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2月2日,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经济信息委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能力评估内容与方法(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封闭测试场地技术要求(试行)》两份文件,通过评估的车辆才有资格进行上路测试。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底,北京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和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两份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2月9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京交科发[2019]19号,简称:《细则》),首次允许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载人和载物测试。《细则》规定,北京地区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应能够即  相似文献   

4.
信息专递     
正北京发放首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百度无人车获得测试资格3月22日,经过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评审,主管部门向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了北京市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自动驾驶测试车辆开始正式上路测试同时,北京市有关部门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要求做了进一步细化:所有申请自动驾驶试验牌照的自动驾驶汽车须通过5000公里以上的封闭测试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自动驾驶给车辆系统安全验证和确认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基于即将发布的自动驾驶安全标准ISO/PAS21448《车辆—预期功能安全(SOTIF)》,分析了其对车辆系统验证和确认工作的新要求,基于此开发了一种满足SOTIF开发需求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在环及实车自动化测试,给出了车道保持功能(LKA)的SOTIF测试和指标开发示例,该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为自动驾驶车辆系统的SOTIF开发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广州市正制定《广州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指导意见》,计划2018上半年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加速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时间表。据了解,广州市政府计划于2018上半年完成第1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资格审核、临时车辆号牌的发放和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出台。根据相关规划,2019年底前,广州将允许智能网联汽车在半开放测试区上路测试(半开放测试区即有社会车辆进入的测试区);至2020年底,基于5G的智联交互系统可在穗实现规模化商用,车载智能网联终  相似文献   

