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耙吸挖泥船的振动和噪声危害问题,介绍9 000 m3耙吸挖泥船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主要包括船体线型的改进,机电设备的减振降噪措施以及避免共振所采取的提高结构刚度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新型航政艇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新型航政艇设计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采用了多种新型、实用的减振降噪措施,使设计船型达到了优良的减振降噪效果,对新材料、新的防腐技术的应用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舰艇建造阶段影响减振降噪的主要因素分析,提出减振降噪控制的主要工艺技术措施,指导造船厂开展减振降噪工艺设计、施工及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刘春江  胡浩  崔濛 《船舶》2019,30(4):68-74
科学考察船的空调通风系统噪声不仅会影响到科学家进行海上实验,而且对船员的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故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是科学考察船的重要工作之一。该文结合“东方红3”号实船,介绍了该类船的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的特殊性,同时提出通风系统减振降噪设计的方法和措施,为科学考察船以及类似船舶空调通风系统减振降噪技术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立冬  喻浩  王暖 《中国造船》2002,43(2):44-49
本文针对某型号测量船主要噪声振动源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减振降噪综合治理研究,其中主机采用低频大载荷隔振器的单层隔振、辅机采用浮筏隔振装置、机座采用局部阻尼处理等措施。由于该船采用了先进的浮筏技术及其他隔振措施,在提高船上测量系统读取数值精度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船上水声设备测绘工作环境和船员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该船的设备使用寿命和船员体力极限。本船自噪声在低航速时已淹没在海洋背景噪声之中。特别是该船减振降噪装置在系统的声学匹配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经实船验证,效果良好,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对减振降噪技术在各型舰船上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云 《江苏船舶》2000,17(1):14-17
对小艇主要量度的选择、型线的设计、设备选择、减振降噪的措施以及实船测试情况作了介绍。该艇应用圆舭艇理论 ,结合国内设计圆舭艇的一些成功经验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基于质量阻振机理,分析了阻振质量偏置安装及空心阻振质量结构对阻振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综合质量阻振与阻尼减振的支撑结构复合阻振技术。采用FE-SEA法,建立了支撑结构至圆柱壳体的振动传递及声辐射特性分析模型。对比了支撑结构底部阻振、四周阻振和双层阻振的阻振性能,分析了在支撑结构表面粘贴阻尼材料的减振降噪性能。结果表明,双层阻振比单层阻振、约束阻尼比自由阻尼的减振降噪效果更加明显,复合阻振技术比单独减振设计的减振频率更宽,减振效果更好。复合阻振技术对支撑结构的减振设计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船舶减振降噪措施简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船舶减振降噪措施的采用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措施主要包括螺旋桨的减震降噪、机电设备的减振降噪以及避免共振。各种减振降噪措施的采用不仅要强调效果,同时必须考虑到经济性,所以减振降噪只要达到合理适度、满足使用要求的效果就可以。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试验验证,对某型船用柴油发电机组进行减振降噪设计.优选阻尼材料,设计不同的隔声罩结构,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得到最优结构,对公共底座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公共底座进行改进设计,用吸声材料对底座的空腔进行填充,在传递途径上对噪声进行抑制.试验结果显示,采用该减振降噪设计取得了 6.5 dB的降噪效果,柴油发电机组整体减振降噪指标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科考船的特点和技术要求,讨论分析了设计及建造阶段需要进行的必要减振降噪控制策略,以确保最终实船的振动噪声满足设计要求。该减振降噪控制流程及控制策略可以为后期新造科考船的设计、建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疏浚硬质海底岩石的需求使大型绞吸挖泥船桥架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对桥架结构进行振动模态预报并作出优化设计探讨.利用MSC.NASTRAN对两艘能够疏浚一定强度岩石但绞刀功率不同的绞吸挖泥船桥架结构进行了振动模态预报和比较分析.基于振动模态预报结果对桥架结构避振设计进行了探讨.所得结果为研发具有更大绞刀切削功率、疏浚更高强度岩石的超大型绞吸挖泥船桥架结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戴菁  刘厚恕 《船舶》2008,19(2):35-39
简要介绍了耙吸挖泥船泥舱泥门的发展演变,以及有关设计要素和经验数据,通过统计数据表明大通径单列泥门的耙吸船近年来在国外呈上升趋势,同时对大通径单列泥门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介绍了国内外自航绞吸挖泥船的发展现状,对比了国内外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技术特点,提出了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新的技术要求;探讨了自航绞吸挖泥船装机功率科学合理增加的可行性;文中表述了绞吸式挖泥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直接简化计算方法和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某超大型耙吸挖泥船进行自由振动频率的计算。直接简化计算方法参考CCS船体梁固有频率计算;三维有限元方法借助商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船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初期的总体质量分布,进行直接计算。论文旨在寻求适合于挖泥船类的船体梁固有频率估算方法,以及探讨随着船舶大型化和高强度钢的大量使用而可能引发的超大型耙吸挖泥船的船体波激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5.
船舶和海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船舶数学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消除船舶试验数据中含有的噪声等不良因素,获取准确的数据用于建模,将小波阈值消噪法用于数据预处理,通过仿真对比了消噪前后辨识出的船舶模型相关参数,并将辨识结果用于耙吸挖泥船变吃水作业状态下的运动仿真,验证了小波阈值消噪在耙吸挖泥船参数辨识中的有效性及其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控制投资,需根据项目施工条件合理选择疏浚船型。以绞吸挖泥船为基础,依据现行疏浚定额,分析疏浚价格组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疏浚船型在不同吹距时的价格曲线得到单价的变化趋势,找出吹距相同时的经济船型;总结得出大中型绞吸挖泥船的经济适用的疏浚工程量范围。结果表明,当吹距相同时,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成本优势明显,更适合远距离吹填;当疏浚工程量较小时,中小型绞吸船疏浚成本优势明显;当工程量大于200万m3时,大型船舶具有成本优势;当运(吹)距超过14 km时,选用抓斗挖泥船比耙吸挖泥船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17.
丁勇  王振瑯 《船舶》2009,20(6):50-54
大型绞吸挖泥船在重大疏浚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新型定位移船倒桩装置是大型绞吸挖泥船的主要设备,国内首次设计既是攻关重点,又是关键所在。通过阐述新型定位移船倒桩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技术和特点,对其设计作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气动弹簧在绞吸挖泥船低频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绞吸挖泥船铰刀旋转切削岩石时产生的低频振动问题,基于气动弹簧的结构形式、受力分析及固有频率低的特点,研究气动弹簧在绞吸挖泥船上的应用方案,并利用船体和生活楼的位移反馈信号控制气动弹簧减振系统的工作状态,同时还介绍了船舶设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前耙吸挖泥船疏浚效果的评价主要依靠施工人员的常识经验,例如以牺牲大量的施工时间来换取泥沙产量的最大化,反而造成单土方成本较高。结合耙吸挖泥船厦门港实测施工数据,构建多指标疏浚性能评价体系,各性能指标的权值采用熵值法进行确定。研究表明:多指标评估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耙吸挖泥船疏浚性能,且与挖泥船辅助决策系统的测试结果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