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专利产品     
《船艇》1989,(2)
1.液压脉动流量显示仪。专利申请号:85106933.现有流量仪表测量液体脉动流时,会产生很大的附加误差,但在工业生产中有大量脉动流量需要准确、连续测量。本仪表从根本上消除了脉动变化的流量对流量准确度的影响,能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食  相似文献   

2.
准确分析掌握汛期通航流量规律是科学应对防汛通航工作的前提,本文基于船舶过坝安全及水利枢纽通航运行组织技术要求,在对三峡河段汛期通航流量突变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汛期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同时段通航流量突变规律特征,以期对三峡河段汛期过坝船舶的交通组织优化、通航安全保障等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金生  王志力  耿艳芬 《水道港口》2005,26(Z1):15-19
采用有限元方法,将流量和水位相耦合,采用水位修正算法计算水位,建立了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汉江安康电站坝下至白河160 km河段的恒定流与非恒定流计算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可靠,可以进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于港口和内河航运监管部门来说,准确的估计航道内船舶的流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为港口的交通管理、航道的规划提供数据依据,提高航运交通的安全性。本文重点介绍了船舶流量估计模型的不同维度,建立了船舶流量特征的分析模型,最后结合最优理论和小波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了船舶理论估计的最优模型,并对该流量估计模型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受水利工程影响水文站的测流问题,提高测流的准确性,在高州(四)站引入H-ADCP进行在线流量监测。本文从水位、流速、流量3个方面进行了比测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规范,相较与传统测流方法能更准确的识别受水利工程影响的流量突变过程,为相同情况的水文站测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结合灰色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特点,对两种模型进行有机地组合,构建一种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船舶流量方法.以实际船舶交通流量和主要影响因素为数据,运用遗传算法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上海洋山港的船舶交通流量进行预测,计算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预测不仅精度较高,而且能准确预测船舶交通流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船艇》1990,(4)
常规计算泵的有效效率的方法,需要已知压头、流量和消耗的功。压头和输入功率可以在装置上直接测得,而流量一般很难做到准确测量,主要困难在于:如果流量计安装在装置上,仪表的校准就比较困难,并且仪表可能测量出的是几个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52-55
潜艇在水下较高航速发生舱室进水或舵卡事故时,只能通过高压气吹除系统实施应急上浮进行挽回,而潜艇挽回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高压气吹除能力。为建立准确的高压气吹除系统高压气流量模型,本文在建立高压气吹除系统高压气流量数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高压气吹除系统小比例实验装置进行高压气吹除的流动实验,分析影响高压气吹除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实验结果和数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数理模型能较好描述高压气的流动过程,将吹除流量系数取0.7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9.
袁子文 《水运工程》2020,(9):152-157
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大数据,通过解析AIS原始报文,分离出关键字条,经过数据清洗、筛选后匹配其他船舶数据源,以进一步识别船舶类型并划分吨级。将大数据应用于船舶流量预测中,通过跟踪代表船型的航迹,总结出船舶航行规律和运营情况,再结合历史数据和宏观形势发展,综合预测航道货运量,基于对AIS数据的挖掘,运用分配模型预测多汊航道船舶流量,并以长江口南槽航道为例预测其船舶流量。结果表明,运用AIS大数据能有效分析复杂多变的船舶航路,从而准确地预测多汊道航道船舶流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关分析法计算清远站最低通航水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位~流量关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采用规范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是不合适的.北江清远站水位在2003年以后,急剧下降,缺乏流量资料.上游飞来峡站距离清远站较近,且中间没有支流汇入,两站的水文条件较为相似.所以考虑在飞来峡站的流量系列基础上,根据流量与上下游水位之间的相关对应关系寻找切合实际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贺开华 《船电技术》2009,29(4):22-25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永磁接触器合分闸过程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利用Matlab语言的Simulink功能建立了动态仿真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根据电压平衡方程和达朗贝尔机械运动方程建立的电压平衡子模型和机械运动子模型。位移、磁链和电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先由有限元方法求得,用于仿真计算中已知位移和磁链时电流的查表计算,可大大提高仿真速度和精度。通过样机的试验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李大鹏  杨天任  赵元松 《机电设备》2006,23(2):I0018-I0022
