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世界海运》2010,33(2)
<正>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在此之前各国都为"低碳"动作频频,希望通过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航运业也加入到这场持久的"碳减排"中。当前,全球航运业一场没有硝烟的"绿色战役"已经打响,世界各国积极突围的现象给"不太平"的地球环境增添了一份"和谐"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造船与航运业遭遇深度衰退,而拆船业则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国际海事组织(IMO)、环保组织以及各国政府高度关注拆船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已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拆船业对环境的污染,并于2008年3月在英国召开第57次会议,审议了《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国际公约》草案。2009年2月,第二届"IMO安全与环保拆船地区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3.
动态     
<正>2019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宁波举行7月11日, 2019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航运发展、港口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航运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各国经贸合作共赢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先行引领。交通运输部愿同各方一道努  相似文献   

4.
海运与各国经济贸易、政治、社会关系密切,海运实力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当今世界贸易量的95%以上是由海上运输来完成的。因此,海运业无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本国国民经济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航运业的发展通常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一种是所谓“无形的手”,即航运市场供需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量;另一种是所谓“有形的手”,即政府为保护和促进本国航运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和法规。这两种力量合成为一国航运业发展的环境。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技术水平的提高及海员的多国化,各国对海员素质的提高日益重视。1995年,国际海事组织召开的STCW公约缔约国大会显示出了"人本主义"倾向。STCW78/95公约的附则、规则和决议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0,33(5):17-18
<正>海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海上人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尽管世界各国在海事管理上形式各异、组织机构不同,但是一般都依照相关的国际公约和法规结合本国实际制定相关的国内法律来进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随着航运业的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各国及不同地区的海事管理模式也正趋向于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内地经济腾飞,香港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踏板"作用逐年减少,其中于国际贸易方面,由于珠三角港口的崛起,本港航运业的光芒逐渐黯淡下来,不少航运相关业者"避走"香港,转投备受政府支持的新加坡航运业发展。有学者呼吁,港府应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为港航运业谋福利。胜负关乎政府态度香港向来奉行"小政府、大市场"理念,一切均由市场自由发展,但是,新加坡和上海这两个最强劲对手的背后,却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IMO发布ICS和ITF共同制定的"12步计划"协助解决受困海员问题5月6日,国际海事组织(IMO)向174个成员国发布了"12步计划",为各国政府提供了一个全球框架,协助各国政府制定协调程序促进船员的安全流动,并为便利他们登离船舶采取适当豁免措施。这份由IMO推荐的"12步计划",是由国际航运业协会(ICS)和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主导制定,并得到了航空业代表、国际组织和保险部门的支持,为各国政府促进海员换班提供了一个全球性框架。(改编自信德海事网)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贸易流向都在不断的变化,航运业服务于经济贸易,阂此,经济领域的变化也一定会对航运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各国航运业纷纷探寻替代能源,LNG作为清洁低碳能源,显然可以在能源替代方面赢得先机,并在满足国际公约、国内标准要求的形势下迎来LNG燃料动力应用发展的新机遇。节能减排是绿色航运业发展的主题,LNG燃料作为优质高效和经济清洁能源受到广泛关注和看好,但从国内试点LNG燃料动力船舶示范项目推进情况来看,LNG燃料动力船舶环保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李贺 《中国海事》2012,(10):62-62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敦促各方尽快在压载水方面采取果断措施9月12日,在伦敦召开的国际航运商会(ICS)峰会上,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关水康司呼吁各国政府和航运业在压载水方面的关键问题上采取果断措施。关水康司称,船东有能力敦促船旗国尽快批准《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条约》(2004年船舶压载水管理公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5月13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74届会议在伦敦召开,有关降低船舶碳排放的措施成为国际关注重点。作为全球航运业监管机构,IMO一直以来都在推动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工作。2018年4月,IMO制定了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  相似文献   

13.
海敏炜 《水运管理》2012,34(10):1-4
<正>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面对航运业几年来低迷状态,面对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以下简称淡水河谷)大举进军我国传统远洋运输市场的现实,如何提升我国在国际散货运输市场的话语权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航运业需要一个正确、科学的产业定位和顶层设计从产业理论角度看,航运业是一个关系国家生死存亡而不得不发展的产业,其涉及国家本源的竞争力,关乎国家地位、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战略地位不可替代。国家应尽快出台海运发展战略,对我国航运业有一个正确和科学的产业定位。在财税政策、资源保障、资本投入、政府管理、人力  相似文献   

14.
《水运管理》2014,(8):1-2
<正>1航运业的定位航运业作为一个基础性、保障性、支柱性的重点行业,关系国计民生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航运业在承担抢险救灾、战略物资运输保障、接运受国际突发事件影响的境外国人等方面也显示出其独有的重要性。此外,与其他运输行业相比,航运业单位成本  相似文献   

15.
<正>航运业是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船舶,国际贸易得以实现,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互相依存度增加。近年来,随着航运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船舶数量和吨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对船舶种类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同时也使得通航密度不断地提高,操纵难度也跟着进一步加大,这也就需要船舶逐渐向大型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16.
<正>1中国航运业依然景气中国航运业景气指数为108.74点,小幅上涨且依然保持在微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业发展趋于平稳;中国航运业信心指数为108.34点,小幅跃入微景气区间(见图1)。中国航运企业家对行业状况信心充足。  相似文献   

17.
郑在 《集装箱化》2009,20(3):1-2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各国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航运业也受到重创。波罗的海指数一路下滑,远东——欧美航线集装箱运价跌至历史低谷,几乎等同于上海到杭州的陆运价格。粮食、矿石等散货运价从2008年上半年的高价位一路下跌,已有相当数量的散货航线停航。航运业陷入全面衰退。随着各国救市措施的推出,  相似文献   

18.
《天津航海》2014,(2):54-54
<正>日前,国际会计兼航运业顾问公司Moore Stephens发布的最新航运信心调查结果显示,在截至今年2月底的3个月,航运业整体信心升至约6年来的最高水平。调查显示,未来12个月,运价将可能上涨或维持在当前的水平;预计私募股权基金将对航运业产生重大影响。今年2月,受访者平均信心水平为6.5(1到10,10为最高),截至去年11月的信心指数为6.1。2月指数是Moore Stephens在2008年3至5月首次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船舶在日常营运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生活污水、含油污水以及压载水等水污染物,这些废水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排进大海,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随着航运业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越来越强,国际海事组织(IMO)以及各国政府都针对船舶污染物排放制定和实施了日趋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无论是温室气体减排还是水处理,最终的目的都是降低船舶污染,塑造清洁健康的海洋生态。为降低环境影响,满足合规要求,船舶有必要采用可靠有效的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关水康司启动了2013年世界海事日主题,即“可持续发展:国际海事组织在里约+20峰会后的贡献”,号召各国政府和航运业各界联合起来共同积极致力于制定和实现可持续海事发展目标。国际海事组织(IMO)选择该主题旨在呼应其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即“里约+20峰会”)上作出的承诺,重申其支持可持续海事发展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