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水源井应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水井井管有“长高”现象,引起井台隆起,甚至造成了扬水管撅断等设备损坏情况。这主要是地下水过量开采、地面下沉引起的,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回灌是解决地面下沉的基本办法。在地面沉降较大地区,管井设计、施工时应考虑地面下沉造成的井管上升对管井的影响,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在用管井,采取及时截断长高部分的井管、对井台合理改造以使其适应井管长高也是较好的被动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刘争平 《科技交流》2000,30(2):128-133
本对贴砾管在临河粉细砂地层水源井中的应用实例做了详细地阐述,并重点介绍了贴砾管的施工工艺流程等,供同类地层参考,说明贴砾管应用在粉细砂地层水源管井中是防止管井涌砂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临沂铁路地区存在的供水量不足和水质差的问题,在红埠寺完成了7眼管井的开凿配套及管路的铺设,并实施给水系统集中监控。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临沂实施给水集中监控的优选方案,并分五步成功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4.
铁路供水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新开凿管井投资高达50~60万元左右,因此,延长管井使用寿命,节约新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的重要问题。而管井的施工质量及运行维护管理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其寿命。总结了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填砾厚度、填砾粒径的均匀性、填砾层施工方法、滤水管制作等,并对管井运行维护管理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优化原则和BIM模拟技术,对机房的管道、设备进行参数和布局优化,实现机房实用、美观、大空间的效果;对顶棚管线进行专业内参数、系统优化和专业间管线布局的优化,实现管线排列有序、施工有序和节约成本等目的;依据管井、(保温)管外径、管间距、阀部件等尺寸对管道进行定位,满足管井安装、检修和美观等要求。  相似文献   

6.
根据九华山隧道玄武湖段的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在长大深基坑土方开挖前,选用管井与轻型井点相结合的复合式降水方案,主要采用管井降水,对管井降水不能满足土方及时开挖要求和止水帷幕失效部位采用轻型井点辅助降水,整体降水效果良好,满足土方开挖前的降水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深入了解铁路施工临管运输主要行车人员体质指数 (BMI)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138名铁路临管运输主要行车人员 ,进行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指标测量及BMI、WHR(腰围臀围比 )指标计算 ,所得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危险度分析。结果 BMI≥ 2 4 0的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为 4 4 2 0 % ,血压和血脂异常率分别为 32 78% ,5 2 4 6 % ,明显高于BMI<2 4者 ;在BMI≥ 2 4 0者中 ,血压和血脂异常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 4 2 977,3 6 70 0 ;总体RR的 95 %可信区间(95 %CI)分别为 2 14 5 0~ 15 5 35 1、2 6 996~ 15 716 0 ,χ2值分别为 7 86 70、2 1 310 0 ,P <0 0 5。结论 对铁路临管运输主要行车人员 ,在调整职业紧张因素的基础上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模式 ,控制超重、肥胖和紧张反应 ,将BMI维持在 2 4 0以下 ,可防止高血压、高脂血症的发生和危险因素的聚集  相似文献   

8.
1 隧道概况及机械设备1 1 隧道概况 :施工隧道为单线铁路隧道 ,全长 4 76 7m ,分两头掘进 ,出口 2 344m ,进口 2 4 33m ,出口为主试验现场。离洞门大约 1km处凿一斜洞 30 0m左右 ,试验时正洞掘进 195 0m ,采用全断面深眼爆破机械化出碴无轨运输作业。采用单机压入式送风 ,送风距离 15 0 0m ,工作面作业人员 5~ 6名。1 2 机械设备 :南京组装 174型全液压凿岩台车 1台 ,4 0B型内燃装碴机 1台 ,齐齐哈尔汽车制造厂产 5 6 2B双向行驶自卸矿碴柴油汽车 ,每次作业 5~ 6台 ,天津通风机厂产 88- 1型隧道通风机 1台 ,设计风量 10 0 0…  相似文献   

