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轨道车辆不锈钢枕粱组成的加工难点及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刀具的优化及加工工艺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以轨道工程车辆车轮注油孔加工为研究对象,经过方案调研、工艺方案优化、刀具选择、工装设计运用来提高车轮注油孔加工效率及质量,已取得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评估轮对动平衡对车辆垂向和纵向振动系统的影响,以CRH_2型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具有13个自由度的车辆垂向—纵向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基于Newmark-β预测校正积分法,应用Matlab软件求解系统的振动响应,计算结果与传统多体动力学软件UM的相一致,验证了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的准确可靠。在此基础上,分析轮对动平衡对车辆垂向和纵向振动响应的影响,提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速度为60和300km·h~(-1)时轮对动平衡引起的激扰力频率与车辆自振频率接近,对应的振动频率为6和31 Hz,车辆运行平稳性降低;采用非线性纵向刚度牵引拉杆,可以有效降低由轮对动平衡引起的6和31 Hz左右的车辆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吊挂作为连接地铁齿轮箱与车辆转向架构架的接口,尺寸要求较高,通常的做法是为此单独设立一道精加工工序,但加工效率较低。本文从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改进吊挂加工的工艺路线及方法,采用设计专用工装、合理选用设备及刀具等措施。通过工艺验证,在保证吊挂尺寸精度的前提下,加工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缸体是城轨车辆基础制动单元——踏面制动单元中的基础框架,也是加工内容最多、工艺最为复杂的零件,缸体的加工质量直接决定踏面制动单元的制动效果.现探讨并解决了缸体设计基准、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统一的问题,分析了缸体薄壁结构在装夹、加工时的变形情况及其控制方法,提出了可靠、高效的加工路线,据此制定了合理的机加工工艺流程,并优化刀具配置,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检测表明提出的加工工艺流程完全可以满足缸体质量要求和批量生产需要,对于踏面制动单元缸体类似零件的加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治 《资厂科技》2003,(1):33-35
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刀具具有优良的性能,其使用寿命远远高于硬质合金刀具,可加工大部分高硬度材料,因此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的综合效益很高,在未来的超硬切削材料领域,PCBN刀具是非常理想的选择。但一些企业之所以对PCBN技术接受较慢,是因为还不能深入理解该技术对产品的精度和零件寿命的影响。本文以车削280活塞销为例介绍PCBN刀具加工硬质零件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蜗轮蜗杆组成的运动副常用于机械传动机构中,多头蜗杆的车削加工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因此着重介绍了用普通车床车削多头蜗杆的刀具和采用小拖板分头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蜗轮蜗杆组成的运动副常用于机械传动机构中,多头蜗杆的车削加工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因此着重介绍了用普通车床车削多头蜗杆的刀具和采用小拖板分头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动车组夹钳关键零部件加工变形工艺优化过程,对现有工艺研究分析,完成吊座加工变形根本原因分析,优化刀具、工装、工艺,保证系统的刚性的同时,减小加工系统初始偏差,最终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基础制动单元间隙调整机构梯形螺纹副的一般加工方法,采用"直进法"车削,设计合适的外、内梯形螺纹成型刀具加工停放螺杆和螺套,展示了一种有效的加工梯形螺纹副的工艺,为类似精密螺纹的加工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土压平衡盾构在全断面砂层施工时,通常会出现刀盘和刀具磨损严重、推力和扭矩较大、掘进困难以及沉降过大等问题。针对全断面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对渣土改良、刀盘和刀具以及泡沫系统改造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工程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膨润土泥浆和泡沫对砂层渣土改良效果及地表沉降控制效果显著;配合泡沫系统改造,盾构掘进过程中推力和扭矩减小,掘进速度提高;刀盘和刀具改造后,磨损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得到指定切深下合理的刀间距,提出一种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通过试验机得到岩样力学参数,利用2D离散元仿真软件UDEC,建立了无围压条件下两把滚刀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不同切深和刀间距下滚刀破碎岩石的全过程。