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速客运站基本图型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将建设一批联结多条高速铁路的大型客运车站。图型研究是站场设计的主要环节,针对既无借鉴和规定的现状,对高速客运站图型按联结线路数量和联结的形状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合场式、分场式、组合式3种基本类型,并进行适应性分析(不包括高架站、终端站和中间站型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直射式传感器和斜射式传感器从端面和侧面检测时,使用APД图调整机车车辆轮对车轴超声波检验斜射式传感器方法的灵敏度的特性.研究表明,使用标准试样(没有"平底孔"型的人造反射器)得到的基准信号就可以进行灵敏度的调整.本文还列举了"顿涅茨冶金工厂"有限公司在对车轴进行验收检查时一些根据APД图来调整检出缺陷零件报废...  相似文献   

3.
对机车螺纹联结失效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止螺纹联结失效的措施,并就这些措施在HXD1型机车上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铁路轻型桥墩横向刚度加固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铁路提速后轻型桥墩横向振幅超限的问题,分析了单圆柱式、双柱式桥墩的横向动力特性,进而作加固研究设计,选择了加设套箍(单圆柱式墩)、联结板(双柱式墩)的加固方案,并加以实施。经加固前后动力检测,表明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轻轨交通系统(LRT)为钢轨钢轮式。近年来,法国Rollindustry公司(以下简称Roll公司)开发出称作Transroll的橡胶轮胎式LRT交通系统,如图1所示。日本引进了这种橡胶轮胎式的LRT交通系统并进行了研究,为此,建设了这种交通系统试验线,进行安全评价试验和确立技术标准,以推向实用化。  相似文献   

6.
根据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业特点、流程和功能要求,对集装箱中心站装卸场平面布置图型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各种图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相似文献   