提出了通过对平板进行单面主动加热,根据平板的热响应测厚的红外无损测厚技术.使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厚度、加热热流、加热温度、加热区域形状、加热面积下的碳钢平板热响应.使用BP神经网络(NN)建立了热响应与板厚之间的非线性映射,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推广性.实际应用中可使用红外热像仪记录平板表面的热响应.提出的红外无损测厚技术具有单向性、不接触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对黄骅港某港区钢筋混凝土梁、板构件强度和电通量进行测试,比较梁、板构件混凝土强度和电通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差别不大时,电通量和强度没有对应关系;强度和电通量差别较大(超过5MPa)时,高强度对应低电通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6061铝合金,采用自行研制的混合活性剂配方,利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得到一组性能良好的焊接工艺参数。在此焊接工艺条件下,混合活性剂增加熔深效果显著,可一次焊透10 mm的铝板,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焊后对焊缝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活性剂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TIG焊相比,活性TIG焊的焊缝组织细密,基本不存在气孔、裂纹、夹杂等焊接缺陷;活性TIG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可达到与母材相当的水平,焊缝区的硬度明显提高,焊接接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喷水推进器进水流道进流面形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动量法预报喷水推进器的推力和效率时,进水流道进流面的动量和能量的精确求取是影响预报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喷水推进器的流量以及船体边界层速度分布已知时,还需确定进流面的形状才能求取进口的动量和能量.有关进流面形状及其对推进性能的影响程度,目前还存在争论.本文采用CFD方法对进水流道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求解一个用户自定义标量方程获取了不同进口速度比(IVR)条件下的流管及进流面形状.计算结果表明:①对于常见的平进口式矩形进水口,流管和进流面宽度约为进水流道宽度的2倍,且随进速比IVR的变化不明显;②随着IVR减小,进流面深度逐渐减小,进流面形状从饱满的半椭圆形逐渐变平坦,IVR很小时(IVR<0.3)进流面在中心线附近有所内陷;③同一工况下,进流面形状在进水口之前船体首尾方向不同的位置处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6.
通过感应加热实现板材的热弯成形,具有精准控制、安全便捷等特点。本研究采用新型便携式感应加热设备,对8mm船板钢进行热弯成形试验;并基于热-弹-塑性及弹性有限元计算,预测感应加热面外弯曲变形,与测量数据基本吻合。同时,考虑试验成本高昂,通过大通量的有限性计算,建立感应加热参数与板材弯曲的数据库;并通过回归分析,拟合出感应线圈移动速度与板材弯曲角度间的数学关系。当板材弯曲曲率相同时,通过线加热位置的迭代二分法,可线性逼近板材的目标弯曲形状,进而快速规划加工工艺,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采用5种不同成分的锌铝药芯钎焊丝钎焊铝/铜接头,研究钎料成分对接头剪切强度和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成分的锌铝药芯钎焊丝,采用火焰钎焊的铝/铜接头抗剪强度比炉中钎焊高,Zn80Al20药芯钎焊丝钎焊的铝/铜接头强度最高;随钎料中Al含量降低,铝/铜接头的耐蚀性变差,Zn72Al28药芯钎焊丝钎焊的铝/铜接头耐腐蚀性最好.相同条件下,火焰钎焊铝/铜接头的耐蚀性明显好于炉中钎焊的接头;Zn80Al20药芯钎焊丝钎焊的铝/铜接头钎缝组织呈块状.锌铝药芯钎焊丝中适中的Zn,Al含量有利于使铝/铜接头铜侧界面得到固溶体组织,并避免铝侧母材的过度熔蚀.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目前土木工程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之间的对比试验研究,提出了初始电流计算电通量的方法,并论证了该方法在施工中应用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对渗透系数和电通量试验时的初始电流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对电通量和渗透性试验的综合法,可以使指标一致,有利于实际应用和对比。  相似文献   

19.
磁场准确定向是利用电动机间接磁场定向控制技术实现转矩和励磁解耦独立控制的关键,影响着整个船舶交流电推进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通过对船舶电推进电动机矢量控制过程中的磁场定向方式进行演绎,以观测转子q轴磁链为模型,分析转子磁链大小、位置,并利用MRAS理论通过自适应调节实现转子磁场定向实时校正.在实际应用中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和磁场准确定向校正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张礼运  张亚东  康乐 《船电技术》2014,(6):28-30,33
本文针对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磁链观测技术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几种磁链观测的方法,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