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了矿用汽车转向节损伤的规律及原因,提出了修复的工艺方案.  相似文献   

2.
3.
4.
汽车后桥螺旋伞齿轮几何形状复杂,在渗碳或碳氮共渗淬火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综合作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形而影响其精度。为了减少和控制齿轮热处理变形,目前多采用压床淬火,但小型齿轮厂没有连续气体渗碳炉和淬火压床,为解决螺旋伞齿轮变形问题,我们采用碳氮共渗直接淬火与加补偿片挂放装 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该方法经生产实践证明基上上达到了图纸上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南斯拉夫S411型大客车”轴头损坏的两种修复方法,并具体介绍了扶扣机和轴头定位筒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某轻型汽车后桥壳体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驱动桥壳疲劳寿命小易预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的桥壳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并模拟桥壳试验条件下的疲劳载倚.借助疲劳寿命分析软件估算出桥壳各部分的疲劳损伤情况.与桥壳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町知,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基于有限元技术的桥壳疲劳寿命预测可行.  相似文献   

7.
8.
9.
应用空间三维坐标变换公式,建立起车架-后桥壳之间的运动方程。利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车架与后桥壳之间干涉产生的条件、干涉量大小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车架与后桥壳之间干涉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矿用自卸车驱动桥壳结构分析与改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SGA3550型矿用汽车驱动桥壳及A形架的有限元模型,选择极限工况对其进行了结构强度和刚度分析.结果表明,驱动桥壳空心梁和半轴套管部分的应力远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而悬架支座与桥壳连接处出现了局部应力过大的情况.对该桥壳的相应结构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后的桥壳质量更小,最大应力也得到了大幅减小,且应力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整车动力学仿真的后桥壳疲劳寿命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越野车在改型过程中后桥壳在台架疲劳试验时出现局部开裂的情况,应用ADAMS/Car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出危险工况冲击载荷下桥壳的受力情况.采用ANSYS Workbench对桥壳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改进后的桥壳再次进行疲劳计算,满足设计要求,试制后进行台架试验,寿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气密性试验来寻找R101后桥总成渗油的确切位置,并对渗油处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最终提出解决裂纹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动显式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某1t轻型车后桥壳液压胀形过程进行了仿真,针对后桥壳两次液压胀形时的胀形比、载荷匹配及摩擦力等因素对液压成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厚度分布、轴向收缩量、内压力及轴向力的试验与仿真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同时讨论了仿真与试验结果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液压胀形汽车桥壳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0.75 t货车液压胀形桥壳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许用强度、静强度、疲劳强度(寿命)及其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得到液压胀形桥壳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为液压胀形桥壳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军宝 《汽车实用技术》2020,(4):177-178,221
近年来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快,订单化生产、多车型混线生产等趋势已成主流,汽车后桥部件装配生产线也要适应柔性化生产需要。AGV组成的生产装配线具有柔性化、快速布置、方便更改工位和工艺等优点。文章以某一线汽车品牌新能源BEV车型的后桥装配线为例,阐述AGV是如何组建新能源汽车后桥装配的柔性生产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轻型后卸式垃圾车配置的后支撑装置的结构及性能。该装置在安装、拆卸和使用上非常方便灵活和安全有效,并能适用于需要安装后支撑装置的各种轻型底盘的配装。  相似文献   

18.
EQ140汽车后桥的极值载荷分析及在疲劳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占奎  鲁三才 《汽车工程》1996,18(3):175-179
本文对汽车后桥的极值载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确定最短测量里程和估算载荷谱极值载荷的方法,用此方法推断了三种典型载荷谱的极值载荷,建立了三种单一路面的程序疲劳试验者,进行了室内程序疲劳试验,得到了代表各种种面等级的极值载荷和使用寿命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SUV转向随动性不足问题,利用后轴变形转向效应对该车五连杆后悬架上摆臂重新布置,并在ADAMS中建立了后悬架运动学模型及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脉冲输入的仿真结果分析和对原车按新方案改进后进行的操纵稳定性主观试验验证表明,新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转向随动性问题,减少了特殊工况时后轮侧滑及甩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某货车驱动桥壳是否会出现断裂和塑性变形,利用CATIA软件对某货车驱动桥壳建立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传递数据接口,把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驱动桥壳进行了2.5倍满载轴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分析。计算结果为:板壳和凸缘连接处最大应力为186MPa,小于材料屈服强度295MPa;轮距最大变形量为0.405728mm/m,小于国家规定的1.5mm/m,该驱动桥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表明驱动桥半轴套筒与轮毂内轴承的接触面和桥壳与凸缘连接处容易发生损坏,该方法为进一步优化改进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