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4月3日,以"建造节能、系统节能"为主题的2018(第二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节能技术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高峰论坛由中国节能协会城市轨道交通节能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20余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司、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节能技术。论坛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节能与绿色发展,积极开展轨道交通行业节能技术交流、标准研究等工作起  相似文献   

2.
正4月15日,由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成都智元汇特别协办的2021年第七届中国(郑州)智慧轨道交通与创新发展大会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建设公司、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单位、学会协会、院校、行业龙头企业的高层与技术专家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通强国"战略和"智慧城市"部署下,如何促进智慧城轨与城市发展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地铁车辆向"标准化"迈出关键一步。2021年6月28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的我国首列中国标准地铁列车在郑州下线,标志着我国在地铁车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城轨装备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19年7月开始,中国中车联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各地铁公司、科研院校及协作单位共同实施了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及试验项目,目的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适应中国需求、技术先进的"标准化"地铁列车平台,提高我国地铁装备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对无线通信的需求;结合郑州地铁1号线TD-LTE(分时长期演进)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方案和实际测试数据,证明TD-LTE技术在高速移动状态下的大带宽传输能够实现多业务承载,具备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业务整合的条件,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环境的安装要求,说明TD-LTE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专网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围绕“绿色低碳”理念,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的调研,在政策标准体系、实施路线、建造技术3个方面,系统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的有益成果;基于对城市轨道交通碳排放现状的调研,分析围绕碳排放权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方向,并从能源转型、建材生产和节能增效3个视角详细剖析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新要求。基于上述两方面的研究,从政策制度建构、城轨绿色建造实施路线、城轨低碳技术3个方面构思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实施路径,为双碳目标下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期刊为月刊,大16开,全彩印刷,每月20日出版。《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密切关注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焦点、热点,全方位介绍国内外地铁、轻轨等快捷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及时报道相关技术及其装备和高新技术成果,多元化促进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为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市场竞争力服务。  相似文献   

7.
提出以MSTS(微软模拟列车平台)为底层建模平台的三维视景仿真技术,并利用该平台对列车运行的三维视景进行了仿真,且通过XNA技术实现了底层模型的显示和操作。以郑州地铁1号线为例,对信号机、道岔和轨道等与地铁信号系统紧密相关模型搭建工作作了介绍;同时结合地铁周边的实际情况,搭建了郑州地铁1号线的真实运营场景。可为城市轨道交通中地铁列车运行情况及相关技术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旨在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一个综合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就应该是一个安全、快捷、乘客运量大、行车间隔小、票价低廉的城轨系统。为了促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高效发展,由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世界轨道交通》杂志主办,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协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特别支持,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各相关建设、运营管理等单位大力支持的“2009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数宇化技术发展论坛“于2009年10月22日~2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城市轨道的“安全、高效、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7月7日,由紫光旗下新华三集团(以下简称"新华三")协办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数百位来自全国各主要地铁公司的领导及城市轨道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中浩,新华三集团副总裁、信息技术部总监陈孝毅等专家代表分享了云计算、大数据、安全防护、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我国城市轨道信息化建设中的前沿应用实践,并探讨了在新技术助力下"智慧地铁"的实现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月1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工作全面启动。其中,地铁牵引供电核心部件牵引整流机组,被列入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第1批认证目录。为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第三方检验检测的需求,近日,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完成地铁牵引供电整流机组试验电源系统(以下简称"电源系统")安装,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工作。电源系统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测试系统、监视系统和试验平台等,适用于地铁牵引供电整流机组、储能装置、再生电能吸收装置等产品的电性能试验。电源系统具有以下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12年5月9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交协)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主持召开"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技术委员会(技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由专业委员会王忠文副主任主持。技委会全体代表着重对《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技术委员会章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技术委员会工作规则》(草案)和《第一批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自愿性产品认证目录》(草案)等文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提  相似文献   

12.
《铁道技术监督》2018,(12):15-15
2018年11月16日,城轨创新网络中心有限公司(NURTI)年度第1次经理层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由NURTI总经理赵有明主持。根据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与NURTI战略合作框架协议,CRCC主任刘越就城轨装备标准体系、检验检测、装备认证、功能安全评估等技术问题以及国家质量提升战略、发改委和认监委《关于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工作的通知》(发改产业[2016]2029号)、认监委和发改委《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认证实施意见》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第一批目录》通知(国认证联[2017]142号)的要点进行了详尽解读。  相似文献   

13.
正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正在向发展规模化、结构网络化、制式多样化、装备智能化和技术自主化方向发展。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应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推进大铁公交化、市域铁路、城市地铁"三铁融合",形成多制式的轨道交通体系。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城轨交通运营里程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组织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17)》编纂组稿征集和培训会于6月23日在北京召开,城轨交通企业、设计咨询、装备制造单位的代表及年鉴编辑部的同志共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协会副秘书长李成新主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总工程师宋博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将成为首部对外公开发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8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文化博览会(简称:城轨文博会)在深圳启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俞光耀,常务副会长周晓勤,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副会长王峙、崔学忠、周少东,资深专家应名洪;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赵铁锤、副会长王武琦;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党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6.
正7月8日,站城共融绿色宜居—地铁与城市空间一体化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轨道交通学组主办,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国内外20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设计单位共120余人参加会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轨道交通技术工作委员会理事长王汉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宋敏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5月4日,《地铁安全疏散规范》(GB/T33668-2017)(以下简称《规范》)宣贯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设计咨询专业委员会和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咨询、运营管理、生产制造等单位和公安、消防、高校等部门共计约3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协会安全管理专委会王燕平主持。宣贯会上,《规范》主编、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交通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运营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每天须对隧道进行巡检。按照目前主要以人工纸质记录与拍照取样为主要手段的隧道巡检模式,隧道巡检得到的相关信息无法实现关联、跟踪和共享,难以及时评估和掌握隧道技术状态。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网络化的背景下,研究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高效的隧道巡检装备与系统十分必要与重要。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引入互联网及移动支付技术,改善传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运营维护成本,从而更好地提升地铁运营管理业务水平,是目前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在新线建设和旧线改造时都在努力研究的课题。阐述在移动支付大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受到的巨大影响,总结在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应用(地铁AFC系统)模式下运营过程中带来的各种变化,同时分析2种不同互联网+地铁AFC系统建设运营模式的优缺点,介绍目前互联网+地铁AFC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及关键技术,提出采用何种电子票技术实现互联网刷卡过闸是目前制约互联网+地铁AFC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分析比较目前3种移动近场支付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正6月30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印发《关于全面启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采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产品认证是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准入方式,是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城轨装备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国家有关部委早在2007年即开始进行相关工作部署。自2017年起,国家不再审核关键装备招投标文件和投标企业资质,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处于空前开放的激烈竞争状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几乎全部要由业主和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