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参照美国EPASW846规定的标准方法,采用Q-45型微波溶样系统消解样品,原子吸收法测定铁路桃浦危险品货站固体废渣原样、浸滤渣样、浸提液样中的重金属Be、Cd、Cr、Cu、Ni、Pb、Zn。研究了样品的消解条件、分析的最佳条件。各元素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54%~12.8%,标准土样的测定回收率在76.49%~103.33%。并报告了对上海铁路局桃浦危货站现场样品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由莫斯科阿姆吉克公司生产的迹象-变性剂及其在ТЗП70型内燃机车用的2А9ДГ型柴油-发电机组上的试验结果:CO排放量下降27.3%,NOx排放量增加8.7% ̄13%,烟度下降 17% ̄33%,气缸压缩量提高5.88%,整个内燃机车特性范围内的燃油消耗率下降0.88% ̄3.3%,平均运用燃油经济性提高1.93%。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在样品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了微波的热效应,1975年Abu—Samra等人将微波技术用于生物样品的湿法消解,微波消解技术诞生。1986年李明应用微波消解岩石样品测定亚铁,微波消解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微波消解具有高效、易于控制、对环境无污染、节能降耗等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由于环境样品基体复杂,传统的样品处理方法耗时长、耗能高,微波消解的优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利用微波消化检验样品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利用民用微波炉,聚四氟乙烯高压罐消化样品的操作方法及最佳消化条件。经微波消化的消化液。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铅和铜,并做了回收率实验。测定结果变异系数铜:2.0%-4.5%,铅:2.5%-3.8%。回收率铜98.0%-99.0%,铅:96.0%-99.5%。  相似文献   

5.
使用FFAP加磷酸减尾剂色谱柱,测定作业场所中的樟脑。空气中樟脑用活性炭管采集,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本方法检出限为2.4mg/L,标准曲线线性范围(5~100)mg/L,相对标准偏差均在10%以下,相关系数为0.9999,解吸效率在94.8%以上,样品可在室温保存14天,采样效率为100%。樟脑与萘、对二氯苯共存时,在本实验条件下能较好的分离,不干扰樟脑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为制定预防危毒品为站污染措施,采用空气耗氧量(AOD)指标对吉林北危毒品库站污染状况进行测定,对工人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站危毒品库房中AOD含量在10.2 ̄37.5mg/m^3范围,平均含量17.5mg/m^3,明显高于普货库房和清洁区AOD含量,存放或装卸液态有机毒物空气中AOD含量较一般固态有机毒物高;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站作业工人呼吸性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普货站作业工人患病率。建  相似文献   

7.
《国外内燃机车》1998,(7):42-45
介绍了А-ОМС制剂在内燃机车柴油机机油系统中的使用效果。经在2ТЭ116和ТЭП70型内燃机车上的试验结果表明:使机油的洗涤能力提高20% ̄25%,动力粘度降低5% ̄8.7%,总的机油消耗量降低了10.7% ̄19.8%。试验还证明,这种制剂对密封材料-各种橡胶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速柴油机用脉冲作用式燃油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  BA  王晓元 《国外内燃机车》2000,(5):20-22
介绍了供运输式发动机用的脉冲作用式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作用原理并附有结构线路示意图。还介绍了一种供ЧH26/26型柴油机用的高压油泵,它可以使2TЭ116型和TЭП70型内燃机车的平均运营燃油消耗量降低10% ̄15%,使排气中的NOx降低25% ̄30%,CO降低15% ̄20%。这种系统可以装在运用中速柴油机上。  相似文献   

9.
铁路危险品货站作业工人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为了解毒物对现场货运工人健康的潜在危害,对北京D货站和上海T货站货运工人的尿样进行了检测。经XAD-2树脂吸附、浓缩尿中相对无极性诱变物质,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系统进行测试。试验结果显示:两货站工人尿浓缩物致突变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加S-9条件下,诱导TA98的回变菌落数均明显增加,北京D货站试验组不加S-9时回变菌落数也明  相似文献   

10.
铁路含油废水中油的形态和粒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重量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铁路内燃机务段、蒸汽机务段和车辆段含油废水中油的形态分布规律。废水中的油有15% ̄50%上浮至水面,40% ̄70%随悬浮物下沉,只有4% ̄30%的油滞留水中,此外使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了油水乳状液中的油珠粒径,废水中油珠粒径一般在30μm以下,并得了油珠在粒度分布和重量分数。  相似文献   