分析得到指定切深下仿真切削比能耗与刀间距的对应关系,最小比能耗下的刀间距即为最优刀间距。最后,利用回转式盾构刀具切削实验台,采用恒切深方式进行多组实验,记录刀具所受三向力和破碎岩样重量,得到实验最优刀间距。通过实验手段和仿真手段得到的最优刀间距基本一致,工程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速铁路工程结构的复杂性、专业协同的系统性、运营安全的高可靠性特征,从高速铁路时空信息安全保障方面出发,以唯一时空基准为主线,将不同时空信息进行关联,形成高速铁路全域范围、全要素时空信息的高效组织模型,实现高速铁路各专业、各领域海量时空信息的有效组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可视化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实时动态渲染技术,实现高速铁路不同时空信息及其组织关系的实时动态可视化展示,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态势的自主预测及预警提供辅助决策及空间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轨道结构安全服役的关键理论研究是确保我国大规模高速铁路路网高效运营的重大基础性工作,本文针对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安全服役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提出以高速道岔、无砟轨道、无缝线路三大关键轨道结构为研究对象,围绕环境因素与列车动荷载耦合、重复作用下工程结构与材料动态性能演化、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损伤及累积变形、高速车辆系统与固定轨道结构的动态相互作用演变机制等关键问题,开展其动态性能演变及服役安全理论和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速铁路轨道结构服役安全与高效维护提供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标准简支箱梁已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得到应用推广,其经济性对高速铁路建设成本影响较大,有必要开展优化设计研究。在总结前期客运专线建设和运营经验基础上,结合大吨位锚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成果,通过动静力计算,对既有跨度32 m标准简支箱梁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不同检算速度下的推荐梁高;对40 m简支箱梁进行系列化设计研究,分析大跨度梁体基频、梁端转角、残余变形等参数影响,提出合理的腹板厚度、梁高等关键截面参数。经设计优化后的高速铁路标准简支箱梁,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了建设周期。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新时期高铁建设运营工作中由要素众多、变化动态、关联密切等系统集成而带来的管理难题,构建“模数驱动、轴面协同”的智能高铁建设运营管理系统模型,以描述多专业协同、外部需求满足、与外部环境互动的静态截面最优设计,以及全生命周期动态最优的系统目标;构建高铁系统与信息系统双螺旋融合促进模型,分析智能高铁系统管理效率提升的作...  相似文献   

17.
常导高速磁浮交通正在向600 km/h运行速度迈进,可以填补高铁和航空运输之间的速度空白,但是常导高速磁浮交通现有技术采用梁?轨一体化的轨道梁结构,存在施工工艺复杂、轨道线形调整困难、经济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600 km/h高速运行要求。通过借鉴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和中低速磁浮轨道技术的设计理念并进行系统创新,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纵横梁式钢结构轨道板、纵横梁式混凝土轨道板、钢?混组合结构轨道板等3种不同形式的高速磁浮轨道结构,将轨道功能件从梁?轨一体的桥梁结构中分离出来形成可精调的轨道结构,并通过锚杆式扣件系统安装于预制架设整孔箱梁上,形成新型高速磁浮梁?轨分离式桥梁与轨道结构系统。该新型结构系统的强度、刚度、动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可满足高速磁浮600 km/h运行速度要求。本研究对于常导高速磁浮的技术提升及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高速铁路综合接地技术的提出和定义;随后介绍综合接地系统构成、技术优势和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最后介绍综合接地系统在高速铁路静态、动态验收中应进行的检测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为避免出现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长距离掘进复杂地层时设备配置不当导致渣土改良效果差的问题,以太原铁路枢纽西南环线东晋隧道盾构区间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可变开口率完整直角型式复合刀盘,布设"立体分层"式刀具,土仓壁安装 3 个固定的主动搅拌装置,按照刀盘的旋转轨迹布置 16 路泡沫、膨润土喷嘴,设置 U 型转渣螺旋机,并在箱体上设计喷水口及改良口等措施,获得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冲洪积复合地层渣土改良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盘形滚刀作为TBM的专用破岩工具,它的使用及维修技术,直接影响隧道掘进速度和施工成本。介绍了盘形滚刀中心刀(Timken公司制)存在的缺陷,改进方案及实施改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