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伟嘉 《时代汽车》2021,(11):193-194
为研究大型车辆在复杂山区道路中的行驶安全性,通过Trucksim构建出了人-车-路耦合的仿真试验场景,针对两条实际山区道路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山区道路中,由于弯道较多,车速和载荷是侧翻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大型车辆的行驶车速位于50km/h-60km/h的速度区间时,其横向载荷转移率会陡增至侧翻阈值,...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车辆在弯道路段的行驶安全性,在分析弯道路段事故形态的基础上,提出弯道行驶安全性评价指标.同时,从车辆侧向稳定性分析角度,建立道路圆曲线半径与弯道路段行驶安全性的定量关系.通过TruckSim与Simulink的联合仿真实验,利用3种典型的弯道行驶工况,对现行规范中规定的标准弯道的行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道路圆曲线半径与车辆侧向稳定性呈正相关,车速与其呈负相关.在给定实验工况下,车速为120 km/h,圆曲线半径为500 m时,侧向加速度超过0.4g,横向载荷转移率达到0.7,车辆极易发生侧滑/侧翻;而当车速为40 km/h,圆曲线半径低于60m时,车辆动态响应的幅度虽有所增加,但车辆并不会发生侧滑与侧翻现象.  相似文献   

3.
车辆行驶速度模糊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捷辉  万文彬  徐凌  黄建军 《汽车工程》2005,27(6):702-705,709
主要研究模糊控制理论在车辆行驶速度控制中的应用。介绍了一种参数自适应的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并以柴油车为例,实现了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一些行驶的车辆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因为驾驶员对路面情况判断失误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客车相对于一些小型车辆来说重心高,稳定性相对较低,在路面上行驶安全性也相对较低,可能会出现侧滑、甩尾现象.文章研究客车行驶的稳定性,通过TruckSim软件对客车进行建模仿真,得到客车在不同道路条件路面上行驶时的试验性能曲线,分析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建立车辆行驶速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这一复杂的高阶、非线性、时变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行驶速度模糊控制新方法,该方法较常规的模糊控制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车辆行驶速度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场车辆行驶试验,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确定了汾(阳)-离(石)高速公路车辆行驶轨迹及其动态行驶特性;基于美国最新的互动式公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方法,预测了该路段交通事故并与实际交通事故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该高速公路的事故频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及成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交通事故的原因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针对智能网联车编队行驶功能,文章设计了基于车用无线通信(C-V2X)技术仿真系统。依据车辆协作式行驶控制流程(车辆组队、车辆入队、车队稳定行驶以及车辆出队),搭建智能驾驶员模型对车辆进行控制,通过领航-跟随法引导车辆队列行驶,最后在Prescan中设计驾驶场景,并通过直连通信(PC5)模式4通信协议建立通信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搭建的车辆编队协同控制仿真系统能够有效完成车辆队列的形成、车辆入队、队列稳定行驶以及车辆出队等队列控制行为,并能够根据自动驾驶控制策略使队列保持稳定的车间距行驶。  相似文献   

8.
车辆行驶平顺性的预测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和随机振动理论,建立了计及车体弹性和发动机支承影响的比较简单实用的二维十五自由度车辆线性振动系统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与道路试验的比较,对车辆的行驶平顺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自动驾驶汽车决策结果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具有自主决策和交互能力的行驶模型生成方法,该行驶模型作为背景车被用于构建自演绎仿真场景来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的连续决策能力。首先,以强化学习为基础、结合遗传与进化思想,创新地设计并生成了具有自主决策和交互能力的不同风格行驶模型;然后,在模型构建阶段分别训练生成了保守、普通和激进3种风格的行驶模型,其中普通风格行驶模型的训练参数来源于自然驾驶数据集highD的车辆参数分布,保证了该行驶模型的真实性;最后,在普通风格行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训练出了具有显著激进特征的激进风格行驶模型,以增强自演绎场景的复杂性和测试效果。结果表明:在模型真实性方面,以highD数据集中的跟车速度、车头间距、换道时刻下碰撞时间等参数的分布为真值,研究所生成的普通风格行驶模型的参数分布与真值的平均相似程度为88%,相较于基于规则的智能驾驶人模型(IDM)提升了20.3%;在场景测试性方面,以被测系统为主要责任方的碰撞次数为评估指标,研究生成的不同风格行驶模型所构成的自演绎场景的测试性约是由IDM构成的基线场景的7倍。因此,设计和生成的行驶模型所构成的自演绎场景可以有效支撑面向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仿真测试。  相似文献   

