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努力提高大修发动机的质量,以便延长汽车大修间隔里程。为此,我们用稀土镁球墨铸铁制造缸套‘并装上我区701车队660型客车的CA10B发动机上进行运行试验。从1973年12月1日装车到1977年4月20日共行驶334892公里。实践证明稀土镁球墨铸铁缸套比一般灰口铸铁缸套耐磨性能好,可大大提高大修发动机质量,延长大修发动机的间隔里程,减少保修费用,并节约汽油,现将我们试验的一些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江苏牌五吨载重汽车装用的JS—140型发动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的,在构造和性能方面都较为先进。该发动机与解放牌发动机相比,最高转速增高600转/分,最大功率提高50%。因此,缸体的材质继续沿用原来的材料,就显得很不适应,大修里程下降到只有五、六万公里,个别的甚至更少。曾采用镶解放牌的锑合金铸铁缸套,里程也并没有显著增加。这就说明,由于转速的提高,负荷的强化,使工况恶化,继续采用一般材质的缸套,是无法保证各项指标的稳定,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材料来适应新的工作条件。我厂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试制了一批加硼铸铁缸套,并做了不同材质的缸套的台架耐磨对比试验和装车道路试验。由于试验条件所限,再加时间较短,初步得到的一些数据和结果也是粗浅的,有待于进一步实践。初步试验表明,在一般成份的铁水内加入少量的硼或硼和适量的铬钼铜合金就可以获得一种较为坚硬的化合物,其硬度可达HV1000以上,可以明显的提高耐磨性能,这一点初步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我厂自1966年开始制造GZ—140型红卫牌3.5吨载重汽车,并于1970年开始生产红卫牌汽车的694Q汽油发动机(1970年前694Q发动机由广州动力机厂生产)。当时使用单位普遍反映发动机气缸体、曲轴等主要易损件不耐磨,大修里程一般只有3万公里左右,机油消耗量大,新车经一万公里行驶后机油耗量达每公里1~2公斤,甚至更多一些。因连杆轴承烧瓦  相似文献   

4.
国外发动机缸套的寿命最高约70万公里,一般的为20~30万公里。我公司最高的是12万公里,一般的为8~10万公里;比较差的仅5~6万公里即需搪缸。对部分发动机缸套采用多孔镀铬,效果虽然较好,但工艺复杂、时间长、成本高且存在水质污染问题。有的虽用高磷铸铁及含硼铸铁作为缸套材料,但成分不易保证,组织亦不均匀。为提高缸套寿命,我公司参照大连冷冻机厂等兄弟单位的经验,对缸套内表面实行电加热淬火,设备及工艺均较简单,成本低,周期短,经行驶4万公里后拆检证明,效果优于镀铬缸套。具体情况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5.
《公路》1959,(13)
要保证胜利地完成首都公共交通客运任务,就必须力争更多的延长安全和大修间隔里程。从1953年3月到现在,在这六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可第三保养场3011号车组驾驶的汽车已经安全行驶了五十七万公里没有进行过大修。按全国平均大修里程九万八千公里来计算,延长了四次大修间隔,节约大修费一万六千元,还多出25个车日。几年来,这个  相似文献   

6.
问与答     
《驾驶园》2009,(8):58-58
问:发动机什么时候该大修? 答(韩欣欣): 国产车一般行驶10万公里左右要大修,进口车一般可以行驶10万公里以上大修。经过大修之后,发动机性能可恢复到先前的90%以上。可汽车在该大修时没大修,没加养护剂的情况下,行驶的公里数和年限明显偏短,而且,由于发动机内部零件的严重磨损、老化.动力性能会明显下降.此时就需要给发动机更换气门、活塞、缸套、镗缸、磨轴等修理了。所以临近大修时。一定要注意车辆的异常情况,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就是发动机向你发出需要大修的警报了。  相似文献   

