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铁路货车关键配件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未实现整合管理,部分关键配件和故障信息尚未采集,数据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都有待加强。通过制定铁路统一的关键配件编码规则,搭建贯穿整个货车关键配件全生命周期的物联网标识管理系统,有效地实现配件的数据贯通,为实现货车关键配件在铁路范围内的全寿命周期追踪管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一种基于RFID+BIM的铁路物资全生命周期管控系统,通过RFID与BIM结合的方式获取铁路物资全生命周期关键数据,对铁路物资出厂、运输仓储、安装使用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实现三维可视,满足智能铁路对物资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铁路货车修程修制改革、精益化管理的发展要求,解决货车配件管理粗放、履历信息不完整、缺乏配件造修质量评价手段等问题,设计了采用物联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铁路货车配件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建立货车关键配件唯一标识码,重构货车制造、运用、检修及配件报废数据,并应用于关键配件全生命周期履历库、配件报废管理、造修质量分析、故障分析规律。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为货车配件的精益化管理、辅助现场生产作业、降低维修成本提供重要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随着RFID技术的日益发展,射频电子标签在生产中的应用愈加广泛,推动了物料管理方式的变革。本文以所在单位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物料全寿命周期管理为实例,在介绍RFID技术原理的基础上,从铁路物料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主要构成、应用模型建立、经济效益同比等方面对RFID技术的应用及效益做综合分析,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得出铁路物料全寿命周期管理对于节约物料消耗、提升物料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RFID技术的应用对于铁路物料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对RFID标签在铁路工程预制构件和原材料管理的技术标准和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铁路梁场和轨道板场的预制构件和试验试件的生产过程和信息化管理业务需求,以RFID电子标签为媒介,利用物联网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实现与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互联,并通过工程试点实现铁路预制构件从原材料进场、加工、生产、架梁、铺轨及开通运维等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质量溯源。  相似文献   

6.
刘卫  刘寅华  段元勇 《铁道车辆》2023,(3):22-28+48
在我国提出“双碳”战略目标、打造绿色交通以及实施碳交易政策的背景下,构建一个铁路货车产品绿色指标体系,对于我国轨道交通铁路货运行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铁路交通的“绿色”现状,围绕着包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和报废回收这4个阶段的铁路货车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了铁路货车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碳足迹的表现形式,提出了铁路货车产品绿色指标体系的主要属性,搭建了包括方案设计对比以及4个阶段碳足迹核算的铁路货车产品绿色指标体系。研究表明:以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绿色指标的碳足迹进行核算度量,在方案设计时进行铁路货车产品“绿色度”对比,能使“绿色”特性贯穿于整个铁路货车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  相似文献   

7.
对铁路货车制造企业在现场工位应用RFID技术实时采集生产数据、质量数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制造执行系统技术框架模型,并针对应用RFID技术的关键技术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铁路行业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管理需求,提升信息资源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设计铁路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Spring Cloud微服务架构,结合工作流管理、虚拟资源分配及资源需求预测等技术,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全流程管理、需求预测与分析评估等功能,有助于提升铁路信息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为实现铁路信息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分析和研究铁路工程埋入式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的技术标准和应用。针对CRTSIII型轨道板的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溯源等业务需求,以埋入式RFID电子标签为载体,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数据安全技术,实现对RFID电子标签的标准化管理。埋入式RFID电子标签与预制轨道板的生产过程环节紧密结合,将轨道板信息和生产过程信息与铁路工程管理信息平台数据互联。设计了适用于铁路工程的埋入式RFID电子标签,制定了标准化管理办法,实现了从原材料进场、生产、入库、铺设及运营等各个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质量溯源。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一种高速动车组全生命周期履历管理系统,通过分析高速动车组全生命周期履历信息管理需求,提出履历系统的体系架构,即履历初始化、动态履历收集、履历异常处理和履历应用,描述了通过面向动车组结构的序列号管理,自动集成和动态记录动车组从设计使用到报废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整车与零部件状态数据,支撑序列号跟踪、运用信息管理、履历构型变更和版本管理以及履历查询活动。高速动车组全生命周期履历管理系统在企业应用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铁路货车关键配件从制造到报废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过程溯源,解决关键配件制造单位和检修单位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以铁路货车关键配件编码作为切入点,提出了包含产品类别码、产品标识代码的铁路货车关键配件编码结构,设计了铁路货车关键配件标识管理流程,提炼形成一套铁路货车关键配件标识应用策略,有效实现货车关键配件的数据贯通,为进一步开展铁路货车关键配件健康管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中国铁路提速、重载货车的发展和特点以及中国铁路运输形势及现状,概述了在货车新造、检修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意义和无损检测技术在保证货车关键零部件的产品质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从技术标准引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铁路货车关键零部件的无损检测工艺、检测装备等方面介绍了无损检测技术在货车新造及检修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并对中国铁路货车无损检测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正>1总体目标根据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成本核算、全过程跟踪的管理要求,以铁路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与合肥机务段机车检修系统、机车整备管理系统等生产检修系统相关联,从生产实际和现场实用出发,依托物资唯一标识(二维码)及大数据处理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健全物资质量信息跟踪、反馈及追溯机制,建设物资使用、维修、报废信息库,实现对重点物资从采购、使用到报废全过程信息可追溯、可查询;与供应商的绩效管理有效衔接,满足铁  相似文献   

14.
基于铁路科研管理的实际需求,利用J2EE技术、SSH架构对铁路科研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最终建立了基于网络的集科研立项、合同、经费、过程、结题管理及信息发布、查询功能为一体的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现科研管理过程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铁路集装箱货物运输业务流程和RFID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RFID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自动化管理方案,详细阐述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资产管理系统,是实现高速铁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系统。在当前高速铁路委托运营管理模式下,系统中能够体现基础设备设施的检测和维修等的动态数据由现有的外部系统提供。分析外部系统现状,针对外部系统不同的数据量和网络部署,提出相应的接入方案,并解决外部动态数据与资产管理系统间的数据关联问题,研究相应的数据存储和检索技术。以京沪高速铁路的现状为例,介绍铁路工务生产管理系统接入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铁路货车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大数据技术在铁路货车领域的应用,提出了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分析铁路货车大数据来源及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采集与存储技术、大数据治理技术、大数据算法和模型、大数据计算分析技术,设计了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和技术架构,为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提供设计依据。目前已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基于该设计方案的铁路货车大数据平台的搭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路》2007,(2):73-73
铁路专用线货车动态跟踪管理系统是以铁路专用线(专用铁路)为对象,动态掌握铁路货车在专用线的作业时间、现车以及停留时间等车辆运用信息。针对专用线货车占用率高、调入调出频繁的铁路车站运用需求,在现有铁路车站相关系统的总体框架下(包括开发、应用环境、基础数据、数据结构等)研发的专用线货车动态跟踪管理系统。是对既有现车管理系统的补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已进入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期。由于技术手段等方面因素制约,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在公司资产管理及维护方面存在设备台账不完整、实物管理相互脱节等现象,不能满足资产管理发展的需要。主要介绍RFID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将其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起来,应用于物资采购及仓储、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和退役报废等阶段,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跟踪管理,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达到向资产管理要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不断提高的铁路信息化建设需求,设计了基于DevOps理念的铁路软件开发平台。通过微服务架构、容器化管理、统一安全认证等技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软件开发服务,实现软件开发可视化、管理统一化、数据公享化,打破单兵作战的软件开发模式。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应用的结果表明,该平台提升了软件交付效率,保证了软件开发与交付过程中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