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驾驶员反应能力与最高时速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对驾驶员不同条件下的反应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测试,提出了不同反应能力的驾驶员按一定的限速行车,以此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频数,首次提出行车最高时速的安全域范围,同时笔者在事故失误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驾驶员反应能力的诸因素进行判别,建立合理的驾驶员失误率计算模式,对反尖能力不同的驾驶员确定不同的可靠性度量,提出了不同反应能力与危险行车速度域和安全行车速度域。  相似文献   

2.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虑不够细致。主要表现为:感觉机能的敏,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  相似文献   

3.
危险行车事件的监控与预警是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围绕着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事故预防问题,针对车辆违法变换车道、违法停车2种主要行车危险事件进行监控与预警。结合实例分析,以减少交通冲突风险和行车延误为评价指标,对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危险行车事件监控与预警系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此监控与预警系统能够明显地减少事件发生次数和危害程度,有利于事件的快速处理和执法管控。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09,(4):58-58
由于夜间能见度较差、驾驶员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对安全行车构成较大的威胁.夜间行车事故发生率比白天多1.5倍。首先.驾驶员的有效视野范围只是前照灯照射到的地方.视野范围较白天大大减少。由于驾驶员的目测距离不准.当发现行车间距过小时,可能已经太迟而容易发生追尾现象。其次.在夜间,驾驶员易疲劳,判断容易失误。从驾驶员本身来说,夜间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行车,  相似文献   

5.
识别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有利于发现目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致因。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结合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分析,提出了12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利用贝叶斯真理血清理论,结合专家知识,构建了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影响因素因果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根据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库构建了学习样本数据,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获得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直接影响因素对事故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人的失误、运输车辆和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包装与装卸;事故间接影响因素对事故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道路状况、运输企业管理、主管部门管理、天气状况。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危险化学品道路安全运输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昝生晋  薛国胜  李卫妮 《公路》2012,(7):198-201
围绕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危险、极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以运城至三门峡高速公路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零事故”安全运营管理理念、具体管理措施及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为大家总结安全行车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驾驶技术等。驾驶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反之,如果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驾驶技能差,事故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幅上升。驾驶员安全行车的心理因素安全行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开车时需要接  相似文献   

8.
丰烨  朱西产  李佳琪 《北京汽车》2009,(6):37-39,42
智能化、一体化汽车安全技术是未来汽车安全性发展的新方向,而一体化安全技术中智能化控制系统需要根据事故预兆的特征开发传感系统。文中利用VDR(可视化车辆行驶记录仪Video Drive Recorder)采集行车危险工况,重点研究追尾危险工况,利用PC—Crash事故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追尾事故预兆的特征,为汽车安全技术中智能化控制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雾天是车辆事故多发期,雾天保证行车安全对每位驾驶员来说犹为重要。熟悉雾中行车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雾天行车最大特点:一是能见度低,视线模糊,驾驶员有一种压抑的感觉,易出现情绪波动;二是驾驶员为保证行车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容易出现疲劳甚至分不清东西南北;三是因产生错觉,出现操做失误或鲁莽驾车。为此,可采取如下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泄露产生的水环境安全风险是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水源保护区、Ⅱ类及以上地表水体等水环境敏感区高速公路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风险。基于防范水环境敏感区危险化学品运输环境风险的目的,针对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源控制系统的构建问题,在分析高速公路利于防范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动预防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环境风险源控制系统。该系统由风险源信息交换子系统、风险源事故预防子系统以及风险源事故防护子系统等构成,通过高速公路监控通讯系统将上述子系统有机连接;环境风险源信息交换子系统由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平台)和高速公路的监控通讯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实现高速公路与区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平台)之间的危险化学品运输信息共享;环境风险源事故预防子系统由主体工程构筑物和交通安全设施组成,其主要功能提高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行车安全性;环境风险源事故防护子系统由事故径流水收集设施和事故径流水蓄纳设施组成,其功能是对事故径流水进行应急收集和临时储存。  相似文献   

11.
抓实遵纪守法教育学习,增强行车安全主动性。首先,学习教育方法上要采取自学、集中授课、邀请专家宣讲法规和事故案例、观看事故教育影像片等形式,内容上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安全行车常识教育,使驾驶员掌握高速公路安全行车的方法、技巧,并熟悉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其次,要注重驾驶员敏锐观察力的培养。如:超车时机的掌握与观察、前车行驶速度的判断与观察等。  相似文献   

12.
汽车的制动侧滑、跑偏是造成行车事故的危险因素之一。文中对制动侧滑、跑偏的原因、危害,从使用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是事故致因理论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大量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的研究,揭示形成交通事故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交通事故的机理。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的核心是"危险形成—避险失误"机理和"环境—危险"作用律。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可以指导事故调查、事故鉴定、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从而比较准确地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  相似文献   

14.
安靖 《汽车运用》2007,(8):37-37
在汽车驾驶中,就性别而言,男驾驶员安全意识差,经常高速行驶,爱超车,开“英雄车”、“赌气车”,对超速行车往往采取不在乎的态度;驾驶时带酒气、爱旁观;这是男性驾驶员在交通安全上的弱点。而女性一般较男性观察问题细致,处理事情谨慎,车辆的日常保养和行车前车辆准备工作细致而周密,不易疏忽每一个可能导致车辆事故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夏季行车,天气炎热,机动车轮胎升温快、散热差,高温将加速轮胎橡胶的老化和胎体帘线强度下降,流动中轮胎在承受载荷时易爆破,爆胎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因此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故夏季行车要正确掌握胎温胎压,防止和减少爆胎,以确保行车安全。根据多年来笔者掌握的爆胎事故备忘录显示,夏季,尤其是高温天气行车防爆胎是有妙招的。  相似文献   

16.
长隧道中发生的事故大多是由于驾驶员对速度判断失误引起的,长隧道内驾驶员行车速度感知及控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隧道内的侧墙环境。通过模拟驾驶实验,分别从速度感知,速度选择,速度控制等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长隧道侧墙安全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葛秀宝 《汽车运用》2001,(12):40-41
夜间行车由于夜间能见度差,需要精力格外集中,和白天相比更容易产生疲劳,对路面容易产生错觉,错误地判断路面范围,特别是在坡道顶端或转弯处,易发生碰撞或把车驶出路外造成事故。其次,由于夜间道路情况简单,许多驾驶员习惯性地将车越开越快,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夜间灯光照射范围有限,而道路两侧情况基本看不到,如两侧出现突然情况,很难及时处理,当发现时车辆已高速驶近,要采取措施为时已晚,只得高速通过,因而造成险情或事故。  相似文献   

18.
客车行车事故一般发生在运输过程中,因此人们多将行车事故发生的责任更多的集中在运输行业上。但导致客车在运输途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多由于车辆未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导致车辆老化,对驾驶员培训不到位、不过关,或未能进行充分调度导致疲劳驾驶、高速行驶等现象。因此,在客运行车中客运站对行车事故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对客运站的安全管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对西部多条高速公路调研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公路车速预测模型和基于行车稳定性的高速公路自由流状态下事故当量经济损失与横向力系数差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交通安全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宋巍 《驾驶园》2010,(10):68-68
"速差",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同向行驶的两辆车之间的速度差异。对速差大小的把握虽由后车决定,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前车驾驶员的一些不文明开车行为,会使得原本合理的速差突然变大或变小,造成后车处置不当而引发事故。对速差的把握准确与否,是高速行车安全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