7.
重载铁路运输是国际公认的铁路货运发展方向,其特点是大轴重、长编组、大运量、高密度。重载铁路技术作业站是承担重载铁路安全运输及大能力、高效率作业的关键作业节点。结合大秦线4.0亿t、朔黄线3.5亿t扩能改造,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重载铁路建设和运营的成功经验,从重载铁路运输车流特点及组织形式、技术作业站分类、影响技术作业站图型布置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重载铁路技术作业站基本平面布置图型,分析不同图型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为我国重载铁路的建设、运营提供技术标准和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海上铁路轮渡站的设备组成、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着重讨论海上铁路轮渡站的站型和待渡场场型设计问题。轮渡站站型研究主要针对混合式、纵列式、横列式和半纵列式4种站型的设计原则、平面布置以及站型选择方法进行阐述。轮渡站待渡场场型研究主要针对梭形、平行四边形、双线加渡线形以及腰岔纵列式等四大类场型的平面设计和场型选择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30 t轴重60 kg/m钢轨18号重载道岔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国内客运专线的大规模建设,重载运输也必将得到普遍的推广使用。根据30 t大轴重的特殊要求,结合山西中南部重载铁路的使用条件,在大秦线经过大量现场调研,研究开发了专用的重载道岔产品,从道岔平面、结构设计、轨下基础及转换设备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分别从尖轨尖端加厚、辙叉采用多种合金钢钢轨组合型式、护轨采用新型轨撑垫板结构、岔枕采用预埋铁座联结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创新。并在既有线上道试验,目前使用状况良好,根据测试结果反馈的问题,优化了道岔结构及材料性能指标,从而建立了国内重载道岔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铁站域周边地下公共空间建设和利用呈现功能复合化、交通流线一体化、空间形态多样化、环境体验人性化的趋势。通过实地体验和问卷调查,对商业聚集型、交通枢纽型、办公聚集型这3类北京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的业态布局、联结方式、安全防护、认知导向等方面进行体验性分析,并归纳总结现有问题。提出地下空间一体化、地下停车系统共享化、步行系统整合化、环境导向精细化四方面优化策略,完善地铁站域地下公共空间体系,使其朝着更加人性化、整体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速铁路已实现快速发展,进一步缩短旅行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和最大程度吸引客流是高速铁路发展的新要求。针对折角客流运输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阐述解决的必要性,提出采用平面疏解法解决折角客流。研究衔接3个方向中间站、4个方向既有接轨站和多个方向枢纽折角客流疏解平面布置图型,对每种图型的进路、特点、存在问题和适用条件进行论述,推荐设计中采用图2、图3、图5、图7和图8五种图型,实际应用中需检算每种图型薄弱点的能力,实现满足功能要求,同时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D型施工便梁存在的使用跨度不够、横竖向刚度弱、实际限速低、安全系数预留小等问题,开展了既有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关键技术研究。本文根据拟定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了既有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仍采用半穿式钢板梁的总体结构方案;并重点对其纵梁、横梁、连接板、隅撑及牛腿、联结系、钢轨扣件等零部件的结构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推荐方案。该提速铁路低高度施工便梁,竖向和横向刚度大,限速高;可拼组24 m、28 m、32 m跨度;并改善安装作业条件,方便施工;这可为公路、市政道路下穿铁路工程的施工设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离散点三角形格网形成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角网的快速自动联结是建立数字地面模型、数字化成图、自动绘制等高线的关键步骤。通过大量离散点按网格进行分区域存储,以实现快速寻找扩展点。利用队列和平衡二叉树两种数据结构进行三角网的扩展和三角形的全等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一)韶山1型机车主电路原理图现行画法的探讨机车的主电路决定了机车的牵引特性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电路原理图应准确、清楚地反映机车主电路的特点。对照图1(见第一讲),现采用的韶山1型电力机车主电路原理图如图2,虽然反映了该型机车主电路中点抽头式全波硅整流器整流,牵引电动机集中供电的特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国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接轨站设计与运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接轨站运营上发生的问题,对城市轨道交通中两线接轨车站布置图型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运营组织要求,构思了数种接轨站图型,分析了图型的特点与适用条件.剖析了已有的上海宝山路站和广州体育西路站布置方案,提出可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为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对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控制和节约客运专线铁路车站建设用地。研究方法:结合客运专线设计车站的功能和用地数量,对用地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确定车站用地指标。研究结果:根据车站及动车段所的功能要求,分析了其用地组成,提出了设计应贯彻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减少对耕地和良田的占用;合理选择站址和车站布置图型并对车站用地进行统一规划。研究了中、小型车站位于平原、丘陵及山区等不同的地形类型的用地指标及大型和特大型车站及动车段(所)位于平原地区的用地指标。研究结论:文中确定的客运专线车站用地指标,达到了宏观控制建设用地的目的,使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用地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7.
单线铁路会让站布置图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单线铁路会让站的性质、布置图型,分别介绍横列式布置及纵列式布置,重点介绍横列式布置的几种图型,从其站坪长度、站线轨道工程量、车站接发列车的便利情况、增二线或扩能为中间站时改造工程量的大小及对车站运营的影响、列车进入到发线迎面经过道岔的数量等各种情况,比较分析各种布置图型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庞巴迪公司运输分公司(BombardierTransportation)在2006年柏林铁路创新博览会上将其新研制的首台Traxx P160DE型电传动内燃机车(图1和表1)交付给德国下萨克森州地区铁路运输公司(LVNG),后者已订购了11台该型机车用于牵引汉堡—库克斯港间的推挽式双层旅客列车。图1在200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客货共线铁路60 kg/m钢轨9号、12号道岔几何尺寸保持能力差、部件使用寿命短、养护维修工作量大等问题,本文针对CZ577、SC330、专线4249等主型道岔进行了统型与优化研究。分别从平面线型、通用件、转辙器轨件与扣件系统、辙叉护轨与联结零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可显著提高60 kg/m钢轨9号、12号道岔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为客货共线铁路道岔长期安全服役和道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遂渝铁路无碴轨道工程技术创新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铁道部决定建设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系统试验研究无碴轨道结构、轨道电气特性、扣件系统、路桥线下工程、100m长定尺钢轨铺设、无碴轨道施工及长期测试等关键技术,通过成区段铺设无碴轨道并进行实车试验,取得无碴轨道工程成套技术和科学数据。遂渝铁路无碴轨道试验段有目的地设计了CRST-I型平板式、框架型板式、纵连板式轨道和CRST-II型双块式无碴轨道等多种类型。试验段于2007年1月进行了实车试验,动车组试验最高速度232km/h,货物列车最高试验速度141km/h。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碴轨道试验段建设成功,并为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技术再创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