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对沿河路基的变形和稳定性有着显著的影响.也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沿河公路工程实例.采用PLAXIS软件模拟计算了水位变化对路基位移及沉降的影响,探讨了水位变化对裂缝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水位变化对山区沿河半填半挖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水位变化速度越快,路基整体安全系数越小,路基填料渗透系数越大,路基整体安全系数越大。因此,设计沿河路基边坡支挡防护工程时,应考虑河道水位实际变化规律对路基整体稳定的影响;半填半挖路基填料宜采用渗透系数较大的填料。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山区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正确估算最大融雪径流量的基础上,对沿河路基结构物在纵横水流交汇处附近的水流特征、冲刷机理及冲刷深度和范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了单个影响因素与路基边坡坡底冲刷深度的关系图,对纵、横两个方向的不同流量、流速和河流水深、山坡坡度、路基边坡、路基宽度和泥沙粒径等条件下沿河路基的冲刷进行了试验模拟,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沿河路基在纵横水流交汇处最大冲刷深度的计算公式,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特点及其工程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区公路建设中,沿河公路路基水毁不仅影响路面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给公路后期的养护带来很大的困难。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分析归纳,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形式、特点及原因,提出沿河公路路基冲刷防护应遵循“顺应水势、因势利导”的原则,并提出几种工程防治措施,可为工程设计人员在山区沿河公路路基设计及其水毁治理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建设不断发展,在山区修建了更多的道路方便人们的出行。本文通过对山区公路沿河路基进行分析,说明了路基失稳的主要因素和水对路基的严重损害,分析了路基的破坏形式和防护措施,在设计中应该注重排水系统的选择和路基稳定性保护,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软土地基条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探讨了一般路段和临河路段两种工况下的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了影响路基边坡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表硬壳层厚度、软土厚度、路基填土高度和路基离河塘段距离,研究了路基稳定性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变化规律,以期为道路工程设计中提高路基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湘潭鹤岭至南谷公路路基进行探测,通过图像处理与解译结合钻探资料获取采空巷道分布位置及形态。为定量分析隐伏巷道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非线性强度准则与图像分析获取岩体力学参数并采用FLAC3D对路基稳定性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巷道对路基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采用锚杆注浆加固进行处理,使之满足路基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巴东组泥质灰岩的物理力学特性,测试其密度、含水量、抗剪切强度、抗压强度等指标,分析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压实度下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认为其作为路基填料具有适应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公路沿河路基局部冲刷机理及影响冲刷深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试验,利用实测数据、量纲原理及回归分析得出适用于新疆315国道芒崖-且末段的路基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为公路水毁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了公路沿河路基局部冲刷机理及影响冲刷深度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试验,利用实测数据、量纲原理及回归分析得出适用于新疆315国道芒崖-且末段的路基局部冲刷深度计算公式,为公路水毁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设计、施工方法及养护方法是否正确也制约着路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路基是铁路轨道的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强度和水温稳定性,才能抵抗各种危害因素的破坏并承受轨道和列车荷载,保证列车安全平稳的运行,因此选择合理的路基填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以往山区公路沿河路基失稳破坏的研究限于地表水对路基的冲刷作用而并没有揭示出沿河路基内在失稳机理这一局限性,从水在岩土体中的渗流这一角度出发,概述沿河路基岩土体内的孔隙压力及渗透压力发生变化而使岩土体发生变形破坏及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各种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往山区公路沿河路基失稳破坏的研究限于地表水对路基的冲刷作用而并没有揭示出沿河路基内在失稳机理这一局限性,从水在岩土体中的渗流这一角度出发,概述沿河路基岩土体内的孔隙压力及渗透压力发生变化而使岩土体发生变形破坏及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各种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分对于风化千枚岩填筑试槽路基回弹模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和地表水是影响风化千枚岩路基回弹模量的重要因素,在室内修筑1m×1m×1.2m的试槽路基模型,模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分别从试槽顶部和底部补水,分析水分对路基湿化变形和回弹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补充地下水时由于千枚岩填料路基的孔隙率比较大,水分上升高度较小,对路基上层的含水率影响较小,承载板测试的过程中对路基起到不断压实的作用,路基回弹模量出现增大趋势;补充地表水时由于路基孔隙大,同时在水的自重下水分下渗深度也大,风化千枚岩遇水崩解,强度降低,导致回弹模量明显衰减.表明了地表水对路基的影响要比地下水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至磁县段改扩建工程沿线分布有软土、膨胀土、淤泥质粘土,旧路基经多年运营,沉降已稳定,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是地基处理的重点。针对一般拼宽路基、膨胀土路基、软土路基提出科学、可行的处理方案;对灰土垫层、土工合成材料、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提出具体要求、该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路基压实的施工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道路压实度问题,根据长期施工实践和大量试验与检测数据分析,对道路压实形成的内在机理,不同土工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压实数据所表现出的反常与失真现象,提出了影响道路压实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施工检测中应掌握的压实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性能固结材料(HPCM)对原状土进行改良,对改良土体的加州承载比(CBR)、压实度和吸水膨胀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SEM(扫描电镜)和XRD(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土体的CBR值和耐水性显著提高.与传统固结土体方式不同,HPCM是通过物理化学交互作用使土颗粒的粘结性增强,使土体形成紧密聚积的结构,从而显著改善压实土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石灰土是道路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它是用生石灰(含钙量〉70%)、粘土或亚粘土,按重量比,经洒水、搅拌、闷料、碾压后结成板体而形成的材料。初期石灰土对土路基能起到稳定作用,后期随着龄期增长可增大强度板体性和水稳性。简要介绍了道路用石灰土强度形成机理,施工中石灰、水、土的质量及配比要求,碾压、养生等过程对石灰土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依据浦(城)南(平)高速公路C5标段实际的工程实例,分析CE131土工格栅在处理软土路基中的处理原则、方法和作用,得出CE131土工格栅对改善土体强度、减少沉降和提高路基稳定性方面能起到明显作用,这对以后软土路基施工处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