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快速客车上的应急电源主要用于列车应急灯、轴温报警器、电子防滑器、电话、尾灯等重要负载在车电正常或不正常时的供电。它由充电机、整流器和转换系统等3部分组成。当列车电网供电正常时,整流器输出DC48V电压供负载使用,同时充电机提供直流电压向蓄电池组充电,此时电路自动切断蓄电池向负载供电;当列车电网突然发生故障时,在转换系统的控制下自动转换为蓄电池组(应急)供电。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冗余性问题,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和2号线二期工程地铁车辆采用并网供电和高频变流技术,并采用4动2拖6节编组方式,由4台并网供电的辅助逆变器提供AC 380 V交流电源,4台充电机为列车DC110V控制电路和直流负载供电,并为列车蓄电池充电。文章阐述了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和2号线二期工程地铁车辆供电系统电路组成、原理和特点。并网供电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地铁车辆辅助供电系统的冗余性。  相似文献   

3.
康瑛  刘春海  徐军  王超 《中国铁路》2013,(Z1):12-14
高速动车组与普通列车相比,拥有系统集成度高、耦合性强、控制精密等技术特点。辅助供电系统作为供电部分的中间环节,负责给动车组中各系统进行供电,保证各系统正常工作。作为高速动车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动车组稳定、安全运行及乘车环境的舒适度等。以CRH3型动车组为对象,分析蓄电池充电机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单车状态下充电机的智能高效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滑触线供电模式下,蓄电池温度传感器故障后,蓄电池充电机输出接触器(BCK)断开,由于充电机长时间不工作,蓄电池对车辆负载持续供电最终导致严重亏电。针对蓄电池亏电故障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并对运营日常维护及列车控制管理系统(TCMS)设计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CRH5型动车组充电机(以下简称充电机)为动车组的控制系统及蓄电池组提供电源。经长期运用发现,充电机的故障率偏高,其故障点主要集中在控制电源板上。本文将对控制电源板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1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充电机将来自辅助逆变器的3AC 400V、50Hz的电源,通过交流滤波、工频整流、高频DC-DC转换、高频变压器隔离降压、高频整流等环节,变换为额定DC 24V输出,其输出最大功率为15kW。充电机具  相似文献   

