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李巍 《汽车维修》2004,(6):53-55
通过对单排行星轮系传动原理的分析可知,单排行星轮系最多只能提供变速器实际可应用的2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不能满足3~4个前进档的行驶要求。为此,人们开始试图将两个或多个单排行星轮系组合在一起,构成复合式行星齿轮组系统,其中应用最多、最为著名的当属辛普森(Simpon)轮系。  相似文献   

3.
4.
4.行星齿轮机构不同的组合方式 由以上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分析可知,简单的行星齿轮机构不能满足汽车行驶时对不同速比(包括倒档)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采用多个单排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串、并联或换联主从动构件的方法来满足汽车行驶档位的需要。将两个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组合起来形成的双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称为辛普森结构;将一个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和一个单排双级行星齿轮机构按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称为拉维那式行星齿轮机构。  相似文献   

5.
一、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概述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元件、变速机构、控制系统、主传动部件等几大部分组成。变速机构可分为固定平行轴式、行星齿轮式和金属带式无级自动变速器(CVT)三种。我国在用的车辆中,大多数自动变速器都采用行星齿轮式变速机  相似文献   

6.
7.
简述了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原理;根据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的计算原理,以马自达FN4A—EL自动变速器为例,说明了混合行星齿轮机构变速器各挡动力传递路线和行星齿轮传动比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9.
10.
提出一种全封闭液压联动行星齿轮均载机构,并通过设计加工的四行星轮 液压联动均联动均载行星减速器对该机构的均原理与预期均载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其载葆不均匀系数的实测值为1.1479。  相似文献   

11.
12.
汽车行星和半轴齿轮热处理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处理工艺试验证明:采用再加热淬火工艺,可以细化齿轮材料的晶粒度和显微组织,改善不良的预处理组织;采用中冷连续式渗碳自动线进行渗碳淬火,不仅可以细化材料的晶粒,改善齿轮的金相组织,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齿轮热处理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三.行星齿轮机构与动力传递路线 6T40/45E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示意图如图6所示,各换挡执行元件的名称及作用如表3所示,不同挡位各换挡执行元件的状态如表4所示。如图6所示,变速器内部有3排行星齿轮机构和6个换挡执行元件,主减速器为行星齿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照片如图7所示,在原资料中,将3排行星齿轮机构分别称为输出行星齿轮机构、输入行星齿轮机构和反作用行星齿轮机构。最前排是输出行星齿轮机构,  相似文献   

15.
16.
行星变速器动力学模拟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明  程瑞廷 《汽车工程》1992,14(3):144-149,137
行星变速器在机构动力学的研究范畴内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线性约束系统”,本文利用这一特点,以角速度系数矩阵为基础,建立了行星变速器运动学微分方程的统一形式B_K~TJB_Kdω_d~K/dt=B_K~TM。尽管在换档过程中,系统的自由度在不断地变化,但常系数矩阵B_K只与结合的操纵件有关,它通过一个常数矩阵B线性变换得到。基于这一理论,作者调试成功了行星变速器动力学模拟通用程序,为深入分析行星变速器换档过程和行星变速器设计提供了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在笔者刚从事汽修行业的时候,很难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地介绍自动变速器行星轮系传动原理的资料,当时一些院校的师资力量水平令人堪忧,修理厂的师傅们也几乎无人能够说得清楚,只是自动变速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单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比计算方程式,分别代入前、后排行星齿轮系,得出如下方程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单排双行星齿轮的运动特征方程的变形,提出了一种计算单排双星轮系传动比的图解法,再结合单排双行星的运动特征方程,从而可以快速计算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比,并通过对Ford的AOD型后轮变速箱实例计算,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简便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