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了解矽肺病人心电图情况,我们选择经省、地、矿矽肺诊断小组会诊确定我矿部分矽肺病人200例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分析。200例矽肺病人临床分期为Ⅰ期34例、Ⅱ期120例、Ⅲ期46例;均为男性成人,其年龄最大者73岁,最小者30岁,接尘工龄最长25年,最短5年。选择健康矿工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常规记录心电图Ⅰ、Ⅱ、Ⅲ、aVR、  相似文献   

2.
矽肺的发生发展与工人接触生产性粉尘浓度的大小及其石英含量的高低和接触时间的长短呈平行关系。即接尘浓度×接尘时间×石英含量=接触石英剂量(毫克·年)呈平行关系;与相应的肺内石英沉积量多少和沉积时间长短密切相关。而矽肺病变程度(即X线小阴影密集度)又与后者密切相关。为此,我们通过研究接触粉尘中的石英剂量——反应关系推算粉尘容许浓度和预测矽肺的发生发展,为防止矽尘危害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方法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全局542例[其中新奥法(新的奥地利隧道施工法NATM)174例,传统法368例]矽肺流行病学调查,首次分析比较了NATM法和传统施工对隧道工人健康的危害程度。NATM法与传统法比较,检出率低1.22%(P<0.001)。矽肺病人平均接尘工龄长2.84年,平均发病年龄大2.06岁,合并结核低4.47%,Ⅰ→Ⅱ期晋斯率观察5年和10年分别低10.34%和28.95%,病死率低17.6%,死亡年龄大7.32岁,结果表明,NATM法对隧道工人的健康危害明显小于传统法。但是,NATM法施工中粉尘平均浓度仍超过国家标准6.29倍,无轨运输柴油机车废气污染十分严重,粉尘与机车废气联合作用于人体,是否会促发矽肺有待进一步研究,通风防尘防毒,预防矽肺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无尘肺隧道工(0期)0^+接尘工人及I期矽肺患者共138例进行了人发中微量元素Cu,Zn,Fe,Mn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0期,0^+接尘工人及I期矽肺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0^+,I期矽肺患者下降更为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期矽肺患者Fe/Cu比值明显降低,提示适当补充Cu,Zn,Fe,Mn微量元素,对治疗及预防矽肺可能  相似文献   

5.
测定广西某煤矿接触粉尘作业工人 (0 +)、矽肺病人和非接尘工人的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SOD)和铜蓝蛋白 (CP)的含量 ,发现接触煤尘作业工人和矽肺患者血清中的 (MDA、SOD、CP) 3项指标均高于非接尘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或P <0 0 5 ) ;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与矽肺患者血清中 3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接触煤尘作业工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脂质过氧化代谢可能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6.
用人体巨噬细胞体外加SiO_2培养,提纯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取致敏的小鼠脾细胞与SP_2/O骨髓瘤细胞融合,克隆化,筛选出两株分泌抗尘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用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测定了79例各期矽肺病人,54例正常人及32例肺科病人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4.9%、3.7%、6.2%。各期矽肺血清与单克隆抗体反应测定均值呈梯度关系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在可疑矽肺与正常人之间有明显的界限值。据此认为抗尘细胞单克隆抗体用于矽肺诊断及胸片前筛选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597名粉尘作业工人体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与管理,对分局管内1597名接尘作业工人作了系统检,发现矽肺3例,观察对象15例,职业禁忌症39例。结果表明,按照TB2036-88《铁路职业危害作业管理规程》对接尘工人实施定期体检,以对其进行科学的健康监护与管理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无尘肺隧道工(0期)、0+接尘工人及Ⅰ期矽肺患者共138例进行了人发中微量元素Cu、Zn、Fe、Mn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0期、0+接尘工人及Ⅰ期矽肺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其微量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0+、Ⅰ期矽肺患者下降更为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期矽肺患者Fe/Cu比值明显降低。提示适当补充Cu、Zn、Fe、Mn微量元素,对治疗及预防矽肺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9.
从1960~1987年死亡47名矽肺患者,均为长期从事铸造业男性职工。现仅就死亡年龄、接尘工龄、工种、矽尘浓度、矽肺分析和死亡病因做如下分析。一、结果 1.死亡年龄:最大者82岁、最小者48岁,平均死亡年龄63.88岁,见表1。  相似文献   