7.
测试项目的理解和规划是使自动驾驶技术从研发阶段到具备一定规模的应用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国内城市和相关部门的智能网联测试管理办法等文件,介绍不同文件对测试项目的内容及要求。最后,发现不同文件中项目的要求详尽并进行概述,为自动驾驶车辆后续进行实际道路测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在全国首次认定3家"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分别设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长安大学(西安)、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并为3家测试基地依托单位授牌。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及产业迅猛发展,各有关方面对自动驾驶测试需求旺盛。交通运输部首次认定3家最有实力的单位为"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是在发布《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市有关部门去年底、今年初陆续公布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这意味着在北京,进行自动驾驶路面实验将有规可依,有望带动国内更多地方出台类似规定,安全、有序、稳妥地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此外,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我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前不久公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描绘了我国智能汽车社会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之前的测试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精度测量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方式,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将驾驶模拟器运用到研究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已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虚拟驾驶场景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检测,通过组合虚拟驾驶场景的背景车辆、行人、交通灯、建筑、指示标牌等元素,研究将驾驶模拟器与虚拟驾驶场景的联合应用来测试自动驾驶车辆。设计了典型的交通场景,通过自动驾驶车辆和背景车辆的实时交互,研究自动驾驶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驾驶模拟器可以高度拟合人类驾驶体验,驾驶员通过驾驶模拟器控制背景车辆能够很好的模拟现实中的驾驶行为,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仿真测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是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及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市场化应用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工作。文章围绕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首先系统总结分析了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指南(暂行)》的主要内容及典型测试场地的建设要求,然后面向场地构建应用阐述了长安大学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的建设实践,最后针对现有测试场地及建设技术难以满足多种技术形式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交通事故卷宗、交通事故视频信息数据,研究机非混行交通环境下典型交通事故形态,构建了面向机非混行交通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旨在针对我国较为特殊的机非混行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场景及测试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分析了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的构建需求,建立交通事故数据筛选标准,得到133例可用于构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场景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数据集;其次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行驶要求,对133例交通事故的发生地点、车辆行为、道路类型、环境光线等方面进行解构分析;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建立了5类典型的自动驾驶测试场景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场景模型的关键要素,为实际道路测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刘金  丁舒涛  何海 《上海汽车》2024,(2):22-26+38
为了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测试中的安全性,基于LabVIEW设计了一种自动驾驶汽车在线振动监测与诊断系统。该系统通过上位机与驾驶机器人通信,获取车辆运行状态数据,同时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振动在线监测,最后结合车辆振动数据和状态信息进行在线诊断,开发了监测与诊断界面,实现了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测试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在线监测与诊断。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逐步在限定区域开展实际道路测试,确保和提高自动驾驶系统安全驾驶能力是当前研究、测试和工程开发的热点难点。面对自动驾驶车辆将长期与人类驾驶车辆混行,并与其他交通参与者遵守同样交通规则的现实需要,提出一种验证和测试自动驾驶系统交通规则符合性的方法,以期降低多车混行条件下的交通安全风险。针对各类交通法律法规语义自动解析技术瓶颈,提出规范化-逻辑化两阶段交通规则数字化模型,基于改进谓词度量时序逻辑框架(Metric Temporal Logic,MTL),将自然语言交通规则转换为命题、逻辑连接词和时序算子组成的逻辑编码,生成了自动驾驶系统可理解、可执行、可验证的数字化交通规则,并构建了交通规则命题的分级分类体系。提出了一套基于自动驾驶车辆高精度运动轨迹的交通规则符合性验证算法,并搭建仿真试验平台,在高速公路交通场景下开展了试验验证。理论分析与试验表明:精简命题空间、新增时序算子和谓词逻辑词等改进有效提高了原有MTL框架的时间表现能力,解决了时序逻辑性不足等问题,大幅提高了交通规则数字化转换效率,对地方性交通法规和未来交通法规修订提供了良好的兼容性。提出的交通规则符合性验证方法及试验平台可以有效测试自动驾驶系统对现有交通规则的遵守能力,相关成果对提高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能和未来混行交通安全管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道路测试,科学完善的自动驾驶测试评价体系需要完整的测试场景做支撑。高速公路场景作为L3级自动驾驶的典型应用场景,相关的测试标准、测试方法、测试场景亟需明确。文章通过对L3级自动驾驶高速公路道路测试场景来源、场景分类与要素、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等分析,结合L3级自动驾驶高速公路应用场景,从自动驾驶车辆应急处置、人工介入能力和综合驾驶能力等方面,提出L3级自动驾驶高速公路道路测试场景及测试项目,为后续道路测试评价方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文聪 《上海公路》2023,(4):109-112+211
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模式有别于传统汽车,对道路设计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为深入研究自动驾驶条件下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道宽度,从车辆外廓尺寸、车辆速度、车辆技术性能等角度,对传统车辆和自动驾驶车辆进行对比分析,判断适应自动驾驶车辆的城市道路机动车道宽度设计标准。研究表明,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距精确控制与车队化运行模式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节约空间,提升慢行舒适性。城市干路条件下,自动驾驶车辆的横向摆动大幅缩小,2.85~3.05 m的机动车道宽度即可满足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需求。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沃尔沃卡车正与瑞典废弃物管理公司Renova开展合作,共同测试和研究如何利用自动驾驶车辆提高垃圾处理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为驾驶员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接受测试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原理上与2016年秋季以来在瑞典北部克里斯蒂内伯格矿山投入使用的沃尔沃自动驾驶卡车相同。"在遍布狭窄街道和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城市住宅区,驾驶重型商用车辆本身就需要符合严格的安全要求,即使在车速不超过正常行走速度时也是如此。我们现在进行测试的垃圾装运车可以持续监视  相似文献   

18.
作为测试自动驾驶车辆的关键技术之一,计算机仿真与真实的物理环境下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相辅相成,在未来的自动驾驶行业领域,计算机仿真也必将为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与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主要从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意义、测试方法和作用、搭建技术、软件现状等部分为切入点,介绍自动驾驶仿真技术的现状,为自动驾驶仿真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数字孪生技术在自动驾驶测试领域的应用.旨在构建高度开放的数字孪生自动驾驶测试平台,结合仿真测试工具、通信设备、真实测试车辆等功能单元,形成丰富的测试验证环境,支持各类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和算法验证测试,具备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开展虚拟复杂场景的自动驾驶实车测试验证能力.提供一种全新的自动驾驶整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据公安部网站消息,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3部委于2018年4月12日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对测试主体、驾驶人及车辆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测试车辆应当遵守临时行驶车号牌管理相关规定,未取得临时行驶车号牌,不得上路行驶。《管理规范(试行)》规定,测试主体是指提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申请、组织测试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单位,应符合下列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