6.
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轻轨车(Hi-Tram),能够在直流600V或1.5kV高架供电线路上运行,也可以用车载直流600V锂离子蓄电池提供动力运行。在转换到蓄电池供电时,列车最多可运行30km。70km/h车辆在日本札幌一段25.8km线路上的商业运营中已经成功完成了试验。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动车组蓄电池的选型应遵循高安全性、绿色环保、性能优越、适用温域宽和高可靠性的原则。文章阐述了“和谐号”CRH1、CRH2、CRH3、CRH5型动车组和“复兴号”标准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用蓄电池的组成和参数,系统描述了动车组用铅酸蓄电池、镉镍蓄电池和钛酸锂电池的特性和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了各型车蓄电池的充电方式、补液方式及故障保护方式等,介绍了恒压直充电和恒压限流充电、单曲线充电和双曲线充电的优缺点,结合蓄电池结构分析了单节补液和集中补液两种维护方式的特点,并针对运用工况提出利用充电机监控蓄电池的整个充电过程,对蓄电池的异常充电状态进行相应的控制保护。探究了动车组蓄电池的发展趋势和改进方向,在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蓄电池充电方式、充放电频次及深度、维护方式、故障诊断等方面对其性能的影响,从而采用合理、优化的设计方案,保证蓄电池在寿命期的正常使用,以更好地保障动车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8.
巴西地铁1A线列车的辅助供电系统,由AC380V(60 Hz)供电子系统和DC72 V供电子系统组成,主要设备包括辅助变流器、蓄电池和充电机等。对辅助供电系统中AC380 V(60 Hz)交流子系统和DC72 V直流子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客车在载客运行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电能。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后,蓄电池组将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能存储,并随时与客车充电机进行电耦合,共同为客车供电。客车光伏电系统主要由光伏发电系统充电机、升降压斩波器、直流负载及供电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发电控制器、蓄电池组及升降压斩波器组成。详细介绍了客车光伏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广州海珠线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辅助系统低压供电网络的结构,分析了两车联挂供电原理及不同供电列车线的控制逻辑,对蓄电池欠压及单台充电机的故障工况进行了故障应对分析。产品实际应用证明了该供电网络设计合理、运行稳定,能满足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地铁运营过程中,由于列车蓄电池组长期浮充供电,浅充浅放,产生“记忆效应”,使得蓄电池组容量变小,出现明显充放电失效情况。当发生上述情况后,可通过深度充放电试验对蓄电池组容量进行恢复。因此,需定期将蓄电池组从地铁列车上拆下,利用恒流充放电机对其进行深度充放电试验。文章重点研究地铁列车蓄电池组车下充放电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产地铁辅助供电系统及蓄电池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嘉 《铁道车辆》2000,38(Z1):90-91
1 辅助供电系统的主要功能 国产地铁辅助供电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将1 500 V的直流电源经辅助逆变器(DC/AC)逆变为三相交流380 V,提供给空调、空压机等三相负载和照明系统用电;经直-直变换器(DC/DC)变换为直流110 V电源,供蓄电池充电及控制系统等负载用电.辅助系统供电能自动完成启动、关闭及故障切换功能,在列车网络正常工作时,能及时报告辅助系统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用于直流3 000 V供电制式下的动车组牵引辅助逆变器的主电路、技术参数及总体结构,重点分析了该逆变器的器件选型、结构特点和辅助滤波器设计。通过实际装车考核运行情况表明,该型牵引逆变器运行稳定,满足DC 3 000 V电网供电动车组的运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首次在京张高铁智能型动车组上使用了应急自走行技术。应急自走行系统由动力蓄电池、双向充电机和UAS(应急自走行辅助装置)组成,介绍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关技术参数,分析了动力蓄电池和双向充电机在5种运行工况下的工作模式,分析了空调应急模式和应急自走行模式的启动条件及在相应应急模式下UAS的工作流程。京张高铁智能型动车组样车试制已完成,测试表明应急自走行系统的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动力集中动车组DC 600 V列车供电装置并联供电过程中出现的输出过流问题,开展了相应的试验测试,通过对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分析,确定了并联过流是由两路IGBT的导通时刻不一致引起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李鹏 《机车电传动》2020,(1):98-101,107
新一代复兴号动力集中动车组列车供电柜,首次采用二电平PWM整流器输出DC 600 V为客车供电。由于负载前端串联EMI滤波器,在负载投入时供电柜的滤波电感和EMI电容发生振荡,引起输出电压振荡。文章为抑制输出电压振荡,对输出端并联RC吸收电路和滤波电感并联RC两种方案分别进行讨论和验证,通过对主电路结构分析,认为滤波电感并联吸收电阻方案为最优。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辅助变流器是动车组的重要部件,为整车的交流负载供电。其中,牵引系统冷却风机、空调等是十分重要的负载代表,或与动车组的安全性相关,或与乘客舒适度密切相连,因此辅助变流器的供电可靠性十分重要。冗余是保障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主流的动车组都采用了并联冗余方案。当辅助变流器采用并联冗余方案时,需先完成各个辅助变流器并联组网,而后才能为负载供电,即组网控制策略,是辅助变流器并联冗余方案可靠工作的前提。文章针对并联组网控制问题,分析了动车组辅助变流器的组网控制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同步软启动组网控制策略,首先从理论角度详细分析了控制策略的原理,然后分别通过MATLAB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控制策略在各种组网工况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终说明提出的组网控制策略解决了输出电压幅值软启动过程中的并联组网难题,实现了辅助变流器并联在网络正常工况和紧急牵引工况下均可快速可靠完成组网,相对于一般组网控制逻辑,组网时间可至少缩短50%。  相似文献   

18.
基于某高速铁路30‰长大下坡道,对制动功能正常及故障工况下的某型动车组紧急制动距离、制动功率及制动能量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线路坡度和运行速度对制动功率及制动能量的影响关系。结合动车组紧急制动距离、制动盘热负荷性能曲线及温度限制,给出了动车组在30‰长大下坡道运行的限速运行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9.
对在线运行动车组的DC24 V/DC110 V直流变换器故障频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有效降低直流变换器的故障率,提高在线运行动车组的准点率,首先,对直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对典型故障的直流变换器进行试验台测试,确定故障部位,分析故障原因;然后,对直流变换器在两种不同工况下的使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发现工况优化后的直流变换器使用寿命及可靠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依据动车组运行速度、牵引制动特性及运行区间线路特征构建运行能耗数学模型,输出包含最大级位牵引、最大级位制动、小级位牵引、惰行和小级位制动等运行工况的节能运行控制曲线;对运行区间进行离散分区,构成区间分区序列,分区间的运行速度转换点构成速度转换序列;根据最优速度转换序列,组合最大牵引、匀速、惰行及最大制动运行模式,得到最优节能运行控制策略;采用实际线路及列车参数对最短运行时间能耗、司机操作运行能耗和节能策略运行能耗进行仿真分析,输出速度-能耗-里程关系曲线。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与实车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比,验证了动车组节能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