铁路有限公司在铁路运输中实施了车机联控的办法。详细阐述了车机联控在运输生产中的重要性,从5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运输生产中实施车机联控。实施车机联控后,列车运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8.
姚列钟 《集装箱化》2011,22(2):15-19
为促进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乃至长三角港口群共同协调发展,在介绍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两港竞争态势,提出宁波-舟山港的应对策略:巩固大宗散杂货领域的优势;完善集疏运网络,巩固并拓展港口腹地;加强与上海港的合作;大力发展集装箱海铁联运;加快整合支线港口;加快建设无水港;推进港口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国际集装箱大港;积极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协调组织;充分发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优化口岸环境,提高通关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其东 《中国港口》2010,(8):I0001-I0001
<正>2009年7月29日,我们参加了在宁波举办的第二届宁波国际港口文化节。这次港口文化节的主题是"和谐共享海洋文化"。参加港口文化节的有关活动,体会处处洋溢着的港口文化元素和理念,感受颇深,对港口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思维方式、行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从宁波港获悉,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主体结构施工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外部装修等工作全面展开,预计今年10月份建成开馆。博物馆坐落在洋沙山风景区附近,由博物馆和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两部分组成,分为中国港口历史馆、现代港口知识馆、港口科普馆、"数字海洋"体验馆、北仑史迹陈列、"水下  相似文献   

11.
訾颖 《中国水运》2011,(12):50-51
本文阐述了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宁波-舟山港港口物流营销策略组合:利益营销策略;联合营销策略;理解营销策略;联络营销策略。依据汉语拼音,简称4L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2月18日,装载着100标准箱铝制品的马士基航运海铁专列缓缓驶入宁波舟山港铁路北仑港站,马士基航运“武汉-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专列成功开行。今年以来,宁波舟山港国际物流海铁联运业务团队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通力合作,抢抓春节前出货高峰期的机遇,完善运输方案、合理调配运力,加强对各个运输组织结点的有效把控,织密“武汉-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专列发运密度。下一步,宁波舟山港将加大与铁路部门、船公司的合作力度,不断完善港口、场站和海铁班列的服务功能,全力打造贯通东西、辐射全国、连接国际的硬核物流枢纽。  相似文献   

13.
<正>港口铁路是指港区本身自备自管的铁路,它是与港口配套的重要设施,是港口集疏运方式的关键环节,起到“先行官”作用。因此,在港口建设时,与之配套的铁路工程必须 同步进行,使建成的码头迅速形成运输生产能力,原有泊位的功能亦能充分发挥。反之,如果港口铁路等集疏运物质技术条件未能同步形成,无论新建的码头多么恢宏,多么现代化,都形不成综合运输能力。对外也未必会有什么吸引力,何谈其港口功能及经济效益? 所谓港口铁路与码头建设“同步”,包含两点:一是新建码头的自备铁路与其同时建成;二是为适应原有码头的需要,而不断完善自备铁路设施。就我国沿海港口而言,具有自备铁路的有大连、秦皇岛、广州、湛江等港口,以上诸港对其所属铁路的建设和管理有高度独立性和自主权,他们努力做到港口铁路与新码头建设的同步配套,并适时重新原有的铁路设备,从而提高港口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延误了港口铁路的同步配套,影响了港口投资的现象亦愈为各方人士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4月1日16时许,4个从泰国林查班港启运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抵宁波港的集装箱,从铁路北仑港站发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西安。这标志着宁波港首次成功运作海铁联运"批量中转"模式,使进口箱平均在港时间从15 d缩短为1 d,在打造"一带一路"高速枢纽上走在了全国港口前列。  相似文献   

15.
顾波军 《水运管理》2011,33(6):32-33,43
为推动港口物流研究,在概述宁波一舟山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宁波一舟山港一体化为背景,分析宁波一舟山港港口物流供应链构建思路,并从转变经营理念、加强港口功能区隔、深化一体化运作、提高信息化水平、完善企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宁波一舟山港港口物流供应链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我国港口正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港口业务结构性调整的新阶段,宁波港作为世界货运和集装箱大港,地处长三角龙头区位,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是宁波港需要深化的重要课题当前,在长江经济带和"一路一带"国家战略推动下,宁波港发展现代港口物流面临极好的战略机遇。首先,加快宁波港口物流发展,将以宁波港口物流中心建设为抓手。其次,宁波港口物流中心的建设主体不仅包括港口物流  相似文献   

17.
<正>本刊从宁波港获悉,2014年10月16日,历经4年建设的中国港口博物馆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落成开放。中国港口博物馆及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滨海新城,建筑面积40 987 m2,总投资6.8亿元,远看似一个大海螺。该馆共分六个部分,分别由中国港口历史馆、现代港口知识馆、港口科学探索馆、"数字海洋"体验馆、北仑史迹陈列馆、"水下考古在中国"陈列组成。在  相似文献   

18.
<正>港口资源整合成为近年来港口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港口资源整合的示范效应带动下,我国沿海港口由南向北出现了一波港口资源整合大潮2001年港口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后,出现港口投资盲目建设、产能过剩,港口间功能定位重合,对货主、货源、集疏运渠道等资源的恶性竞争等问题。港口资源整合具有解决港口能力过剩,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做大做强核心港口的作用。有鉴于此,港口资源整合成为近年来港口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港口资源整合的示范效应带动下,我  相似文献   

19.
加快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应形成一盘棋,树立大思维,弹好三首"曲子",实现四大突破,做好五篇文章,使"港口经济圈"成为宁波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总成"2014年1月,宁波提出"港口经济圈"战略,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为引领,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为中心,以宁波都市区(宁波、舟山)为依托,以港口综合运输体系和海陆腹地优势为支撑,以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于劭鹏 《港口科技》2013,(12):20-22
为了提高港口铁路的安全保障和管理水平,采用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港口铁路管理信息系统(TMIS).介绍港口铁路信息化前港口铁路调车作业管理情况.分析信息化在港口铁路调车作业中的作用.着重介绍港口铁路调车作业信息化的实施.信息化为港口铁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