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国际社会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进程。介绍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了IMO对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的立法趋势及其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行业特殊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要求国际航行船舶通过国际海事组织(IMO)实现其温室气体减排。回顾了国际社会关于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进程,介绍了国际海运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现状和特征及技术性、营运性与基于市场的减排措施,在分析IMO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的立法进展及其可能对我国造船业、航运业、人才需求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主要背景简要介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相关机制及面临的问题,进而对国际海事组织(IMO)在海运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加以分析,最后结合国情对我国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船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欧委会和欧盟成员国应在IMO内部进行的讨论和磋商中发挥积极作用,IMO才是最可能给出全球性航运减排措施的组织,而不应该搞单边主义,大力推行区域性规则。日本认为欧洲区域性措施的发展可能违反了国际法,包括联合国的海洋公约,同时还会妨碍旨在找到解决办法的国际性谈判。  相似文献   

5.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9年5月启动了第四次温室气体研究,2020年8月完成。IMO温室气体研究是一项接续性工作,致力于提供不同历史时期海运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和未来排放量预测;同时,也对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效提升的各类技术措施进行评估,提供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6.
《世界海运》2016,(6):1-5
系统介绍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国际海运船舶能效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审议进展和立法现状,在技术、营运和技术合作三个方面提出当前阶段的重点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崔燕 《中国船检》2011,(9):17-17
IMO在实现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立场坚定而鲜明,而且这个技术性的国际组织似乎不再满足于解决单纯的技术性问题,而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引发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问题也颇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和我国航运企业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回顾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进程,分析船舶温室气体减排面临的挑战和进展及其对我国海运业的影响,建议我国航运企业摸清自身船舶CO2排放情况,研究各种减排措施,设置新船CO2设计指数,建立排放交易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72届会议通过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从背景、愿景、减排力度和指导原则、短期/中期/长期候选减排措施及其影响、存在的障碍及支持性措施、后续行动、定期审议等7个方面,对国际航运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作了总体安排。通过对该初步战略的解读,分析该战略可能对我国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开展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及措施的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张明 《航海技术》2012,(3):64-66
介绍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三项关键措施——控制船舶设计、建造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控制船舶营运的温室气体实际排放,以及建立碳排放市场机制。目前,前两项已经强制实施且不断提高标准,后一项也在积极筹划、推进。这些措施对我国压力巨大,提出应对之策是在船型开发和设备研发方面实现对多种节能减排核心技术的突破,取得一批真正创新的成果;指出这涉及国家产业政策、主管机关、造船业以及相关设计和科研机构,需要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5月13日,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74届会议在伦敦召开,有关降低船舶碳排放的措施成为国际关注重点。作为全球航运业监管机构,IMO一直以来都在推动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工作。2018年4月,IMO制定了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以MEPC.304(72)号决议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尽快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计划,目标是到2050年国际航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以上,2100年前尽快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3.
刘能冶 《世界海运》2011,34(9):11-13
针对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国际海事组织内部目前讨论的热点问题,分析了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现行国际法律框架、已提出的减排方案、国际法的新动向(欧盟对航运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能采取的单边主义措施),以及中国的谈判立场。最后提出中国应当提早研究,在国际海事组织进行的减排谈判中寻求对中国航运业影响最小的航运减排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爽 《中国船检》2023,(8):11-15
<正>MEPC80会议通过了2023减排战略,明确了中期政策,进一步推进国际海运减排进程。国际海事组织(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届会议(MEPC 80)于2023年7月3日至7日在英国伦敦召开,此前一周还背靠背召开了第15次船舶温室气体减排会间工作组会议。经过两周密集审议磋商,会议最终通过了“2023年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这在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会议还进一步明确了中期减排措施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前各国及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鉴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将航运业也纳入了减排的进程中,租船人和船东必须核算并报告其控制船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海运业是全球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等效CO2排放总量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大。为限制船舶温室气体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制定了《IMO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简称“初步战略”)及目标,确定了短期、中期及远期减碳措施清单。文章对“初步战略”内容进行了分析,以“到2030年,国际航运单次运输任务的CO2排放量要比2008年至少减少40%”为目标,对“初步战略”短期措施中主要的直接努力减碳措施进行了研究,为我国海运业适应“初步战略”的减排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国际海事组织(IMO)温室气体初步战略于2018年通过,针对船舶运输行业设置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以2008年全球温室气体作为基准,到2050年减少50%(碳排放减少70%)。这一目标的设置,充分展示了国际海事组织在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担当,同时也对航运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航运减排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2018 年4月,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从短、中、长期候选减排措施等多个方面对国际海运业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总体安排.其中,中期候选措施就包括市场机制.实际上,IMO早 在2000年发布第一次温室气体研究报告中就对市场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2006年召开的第56次环保会(MEPC56)则...  相似文献   

19.
<正>2023年减排战略通过后,船舶节能将扮演重要角色,提供多方面的推进路径。运营船舶的温室气体减排是国际海事组织(IMO)、相关国家和组织关注的焦点,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80次会议(MEPC80)通过了2023年减排战略后,运营船舶面临怎样的处境,有哪些船舶节能改造技术路径能够实施推进,航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正>本概览以文件梳理的方式,从文件视角系统回顾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为解决船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所开展的工作,厘清IMO船舶能效和温室气体减排文件发展脉络,包括文件通过(adopt)、批准(approve)和生效(enter into force)时间以及修订(revise)、取代(supersede)和撤销(revoke)等关系,并展示现行有效文件,列明相关缩略语和术语,供海事主管机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