10.
某采石场1985年实行承包以后,只注意经济效益,不考虑防尘措施,致使矽肺病发病率升高。经健康检查I期矽肺患者4例,0~+8例,建议接尘作业场所采取综合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全肺灌洗治疗矽(尘)肺远期疗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院1986年9月~1993年9月期间,共为267例各期矽(尘)肺患者施行全肺灌洗术。通过对其中可获取的部份资料进行总结、配对研究及随访观察,探讨其远期疗效。初步结果显示:全肺灌洗能减轻病人的症状,延缓矽肺病情的进展。且对早期矽肺施行全肺灌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从矽肺个案病例资料出发,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公司历年来矽肺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矽肺累积产现例逐年增长,随着诊断年代的推迟,发病工龄、年龄、死亡年龄等逐渐延长。死亡情况分析表明,Ⅰ,Ⅱ,Ⅲ工久肺病死率依次增大,合并肺结构后,病死率明显增大,死因分析中,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四川省矽肺治疗科研协作组要求,由我局承担二十例小檗胺治疗矽肺的临床观察任务。为确保该项任务顺利完成,在局卫生处领导下,成立了由专职医务人员参加的科研小组。负责筹备开展此项工作,于七八年十一月正式投入临床,七九年五月末结束。除一例因故治疗三个月后中断外,余十九例均按方案要求进行。现将临床观察情况小结于后。一、病例选择: 本组十九例均为经局矽肺诊断组会诊确认的单纯矽肺,未进行过任何抗矽治疗,并经临床检查无严重合并症和加杂症的男性病员。年龄45~64岁之间。一期六例、二期十例、三期三例。其中隧道开挖工十八例,隧道安砌工一例。接尘工龄为3~19年,平均接尘工龄八年零九个月。二、治疗方法: 1.药源:采用河北赤城县制药厂生产的片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采石场矽尘作业现有生产条件,降低矽肺发病率,对吉林铁路分局管内甲、乙、丙3个采石场近8年矽尘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按周期累积监测点数55个,累积达标点数3个,达标率5.45%,矽尘超标在10 ̄50倍的作业点26个,占监测点测47.27%,矽尘超标50倍以上作业点15个,结果达标率56.59%,表明吉林分局管内采石作业矽尘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叫矽肺? 矽肺是一种以肺纤维化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由于这种病是吸入了含游离二氧化矽的粉尘(又叫矽尘)所引起的,所以我们叫它为矽肺。二、人为什么会得矽肺? 人们在含有矽尘的作业场所工作,不断地将矽尘吸入肺内,时间长了,吸入的矽尘多了,慢慢地就会引起矽肺。是不是每个人在有矽尘的场所工作都会得上矽肺呢?不是的,一个人会不会得矽肺最主要的是看他接触矽尘工作的长短,工作场所空气中矽尘浓  相似文献   

16.
对乌鲁木齐铁路局1779名矽肺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发现矽肺患者的累积存活率和累积稳定率与随访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初诊为不同期别的患者的累积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1986年初,我们对40例Ⅲ期矽肺进行了回顾性的动态观察,并结合尘肺新标准(草案)进行误诊原因的分析。 40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51岁,最大66岁,平均55.2岁。接尘工龄最短4年,最长20年,平均9.6年。从脱离粉尘到诊断为矽肺最短10年,最长23年,平均16.5年。从发现斑片状、条索状及块状大阴影到确诊为Ⅲ期矽肺最短2年,最长10年,平均5.1年。  相似文献   

18.
1998年8月26日 ̄10月27日通过对西安,安康分局管辖区现已退休的89例矽肺病人进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根据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及附录B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分级,定为二级18人,三级35人,四级33人,六级3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鉴定为二级,三级伤残的共计35例矽肺病人,护理依赖程度均按部分护理依赖享受其待遇。  相似文献   

19.
矽肺肺野壳变钙化,国内文献曾有报道,为探讨壳变钙化与矽肺的关系,对某玻璃厂150例单纯矽肺进行回顾性调查,通过系列胸片的动态观察,发现矽肺肺野壳变钙化者21例,并将21例壳变钙化的进期年限、预后、病死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以耀华玻璃厂原料和筑炉车间1958年前从事粉尘作业的150例矽肺为对象(不包括合并tb患者)。阅读分析了系列X线胸片,对病史、矽肺期别的关系,以及壳变钙化灶在各期矽肺中的分布数量进行  相似文献   

20.
矽肺肺门淋巴结蛋壳样钙化,亦称环形钙化,(以下简称肺门壳样钙化)。国内外屡有报导,给矽肺诊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但是就壳样钙化的发病情况,发病规律、X线特征及其合并症各地认识尚不够统一,现就我院先后收治的396例铁路隧道工矽肺病人中65例肺门壳样钙化的X线表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1.本组65例肺门壳样钙化均系住院病人,占同期住院矽肺患者16.4%。 2.工种:铁路隧道开挖工(风钻工)56例;石工6例(其中3例兼作开挖);开挖兼作洞内电工2例;锑矿开挖兼作翻砂铸造工1例。 3.工龄:接触矽尘时间长者29年(石工)短者2年(隧道开挖工),平均接尘时间为4.01年。 4.年龄: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8岁,50岁以下者52例,占本组病例的80%。详细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