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惠州市规划建设局公布了《惠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草案)》(下称《规划》)。根据《规划》,惠州拟建设总长247.5公里的6条线路,其中地上线路215公里,地下线路32.5公里。计划2020年前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2030年前建成轨道交通2、3号线,其他线路在2050年前建成。  相似文献   

2.
我省首条由省方主导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穗莞深项目,12月21日上午在深圳市宝安区正式动工。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09,(1):20-20
2008年12月21日上午,投资19698亿元的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穗莞深项目在深圳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4.
去年12月全线开工建设的穗莞深城际轨道项目确认将由目前的设计终点深圳机场延长至福田区,延长段长为32公里。在2月17日闭幕的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广东省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获得通过,其中透露了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5.
2008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12月4日在珠海举行。会议透露,连接澳门的广珠西线中山至珠海月环段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2009年开工建设;广珠城际快速轨道交通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2010年建成后,珠海至广州之间最快运行时间将缩短至l小时以内,澳门可通过该轨道交通实现与广州及珠三角其他地区的快速连接。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09,(4):21-21
从河源市委、市政府获悉,该市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将城际轻轨接入惠州轨道,主动纳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公开对媒体表示。轻轨项目现已纳入地级市轨道交通规划。河源有望今后修建一条时速200公里的轻轨与广州兄弟城市亲密“握手”,从而拉近河源与广惠深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正从深圳市交委获悉,穗莞深城际线轨道铺设从东莞进入深圳,计划明年全线通车。建成后,将实现公交化运营,全程运行时间仅1个小时。目前,穗莞深城际线铺轨进入深圳。这条城际线的终点——机场站已封顶进入安装装修阶段,通往航站楼交通中心900米长的地下联络通道也已  相似文献   

8.
城际轨道交通,在国外又称区域轨道交通。区域性城际轨道交通是指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带(或称城市群、经济圈)范围内,各城市之间公交化的便捷、快速、大运量,且衔接合理的客运轨道交通系统。城际轨道交通是介于干线铁路和城市轨道之间的一种新型交通运行方式。其特点为:客流性质方面,客流存在明显的日波动、周波动,客流成分以往返客流为主,列车编组少于干线铁路;运输任务方面,城际轨道交通基本不承担货物运输,以客运为主;经营方面,城际轨道交通可以实行与房地产捆绑经营。  相似文献   

9.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博格式轨道板铺设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采用德国的博格板式无砟轨道技术,针对博格式轨道板铺设工艺特别是滑动层铺设、底座板的浇注、轨道板的粗铺、轨道板的精调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可为我国客运专线轨道板的施工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华  符信 《广东交通》2009,(3):18-18
5月8日,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东莞至惠州项目开工仪式在东莞市常平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宣布项目开工,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主持开工仪式,省委常委、秘书长徐少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阳胜,副省长佟星,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等领导出席了开工仪式。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13,(6):50-53
1工程概况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以下简称莞惠城际铁路)是珠三角东岸城轨网络中的重要线路,由望洪站站外区间开始,经东莞市城区和多个城镇,终点至惠州市惠州大道客运北站,速度目标值200km/h,正线全长99.851km。莞惠线共4座隧道,分别为松山湖隧道、樟木头隧道、古庄山隧道和东江隧道,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研我国合资铁路公司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厦深铁路惠深段兼顾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特点,从投资方责权利划分的角度分析各运营管理方案的优缺点,并参照目前铁路合资公司清算办法,对各方案进行财务效益分析,提出了可实施性强的方案,供相关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2010,(6):94-94
连接广州市和佛山市的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开通运营,这是中国首条地下城际轨道交通线路,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佛线总里程21km,全程票价6元,共设14座车站,其中3座车站在广州市内。至此,广州地铁线网运营长度达到230km,预计今后广州地铁日均客流量将达到6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北京第一条地铁线路于1969年投入营运以来,已愈40年。目前,地铁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速度快,可能留下风险;规模大,可能变得"脆弱",所以,有识之士正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各领域进行必要的反思,科技工作者亦纷纷要求对其进行后评估。本期多频道栏目刊登了3篇文章,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建言,值得读者思索。同时,亦期待广大读者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来稿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