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高速车轴车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25CrMo高速车轴合金材料车削试验和被加工表面残余应力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大量试验数据,分析不同车削参数、不同刀具类型对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转速数控机床加工车轴合金材料时,车削参数及刀具类型对车轴表面残余应力值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速列车运用中普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车轴受冲击现象,分析了产生的原因,说明了与车轴抗冲击防护相关的标准要求。着重研究了车轴抗冲击的各种防护方案,包括已有应用的防护涂层方式和机械式防护方式,以及其他处于研究阶段的防护方案,并对各防护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高速列车车轴防护应用可行性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尚未制订高速列车车轴强度设计规范的现状,以中国某高速动车组动车车轴强度计算为例,分别采用日本和欧洲的高速列车车轴强度设计规范中的计算方法以及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对动车车轴的强度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车轴强度安全系数均大于1,表明车轴强度符合安全要求;欧洲高速列车车轴强度设计规范考虑的载荷较为全面,与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相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但对于轮座部位,采用日本的车轴强度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安全系数偏大,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4.
郭玉喜  于维  李玉婵  田威  曾超  卢虓宇 《铁道车辆》2012,50(5):15-18,47
车轴是影响轨道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表面残余应力状态和表面光洁度与疲劳裂纹萌生和腐蚀的产生有一定的关联性。超声波冲击强化技术在改善材料残余应力状态、产生较理想的压应力层和提高表面光洁度等方面表现突出,文章应用这一技术对车轴关键区域进行了表面强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冲击强化技术大大改善了车轴表面的应力状态(由之前拉压应力并存的状态变为几乎全部是压应力的状态),同时其表面粗糙度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高速列车车轴强度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尚未制订高速列车车轴强度设计规范的现状,以中国某高速动车组动车车轴强度计算为例,分别采用日本和欧洲的高速列车车轴强度设计规范中的计算方法以及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对动车车轴的强度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车轴强度安全系数均大于1,表明车轴强度符合安全要求;欧洲高速列车车轴强度设计规范考虑的载荷较为全面,与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相比,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但对于轮座部位,采用日本的车轴强度计算方法计算出的安全系数偏大,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6.
高速列车空心车轴的主要失效方式为疲劳失效,因此疲劳性能是车轴研制和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考核指标,欧洲EN标准规定了车轴疲劳性能指标和疲劳试验的基本要求。现基于EN标准,研究制定了国内高速空心车轴全尺寸疲劳试验方法,并首次进行了国产车轴的疲劳试验。主要探讨了疲劳试件设计、考核截面位置的确定、以及疲劳载荷计算等问题。同时,分析和研究了EN标准F1轴疲劳性能指标的含义,为F1轴疲劳载荷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高速车轴疲劳试验方法的探讨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试验方法及其技术要求是合理可行的。本研究对高速车轴的疲劳试验技术、及制定国内相应试验规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剖析日本和欧洲(意大利、法国)产的车轴和对照国内外采用的相关技术标准,调研分析国内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装备和能力,从国内需求、材料的性价比和加工工艺的可行性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国产高速列车空心车轴采用低合金钢材料和调质处理的热处理工艺。研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分别适用于时速200~250和300~350km的国产化EA4T和EA4Tplus钢的空心车轴,其小试样的常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均超过解剖的国外同等级车轴,特别是其缺口疲劳性能和低温冲击性能更优,并都通过了全尺寸实物疲劳试验。另外,还成功试制了30NiCrMoV12钢车轴,其成套技术可为今后车轴的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RE2B型车轴较以往货车车轴,除轴颈无卸荷槽外,防尘座的结构也作了一定的变化,这给很多生产厂家在生产制造上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本文对该型车轴在试制中的工艺方式、工艺参数选择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并对大批量生产该型车轴采用数控车床精加工工艺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中旬,一列ICE3在科隆发生脱轨事故后,运行于德国大部分长距离铁路网的德国铁路(DB)整批63列ICE3高速列车,增加了定期的且繁琐的超声波探伤。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速动车组空心车轴加工工艺及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空心轴的加工工艺,提出空心轴加工与普通车轴加工工艺及所用设备的区别,主要介绍了空心车轴关键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11.
