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曾耀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3):63-64,125
分析传统造船模式下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现状,研究区域造船模式下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与区域造船要求的匹配问题。在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中采用分区设计方法,并考虑用综合集成的思路将舰船内部离散的各类内通设备集成为综合内通终端,使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设计适应区域造船要求。  相似文献   

2.
梁军 《造船技术》2011,(1):1-2,19
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国外舰船建造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研究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国内舰船设计、建造与维修等方面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对舰船行业信息化与现代造船模式的结合,提高舰船设计、建造的技术与效率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舰船模块化设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块化设计是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的新的设计方法,本文阐述了模块化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分析国外模块化造船的经验以及我国舰船设计和建造的特点,探索了一条适合我国舰船模块化造船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水面舰船设计,建筑领域,三维CAD的应用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达到最佳设计等的显著作用已日渐得到认同,目前,世界造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三维设计,建造一体化研究开发工作,并已经运用于实际的船舶设计及建造,如英国VESEL公司,韩国大宇船厂,美国海军设计部门以及美国电船公司等,已在两栖登陆舰,潜艇,大型水面舰艇的全寿期内实现三维一体化造船。尽管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三维设计已成为设计的方向和设计工作发展的趋势。为此,面向水面舰船总体设计领域,初步构建一种三维设计系统,并对相关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舰船数字化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强 《中国造船》2005,46(2):75-80
数字化制造正成为推动21世纪制造业向前发展的主流,世界先进造船国家及海军强国广泛地开展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应用工作.本文根据舰船数字化制造的体系结构及功能需求,提出了舰船数字化制造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技术内涵,涉及的主要内容有:舰船数字化制造技术标准及实施规范、舰船工程共享信息库、数字化企业管理与运行模式、数字化并行协同设计技术、舰船数字化建造体系和装备、配套系统设备数字化研制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适应区域造船舰船内通系统全数字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适应区域造船舰船内部通信系统进行数字化设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讨论了系统数字化改造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
武汉造船工程学会和武汉市青少年宫今夏联合举办了“造船专家与青少年见面会”。二十余位知名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与八十余名师生参加了见面会。造船学会理事程天柱同志代表专家向青少年讲了话,鼓励青少年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设计建造世界第一流的舰船。武汉学会副秘书长程维国和王静仁同志代表学会向青少年宫赠送了舰船模型和图书资料。会后参观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长江新型客货船“东方红14号”,并进行座谈,还参观了舰船  相似文献   

8.
马天白 《船舶工程》1993,(1):42-45,41
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是现代化的科学造船方法。本文从船壳和舾装建造法的演变,推行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目的和原则,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生产设计,船壳舾装同步进行物资集配,建立壳舾一体化造船生产的劳动组织和实行壳舾一体化区域造船法的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这对船厂改进造船方法,提高造船水平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模块造船技术及其发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模块化设计、建造的基本概念出发,综述了模块、模块化造船和模块化在舰船建造业中的应用;又在简单介绍世界主要造船国家模块造船状况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了实施模块化造船的利弊和对未来造船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舰船模块化设计与建造符合我国舰船研制的需求,注重舰船模块化顶层设计,注重舰船建造工艺改革以及设计方法与管理制度改革十分必要.本文简述了潜艇模块化总体设计、潜艇模块体系分析,亦提出了近期可能实现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1.
基于DAP和WSD的现代造船工法策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现代造船前期工法策划对于工程设计和建造的意义,策划的重点是详细组立要领(DAP)和建造综合工程图(W SD),并对其设计方法、设计内容作了重点介绍。深化生产设计的途径就是细化DAP和W SD,它们是船厂造船生产流程的集中反映,造船流程经过优化和整理通过DAP和W SD在生产设计图纸文件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2.
赵虹  石海林  王晓亮  姚伟 《船舶》2011,22(4):74-76
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造船模式,在质量控制上必须要有一种能够贯穿船舶设计、建造全过程的系统方法。运用QFD在研制之初,就对建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点及要求进行研究,使建造过程的每个关键点都能预先得到有效策划,便于建造过程中加强控制,保证船舶建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船舶建造焊缝检测的主要方式,采用云架构技术,设计研发船舶建造焊缝检测管理系统。论述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置。该系统体现先进造船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方式,可缩短船舶建造焊缝检测报验周期,减少质量检验工时,降低质量检验管理成本,提高船舶建造焊缝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选择2021年度中日韩造船企业交付的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和气体船等4类12种船型进行建造关键周期的对标分析,目的在于找出中日韩造船企业在船舶建造周期方面的差距,为中国造船企业缩短船舶建造周期提供改进标杆。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造船生产设计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化造船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船舶先进制造技术在船舶设计、制造规范应用,针对基于数字化的生产设计体系的不断完善,文章分析了船舶设计管理体制基本方式和内容,结合数字化造船生产设计的特点和现代管理理论,提出数字化生产设计过程管理的要点和方法,建立了基本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造船流程再造与数字化造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数字化造船的基本内容,简述了船舶设计数字化、船舶建造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和造船生产管理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回顾了流程再造的基本概念和实施原则;最后讨论了数字化造船与流程再造协调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提高造船质量,造船行业需要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理念。船舶制造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行业,其传统的船舶设计、制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制造技术的大范围推广应用,从船体零部件标准化设计角度,研究如何利用标准化设计手段来扩大船厂智能制造应用范围和场景。形成船体零部件标准化、批量化设计原则和标准,达到降低船舶智能制造技术难度,最终实现船舶制造向连续型生产模式转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肖文军  吴娜 《船舶》2015,(6):93-100
船舶建造的物流特点表现为:物流量大、周期长且具有动态性。零件生产能力不足、理料效率低下和配送困难是国内造船企业在实施精益造船、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过程中普遍遇到的船体结构建造问题。通过对某船厂的生产布局进行分析,运用工程分解的理论对船体生产物流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新的结构流向设计原则,以期提高管理的精细化与数字化,最终形成规范的物流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未来的船舶生产管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嘉龙 《船舶工程》1997,(6):25-27,42
在对船舶生产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船舶生产管理3I新模式设想,即船舶制造壳舾涂一体化;船舶产品和制造过一体化设计及造船工程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