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磁脉冲武器由于独特的作用机理和作战效能,开始在实战中出现,如何对电子设备进行电磁防护,也就成了现代战争的一个再要课题:海水对电磁波具有很强的衰减作用,同时具备成本低、使用方便、防护效能高的特点,讨论水面舰艇水幕系统对电磁脉冲武器的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短波通信设备端口电磁脉冲防护方法防护效果差的问题,本文对短波通信设备端口电磁脉冲防护方法进行设计。在分析电磁脉冲原理的基础上,采用换算公式,得到驻波比、反射系数与回波损耗系数间的换算,通过改变阻抗改变功率传输,对短波通信设备端口进行基础保护。并按照磁偶极子天线作近似分析对电磁脉冲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短波通信设备端口进行多级防护,以此完成对短波通信设备端口的防护。同时,为了保证此次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设置实验环境,进行实验对比。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此次设计的对短波通信设备端口进行多级防护方法比传统的防护方法防护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军用电子装备对于强电磁脉冲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亮亮 《舰船电子工程》2004,24(Z1):237-239
分析了现代战争的战场环境中对于军用电子装备可能存在的几种强电磁脉冲威胁.分析了这些威胁的产生机理,并针对这些电磁威胁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某型舰载机电源机箱减重和核电磁脉冲(HEMP)防护的设计需求,采用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化的机箱结构设计,并利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电源机箱.[方法]利用CST仿真软件进行机箱复合材料的防护性能仿真和设计评估;选择镀镍碳纤维和延展金属网作为电磁增强材料,同时配合层间电磁增强和缝隙、搭接等部位的电连接设计;...  相似文献   

5.
天线是通信装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接收和发射电磁波信号的"门户",文章研究了短波通信设备天线在强电磁脉冲辐射下的实验方法和耦合效应,并验证了射频前端电磁脉冲防护模块的重要性,提出了天线端口电磁脉冲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强电磁脉冲能够在孔缝等处通过耦合进入舱体内部,破坏舰艇内部的电子设备.为保护舰艇内部的电子设备,提出了在舱体通风孔处安装交错排列的多层截止波导式通风窗,来逐渐减弱强电磁脉冲进入舱体的耦合场强.通过应用FDTD法对该防护方案的计算机仿真与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并且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7.
8.
电磁脉冲是一种通常由高空核爆炸引起的瞬间电磁能爆发,能够对海军舰载电子信息系统及武器装备等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是毁伤。为了解美国海军在全舰电磁脉冲效应研究方面的相关信息,调研美国海军曾建造的两代舰船电磁脉冲辐射环境模拟器的参数、试验场选址及多次全舰电磁脉冲试验情况,并介绍目前正准备建造的新一代全舰威胁级电磁脉冲模拟器的参数和要求,以及当前用于全舰试验的电磁脉冲模拟器替代品−低幅度连续波扫频辐照系统,分析这些设施在当前美国海军电磁脉冲试验与鉴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探讨美国海军建造新一代全舰电磁脉冲模拟器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全舰防护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造全舰电磁脉冲试验设施,开展全舰电磁脉冲效应建模与仿真,并制定相关的试验与防护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辐射可以通过多种耦合途径进入敏感电子设备和系统,导致严重的干扰、扰乱甚至损坏,特别是通过天线耦合进入射频通道的电磁脉冲会破坏敏感器件。给出几种针对天线耦合的空间电磁脉冲场防护以及电路中敏感器件的电磁脉冲路防护新方法,探讨敏感系统的电磁脉冲场—路综合防护设计方法。利用专门设计的防护表面和防护模块,分别在天线前端对空间的电磁脉冲场和天线后端电路中的电磁脉冲电压或电流进行抑制,保护电路中的敏感模块免遭损坏,增加的场—路综合防护对工作信号的衰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原理样件的测试表明,防护方法对带内和带外的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电磁空间对抗下舰船电子信息设备面临的多种强电磁环境威胁以及防护加固需求,分析舰船电子装备的强电磁环境效应机理、防护基本原理,重点描述用于降低辐射场对舰船电子系统耦合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能量选择表面(ESS)、电磁屏蔽新材料等的技术原理及发展现状,以及用于抑制“路”上强脉冲传导的基于气体放电管和半导体限幅器件的射频前端防护技术、基于PIN二极管的射频(微波)高功率限幅技术、基于等离子体的电磁脉冲防护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分析不同防护技术在舰船装备强电磁环境防护设计中的适用性和技术性能的优缺点,展望舰船装备强电磁环境防护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舰船装备强电磁环境防护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影响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因素的分析,对其建立了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克服了确定影响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效能的各因素的权重和准确定量评价这些因素所面临的困难,对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当前军事斗争准备对科技动员提出的基本要求,在科技动员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剖析了国防科技动员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国内外现状,提出了构建国防科技动员指挥信息系统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3.
首先建立了防空兵指挥信息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Dephi法和赋权公式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功效系数法对指标效能值进行量化。通过建立了Dephi法、赋权公式法和功效系数法相结合的评估模型,较好的对系统的综合效能进行了评估。此模型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符合系统的作战实际,方法简单、可行,对系统评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几种软硬反导防御武器的作战使用特点、软硬武器综合使用方式,详细分析了有源干扰、无源干扰、近程被动式自寻导弹、近程舰炮武器在对抗雷达末制导导弹过程中对综合使用方式的应用,并重点阐述了如何分时使用,为导弹防御作战中的软硬武器综合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基于集中指挥的舰船对空自防御作战中,目标指示时间对目标的拦截次数有较大影响。为精确反映目标指示时间对拦截次数的影响,建立了集中指挥方式下的舰空导弹拦截次数计算模型。首先,根据集中指挥方式下的对空自防御作战过程,得到单发射单元对目标拦截次数的模型,然后将多发射单元对目标拦截次数计算问题转换为多个单发射单元对目标拦截次数计算的问题,从而得到多发射单元对目标拦截次数的模型。对不同目标指示时间、雷达跟踪距离、发射单元数条件下的拦截次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计算模型能够反映目标指示时间、雷达跟踪距离以及发射单元对拦截次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台风防御是我国东南沿海各港口"三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了目前我国港口防台工作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开发了港口防台应急辅助决策与指挥系统。在软件整体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厦门港防台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网络攻击手段,被誉为黑客的“终极武器”。由于它的攻击具有突发性、攻击主机分布很广等特点,对它的防御显得尤为困难。首先综合分析DDOS攻击的特点,然后提出对DDOS攻击的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指挥信息系统的概念人手介绍了目前评估系统效能的各种方法,指出了它们各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并依据灰色系统理论介绍了一种改进的评估方法:灰色层次分析法,描述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评估的基本步骤。通过给出一个灰色评估案例,验证了应用灰色层次分析法来评估指挥信息系统作战效能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防空兵作战指挥决策能力的评估,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建立多层次指标评价体系,对单项指标进行专家评判,采用递推算法给出目标层对评语的隶属度,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给出优劣等级评定,并对评判集引入打分制,将影响指挥决策能力的各项因素都融汇于综合性的评分之中,从而为综合评估防空兵作战指挥决策能力提供了较为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基于UML的防空兵指挥决策系统建模方法。在对防空兵指挥决策系统建模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UML对防空兵指挥决策系统进行建模,构建用例图、状态图、顺序图、活动图以及协作图等模型。结果表明所建UML模型易于理解、操作,建模过程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