DC4型数字超声列车车轴多波检测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超声单波(回波)金属检测仪存在不能检测损伤大小和形状的问题,我们依据多波地震勘探的理论,对超声多波金属检测仪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特性、原理及与其配套的三分量换能器等进行了分析,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建立极坐标下热应力平衡方程,求解得到制动盘热应力表达式;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初速度为270 km/h的高速列车合金锻钢制动盘紧急制动工况后的残余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较大的残余拉应力分布在摩擦面上,随厚度方向逐渐减小,最大残余应力值542 MPa,且在摩擦环内应力分布并不均匀。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对制动盘摩擦环的残余应力进行测定,试验测得最大残余应力值为348.4 MPa。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相差35.7%,结果虽相差较大,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合乎实际。理论仿真结果能直接用于制动盘疲劳裂纹扩展评定和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分析研究了380km/h高速列车制动盘的结构、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得到满足制动盘技术要求的低合金铸钢材料及循环对称散热筋结构。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紧急制动过程中最大热应力为448MPa,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首次针对高速列车制动盘提出并实施了1 000次11制动动力台b架疲劳试验,疲劳试验表明制动盘摩擦面没有出现热斑、热裂纹等不良状况。初速度为420km/h紧急制动工况下热成像测试显示制动盘表面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制动盘摩擦面最高温度为608℃,满足380km/h高速列车基础制动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CW—2系列转向架运用中出现的故障,结合轴箱定位结构分析了定位节点刚度较大带来的问题,并得出定位节点垂向刚度较大也是导致转向架出现较多运营可靠性问题的初步结论。利用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了不同节点定位刚度对轮轨垂向力、构架垂向振动、节点处动态垂向力和车辆其他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趋势,以TGV高速列车的2种转向架的试验比较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前列车运行线的调整主要依靠人工完成。但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列车的密度不断增加,运行线手动调整的结果往往不能满足预期需求,特别是在极端恶劣天气或是设备故障的情况下。本文根据大量工作经验.总结并分析了运行线自动调整的应用场景,研究实现了一套运行线自动调整系统。  相似文献   

16.
阐述车车之间实现直接通信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利用列车在RBC中的注册数据(车次号)及同方向列车在区间内相对固定的运行顺序,在RBC端加入列车通信管理单元协助列车完成身份识别,并对特殊情况下的列车通信管理单元的布置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利用D2D技术实现车车之间的信息互通,在结合C3线路列车的运行特征与D2D技术的模式特征后,选择D2D基站中继模式建立前后行列车的通信模型。在车车通信系统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该系统的故障因素进行分析,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系统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其可靠性满足目前铁路运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孙蕾  陈雷 《铁道车辆》2006,44(5):11-17
叙述了铁路货车RD2型车轴轴颈卸荷槽裂纹及其危害,对车轴冷切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RD2型车轴轴颈卸荷槽形成历史及轴颈根部(卸荷槽)形式,分析了轴颈卸荷槽的主要质量问题,并从改进形式、提高车轴加工质量等7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型重载货车大轴重摆动式转向架结构特点,对该型转向架的制造工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制造难点及关键件进行的仿真工艺分析,为试制及小批量生产制定了合理的工艺,经过试生产对工艺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王璞 《铁道建筑》2020,(4):80-83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弹性基底约束条件下30 t轴重重载道岔合金钢组合辙叉结构的轮轨接触耦合计算模型,对重载铁路道岔中典型的12号和18号合金钢组合辙叉,分别取3个特征位置进行钢轨应力和轮轨接触应力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辙叉受力与实际情况一致;2种辙叉计算结果一致;翼轨、心轨上的应力最大值分别发生在咽喉区、心轨顶宽20 mm处;考虑到顶宽20 mm处心轨的钢轨应力超出合金钢强度极限,建议对该处进行适当加强,并调整翼轨与心轨相对位置以减小心轨承载比例;由于心轨顶宽不足,轮轨接触面积过小导致顶宽20 mm处心轨承担过大的接触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