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引发事故的因素中,驾驶员因素是第一因素。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课题。本文对具有较大事故倾向的驾驶员的心理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防止交通事故的心理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驾驶员的素质是影响现代交通的主导因素。本文依据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驾驶行为的正确理解和道路交通事故心理要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驾驶员综合能力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驾驶员队伍,是新时期搞好军用车辆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驾驶员队伍中少数事故倾性的驾驶员是产生大量车辆交通事故的根源。因此,在选拔、培训、审验、教育驾驶员时,必须以交通心理学为指导,运用驾驶适性检测设备对驾驶员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淘汰不合格者;  相似文献   

4.
车辆交通事故包含3个因素:人、车、路,其中人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大多数车辆交通事故都是因为驾驶员疏忽大意、思想麻痹等细节引发,许多看似偶然的车辆交通事故,其实都是驾驶员在不经意的疏忽中积累出来的。部队做好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克服不良情绪等细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王武宏 《汽车技术》1994,(11):13-18
综述了汽车驾驶员行为的三种典型模式,详细地剖析了汽车人机系统中驾驶员的行为特征,建立了驾驶员行为模式,并推导出计算驾驶员失误率的公式。应用交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根据驾驶员失误的心理指标体系,结合实际交通事故案例分析,阐明了心理因素对驾驶员可靠性的影响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交通系统中人、车、路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人—车—路"构成的环境体系中,人们一般认为驾驶员因素在事故中处于主导地位,车辆因素次之。而分析大量驾驶员操作失误造成交通事故的案例,却常可以发现车辆技术状况不佳的隐患。  相似文献   

7.
陕西“8·26”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再次把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问题推到前台.据悉,在所有因驾驶员因素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中,大约有10%到13%的因素是因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汽车色彩在交通事故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驾驶员驾驶汽车在街道上行驶,驾驶员、汽车、自然光、路面、其它车辆和行人,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色和光对人的视觉和情绪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基于这种想法,我们统计了大连市闹市区的交通事故,从中发现了交通事故和汽车色彩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位驾驶员来说,只要一开上车,手把握住方向盘,那么自身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就主要靠手里的方向盘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原因造成交通事故的比重占70%左右,可见驾驶员自身因素造成不安全的份量。那么,汽车驾驶员哪些自身情况会造成不安全因素呢?  相似文献   

10.
汽车驾驶员操作可靠性分析及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武宏  曹琦 《汽车工程》1994,16(4):207-213
本文从汽车交通事故的历史数据出发,论证了汽车人一机系统中驾驶员失误率评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分析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汽车能力的主要因素后,提出了驾驶员操作可靠性评定方法,确定了驾驶员的基本可靠度及其他相关参数,结果40名驾驶员肇发的交通事故,得出驾驶员安全驾驶车的量度值,同时展望了驾驶员失误率评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商用汽车》2012,(21):105-107
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除了驾驶员的因素外,还涉及到道路交通体系的完善程度、道路交通法规、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及汽车制造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对于运输车队而言,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而安全管理的重点主要是驾驶员和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1.制订严格的录用与考核制度任何一家运输公司都希望招聘到安全意识强、驾驶技能娴熟的优秀驾驶员;但我国目前车辆驾驶员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很少经过专业培训,驾驶学员仅凭86h的驾驶培  相似文献   

12.
据各地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在因驾驶员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中,有30%与驾驶员饮酒有关;在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员中,有50%是酒的牺牲品;在交通事故中受重伤的驾驶员中,酒后开车者比没饮酒者多50%。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伤人数高居世界第一,2004年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8%。交通部要求地方交通部门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驾驶员素质的既定目标下,抓好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驾驶员的正确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工作能力.所谓工作能力是指驾驶员的正确判断能力和操纵能力.当驾驶员疲劳时,工作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根据统计资料,驾驶员连续驾车12小时后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概率是连续驾车8小时的1.5倍;此外,连续工作7小时以上的驾驶员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数约占交通事故总数的1/3以上.统计资料还表明40~70%的交通事故与驾驶员疲劳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于成欣 《驾驶园》2009,(8):77-78
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所发生的事故占事故发生总数的50%,而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与很多因素有关,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因素、道路复杂情况、车辆本身的特点等,了解这些对驾驶员安全驾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所谓驾驶员心理变态,是指驾驶员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和刺激,使自身行为偏离常轨的不良心理状态,如冲动、冒险、报复、侥幸、麻痹、恐惧等。驾驶员心理变态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隐患,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对驾驶员应激训练的分析与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训练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汽车驾驶训练方式。文中从交通心理学理论和对应激情况处理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对驾驶员进行适应性模拟训练 ,避免由于“信息过载”而使人失去处理信息能力的情况的出现 ,从而减少一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交通事故中由青年驾驶员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其中20-25岁的奇年驾驶员所占比例最高.达30%以上。为什么青年驾驶员肇事率如此之高?分析青年驾驶员交通肇事率高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降低高速公路单调路段的交通事故率,对国内外单调路段交通事故机理和安全对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分别从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环境景观条件以及驾驶时间,行驶速度等方面分析了外界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因素,对交通事故机理进行了总结。对不同研究手段、实验方法进行了归类。对标志标线设置、彩色路面、路侧参照物设置和景观绿化设计等措施进行了比较和评价。研究建议以外界主要因素对驾驶员心理生理变化影响模式及驾驶员速度顿觉产生机理为理论基础,建立驾驶员心理生理失调应急模型,分析交通事故机理和提出安全对策,达到提高行驶安全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出了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就要负责",这在不少人的观念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事实上有很多交通事故驾驶员是可以免责的,请看以下几个交通事故的免责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