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善美 《航海》1996,(2):30-31
汽车朝着东南而去的高速公路飞驰,从吉隆坡出发140多公里,只两个小时左右,我们便进入了古城马六甲的怀抱。 “马六甲”这个名字,在梵文中是“大岛”的意思。但据向导说,这是一种树的名字。五六百年前,当时来自苏门答腊的王子拜里美苏拉,在这里憩息,他问随从,那歇脚的地方长的一棵树叫什么名字,跟随的说是“马六甲”。后来,竟然称这个地方为“马六甲”了。  相似文献   

2.
林永存 《航海》2005,(5):8-12
郑和下西洋研究热点中的“宝船之谜”,至今纷争莫属。在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之际,厦门福船作坊复制“郑和宝船”模型一艘,在上海举办的“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参展。这艘由厦门大学庄景辉教授和福船作坊洪玉生技师共同研制的船模,重现了“郑和宝船”的雄姿与风采,为破解“郑和宝船之谜”揭示了一种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信息     
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釆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走进大厅,迎面一座高4.9米的郑和全身白色塑像,穿过时光隧道,一座高9米的大帆和船首组成总高度达16米的“克隆宝船”,带领人们进入600年前郑和远航的历史。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扩大了中外友好关系,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既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人类…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郑和”,他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他的丰功伟绩,代表中华文化对世界航海文明伟大的贡献,而受到世界各地的肯定与认同。所以,他也是“世界的郑和”。今年是明朝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球各地都将举办一连串庆祝活动,以迎接这一光荣的世纪大庆典。我们重温郑和历史,回顾历代中  相似文献   

5.
7月11日,我国将迎来第二个“航海日”,这一次的主题是“郑和精神与航运发展的关系”.我们今天航运界的创业思想、船队管理、航线开辟、对外友好往来,所走过的路无一不是郑和精神的传扬.所以郑和是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  相似文献   

6.
有的论著往往误把王景弘为郑和下西洋副使。如八一年四月三日《云南日报》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一文称:“明成祖派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出使‘西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文教组合编的《江苏史话》郑和下“西洋”篇  相似文献   

7.
扮井 碳器{薰班淤薰蕊焦…翼 …)拼暮界裱撰 仍韶塑 然拼麟带沸 …“万邦杯”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摄影征文大赛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交通部、上海市等单位在上海举办“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以示纪念。笔者在收集中国航海史展览资料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民国时期国营招商局“郑和”轮的照片。据查证这是我国第一艘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商船(如图)。  相似文献   

9.
坐落在黄海之滨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在校四年有两次随训练舰远航实习的机会,历时70余天。学院为此专门配备了两艘远洋实习训练舰:一艘是“郑和”舰,舷号81;另一艘是“世昌”舰,舷号82。因此,“郑和”舰和“世昌”舰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海上大学”。2003年9月的一天,北方某军港2001级舰艇指挥专业的学员登临“郑和”舰,这些未来的海军指挥官们亲身感受了第一次航海的苦辣酸甜。这是他们第一次与大海零距离的亲密接触,也是航海人生的第一道航迹。  相似文献   

10.
发生于15世纪初叶的郑和七下西洋,在中外航海史和外交史上,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一页,被史家誉为“明初之盛事”而流芳百世。温家宝总理2003年12月访美时,在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500多年前, 明朝著名的外交家和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同友邦结好。”这是对郑和历史功绩切中肯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郑和船队的海上航行活动,与低纬度地区的季风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具体表现为:1)郑和船队下西洋的出发港选择在福建长乐,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的稳定影响地区;2)郑和下西洋船队,往返时间一般为一年半,这个特点主要是由船队选择的特定航线和航行中需要利用的不同季风的转向时间决定的;3)郑和船队航程中的候风点有“斯鲁马益”、“苏门答剌”;4)分地点有“苏门答剌”、“古里”;5)主船队与各分支船队的合地点在“满剌加”。郑和船队在选择航线,确定候风点、分点、合点时,充分考虑了低纬度地区季风的变化特点,反映出当时中国海员深谙低纬度季风变化规律,充分利用其特点进行远洋航海的高超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现代化阵列中,有一艘舷号为“81”的军舰,它就是纪念中国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  相似文献   

13.
听说云南有个郑和公园,是航海史研究者值得一游之地。适逢出差到西南,趁工作空隙去逛了一遍,果然不虚此行。郑和公园位于昆明市郊滇池南端的昆阳镇。这里是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的家乡,其父马哈只墓在该镇月山。为纪念郑和,建国后在月山修建了郑和公园。从东门入园,先到“郑和纪念馆”。此处建筑原为明灭启三年(1623年)筑的玉皇阁,两层飞檐,高踞石台;凭栏远眺,滇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辟为纪念馆后,馆内陈列着郑和像、郑和航海图、《天妃应灵之  相似文献   

14.
《船舶工程》2005,27(4):10-10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于2005年7月8日~1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展出。今年海博会采取“1+4”形式,除了主馆“郑和馆”外、还有航海、海洋、船舶、港口展览会四个分馆。  相似文献   

15.
陈敬根 《珠江水运》2006,(Z1):25-29
21世纪初,中国提出了建设航运强国的目标,并相继做出了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等重要决定。但一些国家和地区“担忧”中国航海实力的增强和航运强国的实现会给东南亚乃至世界构成威胁。对此,文章以时为航运强国的明朝及彪炳史册的郑和航海活动等史实论证了“不称霸”和“浸润文明”是郑和精神的主要内容。溯史及今,以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例,论述了中国实施航运强国战略是郑和精神的又一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七年,福建省长乐县一个农民,在一块荒芜了的庙宇附近开荒种地。一锄下去,突然碰到一块巨石。挖出来一看,却原来是郑和在宣德六年(公元1432年)立的一块石碑。郑和,人称“三保太监”。他  相似文献   

17.
后世传承     
《航海》2005,(4):50-56
历史见证;纪念郑和;名人称颂;“郑和”船舰。  相似文献   

18.
一舟 《中国水运》2005,(3):10-11
当前,举国上下都在筹备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活动,党中央确定了“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作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庆祝活动的主题,其宗旨就是要弘扬郑和精神,什么是郑和精神呢?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可以说郑和是世界上最早,最有成就的航海家。学习和发扬郑和精神,  相似文献   

19.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尚未创作完成的大幅油画“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创作小样 “郑和船队在南沙岛礁补充淡水”的水粉画.这是海军海洋船画老画家张嘉壎在1 982年1 0月的创作构思图.画面上碧海蓝天,阳光灿烂,威武雄壮、体势巍然,高桅大帆的明代郑和下西洋船队靠泊在祖国“万里石塘”的南海岛屿旁进行远航途中的淡水补给,岛屿海岸旁矗立着一座挂着写有“万里石塘”标志灯笼的航标,航标下,数名军士船员正在将从岛上获取的山泉淡水装入靠泊岸边的水船.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在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一艘中国最大的仿古木帆船,也是郑和下西洋时一种主要船型——“ 绿眉毛、朱家尖”横空出世,带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海洋文明,在浩翰东海重新启帆远航。 “绿眉毛”木帆船历史悠久。据资料表明,“绿眉毛”船型始于宋、元朝,而在明、清得到广泛应用,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