9.
对于基坑施工期间的地下水控制方法,主要根据渗透系数和降水深度来选择,大体上中粗砂以上粒径的土层用堵截法结合管井降水,本文结合昆明地铁白云路站深基坑施工所采用的截水帷幕和管井井点降水方案的设计情况,对竖向悬挂式防渗帷幕与水平封底式防渗帷幕的比较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沈阳地铁某区间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夹层地质条件下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阐述施工降水的设计及工况分析,并对管井井点降水的施工要点和使用过程中的运行维护进行了说明。同时,根据降水效果对该区间降水工程设计作简要分析,介绍管井井点降水在城市地铁夹层地质施工中的应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大唐东营2×1 000 MW新建工程厂外循环水管道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阐述。通过采用管井及轻型井点降水、挂网喷砼支护等方式,完成了富水条件下的深基坑开挖。对施工的要点及细节进行了介绍,详细计算了管井及轻型井点相关技术参数,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对理论技术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采用两种降水方式相结合的途径加快了深基坑降水速度,避免因单一降水方式的缺陷导致降水效果不理想而影响基坑开挖;开挖完成的基坑边坡采用挂网喷砼方式及时进行支护,提高了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避免了边坡与外界直接接触,防止边坡因风蚀、雨水冲刷等不利因素而出现失稳、坍塌等恶劣后果;优化了施工工艺,工程安全得到了保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及质量保证,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管井涌水量下降的情况,着重分析了管井在运用中涌水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因周边环境复杂,郑州市轨道交通1,2号线联络线与正线分岔区隧道施工难度很大。本文首先提出矿山法扩挖盾构隧道形成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案,阐述了其关键技术,然后对扩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洞内径向注浆、超前管棚支护、管井降水等辅助措施下采用矿山法开挖可将成型盾构隧道扩挖成大断面隧道;扩挖中采用型钢连接措施进行新旧结构受力体系转换,可防止土体失稳,有效控制地表沉降,加快工期。本文介绍的方法为地铁分岔区隧道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京九铁路毫州站管井设计与施工情况阐述了地下水管井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事项,并对地下水管井的使用与维护作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T2 1 2 2次新型旅客列车的卫生状况 ,保护与提高列车环境质量。材料与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要求 ,由专职人员对新型列车进行布点监测采样。在车厢乘务定员情况下开行 1h后进行监测 ,按照调查表格由专职人员对逐个车厢进行监测 ;并依据GB T 172 2 0— 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布点采样。其中温湿度、风速采用TY90 0 1温湿微风仪。噪声使用HS5 6 33型声级计。照度采用ST 85照度计。CO采用GXH30 6 0一氧化碳分析仪。CO2 采用SD 2 2 0 0二氧化碳分析仪进行测试。空气落下菌采用自然沉降法。甲…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铁路提速和今后高速化的需要 ,正在对现行标准GB/T 345 0 - 94《铁路机车司机室噪声允许值》进行修订。本文介绍了有关的国际标准情况和修订中考虑的一些问题。此次修订基于国际标准UIC 6 5 1OR- 2 0 0 1,拟将速度范围提高到 30 0km h ,评价量采用 30min等效声级 ,司机室内噪声的强制允许值规定为 78dB(A)  相似文献   

17.
在地道桥施工中轻型井点与管井井点降水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齐线上平交改立交的某座地道桥的施工中,出现流砂涌出和梁的支点下沉等病害,文章较详细地介绍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和管井井点降水方法来解决复杂地层的降水问题,其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铁凤栖原车站深基坑施工降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南延段凤栖原站降水的工程实践,介绍降水施工中的管井施工工艺,对周边重要建筑物的保护以及地下水监测及沉降监测等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方案支持.研究结论:降水工程的专业性强,地域性非常明显,类似工程经验非常重要.黄土夹砂地层降水,需要在充分掌握工程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前提下,结合基坑形状和几何尺寸,参照本地区类似工程经验,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选择合理降水方案.方案实施期,加强降水效果监测,及时分析、优化方案,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改进措施.在基坑深度不大的西安黄土地区,基坑宽度小于20 m时,采用基坑外深井管降水即可满足降水要求;当基坑宽度大于20 m时,应采用内外结合的深井管降水.  相似文献   

19.
地表动态井点降水在沈阳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阳地铁一号线云峰北街站-沈阳站区间,地处浑河古河道,围岩土质为砂层、中砂层、粉质黏土层,含水量非常丰富.隧道开挖后,地下水将大量从工作面渗出,势必导致地表沉降量严重超标.为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及控制地表沉降,决定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文章详细地介绍了降水设计原则、管井构造及施工要点、降水动态监测等情况.  相似文献   

20.
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水文地质特性,探讨管井施工方案,较详细介绍利用管井取冻土层下水的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