11.
在原标准回流滴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耗氧量(COD)无汞快速测定法,同时采用银—氨络合还原法对化学耗氧量测定废液中的银进行了回收。采用本方法将一次测定COD的时间由原来的3h缩短至1h,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在±4%之内,加标回收率达到98%以上,可以满足环境监测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了解施工噪声对邻近住宅区声环境和人群的影响,依据施工噪声等国家标准,对某单位施工噪声进行全过程连续测量和调查。结果表明,在281d正常施工中,距施工场界25m范围内的各住宅楼,其昼间和夜间分别有72.2% ̄80.0%及30.6% ̄35.6%的时间处于噪声超标状态,且最高值超植7.5 ̄25.5dB(A)。同时,从施工时段、声级强度、声源频谱特性方面,对人群抗议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总部设在瑞士的ABBIndustrie公司推出了一咎新型交流驱动设备,命名为ACS1000,作为用于大多数等电压领域的一种标准产品。该种驱动设备功率覆盖范围为315 ̄5000KW,电压等级为2.3KV、3.3KV及4.16kV,具有交付期短、初置成本低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ACS1000主要应用在产品适配和升级方面。通过采用ABB公司的诸如集成式门极换流晶闸管(GCT)、直接转矩控制(DTC)以及  相似文献   

14.
北村知  李红 《西铁科技》2000,(2):45-48,39
山手、京滨东北线原使用的ATC装置已到了更新换代的时期,为此,开发了与目前使用中的ATC完全不同的车上主体型的新型ATC(以下简称新ATC)。从1998年10月起,用半年时间在京滨东北线(南浦和 ̄大宫)进行了采用新ATC标准的装车试验。并且对实用化的标准进行了最终确认。本文介绍了新ATC概要和装车运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5.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水中硫酸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水中硫酸盐分析时操作繁琐,费时,显色不稳定等不足,采用首先将样品中硫酸盐转换成铬,再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铬的方法,对水中硫酸盐的分析进行了研究,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1,变异系数<3.26%,加标回收率在97.0%-106.6%之间,满足实际样品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车柴油机现代化改造时降低机油消耗量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  HK  谷青 《国外内燃机车》1998,(2):33-34
目前正在使用的机车用二冲程柴油机的机油消耗量为1.2 ̄2.0g/kWh,比四冲程ЦH26/26型柴油机高1 ̄2倍。为了降低机油消耗量,在活塞、油环等零部件的结构中作了许多改进,从而使机油消耗量有池大幅度的下降(约下降了33% ̄50%)。文内介绍了这些零部件结构改进的具体方法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使用单侧小车式及SJQ-1型手提式静电喷漆机,在关闭门窗无通风排毒装置条件下,对内燃机车外壳进行表面喷漆作业,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喷漆作业场所均检出苯,且最高浓度达69.6mg/m ̄3_n,为国标的1.74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改善采石场矽尘作业现有生产条件,降低矽肺发病率,对吉林铁路分局管内甲、乙、丙3个采石场近8年矽尘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按周期累积监测点数55个,累积达标点数3个,达标率5.45%,矽尘超标在10 ̄50倍的作业点26个,占监测点测47.27%,矽尘超标50倍以上作业点15个,结果达标率56.59%,表明吉林分局管内采石作业矽尘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9.
铁路粉尘作业场所36种粉尘粒度质量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铁道部分粉尘作业36种粉尘质量分散度的测定,以及按照BMRC与ACGIH曲线标准所作的呼吸性粉尘与总份尘质量比的测定结果。按照BMRC曲线,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质量比,水泥生产粉尘1:1.4~1:7.3,采石场粉尘1:4.6~1:20,铸造粉尘1:2.9~1:20.4,隧道施工粉尘1:2.1~1:10.0,其他粉尘1:5.4~1:26.3。36种粉尘呼吸性粉尘与总粉尘质量比最小为1:1.4的成品水泥尘,最大为1:26.3的烘煤尘。本文尚对粉尘粒度谱精细测量的卫生意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U74轨钢欠速淬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邵扬道 《铁道学报》1994,16(4):117-122
用四种C含量U74轨钢,研究了加速速度相变点的影响,测定了他们各自的连续冷地曲线,找出了四种材料欠速淬火后转变产物的硬度冷却速度的关系,还用C含量为0.74%的轨钢,研究的奥氏体化温度对冲击值的影响,以及用C含量为0.65%的轨钢,研究了奥氏休温度及不保温等因素对欠速液火后转变产物硬度的影响。从而为现有U74轨钢制定定淬火工艺参数提供理论指导,以提高其淬火质量,研究还指出:现有U74轨钢C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