10.
石坚  卓斌 《汽车运输》1999,25(4):20-22
在车辆主动安全性研究中,车辆躲避前面障碍物的能力是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对此建立了模型,并且得出了障碍物距离和最小安全车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利用GIS技术建立机动车污染仿真模拟系统,能够直观反映机动车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为机动车污染控制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以ArcGIS Engine为开发工具,通过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连接,实现了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的数据查询和空间显示等功能,通过GIS和高斯扩散模型的集成,分析了武汉市交通污染分布,为机动车污染的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该系统能对武汉市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TS技术的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是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研究行驶环境感知和信息融合、驾驶员特性和安全距离模型、车辆运动控制及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汽车驾驶安全辅助系统试验平台和试验样车,实现了行车前撞预警、安全车距保持、智能车道保持等功能,并完成了相关试验分析与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基于ITS的汽车主动安全辅助技术的研究以及汽车驾驶辅助系统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驾驶轨迹的高速公路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  张勇刚  李欣  熊坚  张新海 《公路》2007,(10):157-161
汽车驾驶模拟器能准确记录在虚拟道路上行驶的驾驶轨迹。为了研究驾驶员对未建成高速公路的客观反应数据,本文提出通过研究超速状态下的汽车驾驶轨迹来评价高速公路安全性的方法。通过选取不同职业、性别和熟练程度的驾驶员进行实验,对他们在模拟器上的驾驶轨迹进行研究表明:驾驶轨迹分散、混乱、相互交叉频繁、波动幅度大的路段安全隐患较大,与高速公路实际事故数据相比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基于OGRE和ODE的驾驶模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以开放源代码的图像引擎OGRE和物理引擎ODE为基础的系统建模方法,结合汽车动力学模型,实现了一个功能强大,效果逼真的驾驶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5.
处在一个封闭的长隧道环境内,驾驶员速度感减弱,降低了行车安全。通过侧墙效应可增强驾驶员的速度感和安全感,利用3D MAX软件对长隧道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与分析隧道侧墙图案颜色、图形和间距等。结果表明,在隧道内天蓝色能较好缓解驾驶员的疲劳;圆形、方形图案稳重,能缓解驾驶员的紧张心理。三角形图案锐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图形间距10~20 m范围是较适合的间距。  相似文献   

16.
处在一个封闭的长隧道环境内,驾驶员速度感减弱,降低了行车安全。通过侧墙效应可增强驾驶员的速度感和安全感,利用3D MAX软件对长隧道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与分析隧道侧墙图案颜色、图形和间距等。结果表明,在隧道内天蓝色能较好缓解驾驶员的疲劳;圆形、方形图案稳重,能缓解驾驶员的紧张心理。三角形图案锐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刺激;图形间距10~20 m范围是较适合的间距。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建立路口仿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面交叉路口交通仿真是研究路口交通的有效手段。仿真系统中的道路模型是静态模型,是整个仿真运行的容器和载体。利用开放性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信息存储、图形操作、开发接口等功能,建立有效的道路模型,为仿真系统中其它仿真模型提供空间参照、几何模型和逻辑模型,为各类交通行为数学模型提供存储空间和作用空间,为各种程序算法提供调度接口,实现高效的路口交通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交织区车流的横向干扰突出,交通安全不容忽视。基于车辆安全运行所必需的纵向和侧向空间,提出了车辆限界的概念,分析并量化了基本安全限界和充分安全限界,明确以事故区、危险区和安全区描述车辆的运行安全状况,进一步提出了交织区安全评价的替代指标-危险系数和事故系数,并建立了替代指标模型,给出了评价模型的使用流程,以仿真实例说明了评价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运行车速被广泛的应用于检验公路线形。该文对运行车速计算模型采用了一个新的思路:考虑了隧道对运行车速的影响。该研究以人为本,分析了影响隧道入口驾驶员行车速度的三个主要因素:隧道洞内外光线差值、路基宽度差值以及洞口位置,运用Origin软件统计得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运行车速计算模型。该研究完善了运行车速模型,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以某中型乘用车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分别建立质量减轻25%、刚度增加25%和同时减轻质量和增加刚度的3种变型车模型,连同基础车,共有4辆目标车模型,分别与中型乘用车、SUV和小型乘用车进行正面100%和50%重叠率的碰撞仿真,以研究乘用车质量减轻和刚度增加对其碰撞加速度和驾驶员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与车100%和50%重叠正面碰撞中,乘用车质量减轻和刚度增加使其自身碰撞加速度明显升高;质量减轻后的目标车驾驶员头部HIC36、胸部最大加速度值和大腿力最大值增大;刚度增加后的目标车在100%重叠正面碰撞中驾驶员损伤加重,而在50%重叠正面碰撞中驾驶员头部和大腿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