7.
1.前言气缸套是汽车用发动机的主要易损件之一。目前,为适应汽车工业的需要,发动机正向高转速、大负荷方向发展。老的产品已不能适应今天产品改型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汽车用发动机的气缸套及相关零件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太短,严重地影响了发动机的可靠性、耐久性与经济性,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据调查整体式解放牌汽车缸体的大修里程为10万公里左右,比较好的可达20万公里,这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发动机大修时,铸铁缸套或合金铸铁缸套缸壁间隙的选择、气缸镗削定位基准的选择以及气缸珩磨后切削交角的选择等是镗缸过程中十分关心的问题.因为如果缸壁间隙相差1mm,则汽车要少行10000km;镗缸定位基准选择不当,可能会产生全部活塞装配后都向同一方向偏斜等现象,而切削角选择不当,就不能在缸壁上贮油,会大大降低气缸在磨合阶段的耐磨性.本文在总结公司多年维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几个镗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故障现象 一辆2000年生产的长安之星SC6350B汽车,装载日本电装公司的发动机电控系统,VIN:LS4BCCIRXYA082146,行驶里程为10万公里。在发动机大修后,打着车10min后,突然熄火,再起动时,无法起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发动机的大修数据,运用汽车可靠性理论,结合回归分析和优化技术,利用精确的寿命分布模型识别方法,建立了发动机大修里程的威布尔分布模型。结合大修时的报废率函数,得出发动机的大修率函数,编写了预测年度发动机大修需求量的计算程序,预测某军用中型载货汽车发动机的大修量。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我们在大修EQ240型越野汽车发动机时,常常需要更换活塞,而当时又没有购到这种活塞,为了抓革命、促生产,及时修好这种发动机,我们经多次试验研究,找到了该机活塞的代用办法。即用解放牌CA—10型发动机活塞代替EQ240汽车发动机的活塞。EQ240型汽车发动机活塞直径为100毫米,而CA—10型汽车发动机活塞直径为101.60毫米,因此代用时,须先将EQ240型汽车发动机缸套搪大,保证缸套与代用活塞的配合间隙在0.08~0.10毫米的范围内,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因为活塞与缸套的配合间隙太大时,  相似文献   

12.
富康轿车目前装备有1.4L TU3和1.6L TU5两种系列发动机。1.4L发动机主要用于出租车,1.6L发动机主要由于公务车或私家车。由于富康轿车的可靠性较高,公务车或私家车的平均使用里程较短,在使用期限内一般达不到大修里程,因此,本文仅探讨1.4L TU3系列发动机的大修方法。 富康轿车TU3系列发动机最初是TU32/K型化油器发动机,为铸铝缸体和湿式缸套,其工艺要求较高,许多零件需要进口,1996年已经停产。后来,根据中  相似文献   

13.
三、主要零部件的设计1.气缸体根据气缸中心距保持与CA15型发动机相同的设计原则,缸体长度亦保持不变(825mm)。采用七道主轴承全支承形式。从曲轴中心至缸体顶面为303mm,龙门高度仍为70mm。为了保证20万km的大修里程,镶有干式铌合金铸铁缸套,以提高耐磨性。挺杆导向体采取可拆式。因此,气缸体本身没有和其它零件相摩擦部位,所以对其耐磨性能没有特殊要求。但是由于发动机的动力指标和额定转速的提高,对气缸体强度要求相应提高,除了对一些受力部位适当布置加强筋外,在材料上也选用了高强度的HT25—47铸铁。  相似文献   

14.
我们汽车一场几年来,在提高解放牌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1966年我场对解放牌发动机的标准缸采用的是加大0.75毫米和1.5毫米二次搪缸制。实行以来,虽然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可以延长,但对我场660铰接式大客车由于动力下降却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自1967年开始,  相似文献   

15.
渠广庆 《实用汽车技术》2004,(11):i022-i022
解决如何延长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汽车发动机大修里程的问题是交通运输业.降低车辆维修费用重点考虑的问题,下面进行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气缸磨损程度是判断一辆汽车是否需要大修的最主要指标。所以,发动机气缸的耐磨性能不仅成为决定汽车首次大修行驶里程最重要的因素,而且成为评价一台发动机,甚至一辆汽车可靠性、耐久性的最主要依据。因此,如何减少发动机气缸的磨  相似文献   

17.
前言目前一些汽车制造厂、汽车配件厂和汽车保养场为提高汽车产品质量,作了很大努力,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对影响汽车发动机大修寿命的气缸套的耐磨性,作了较多的工作。提高汽车发动机气缸套的耐磨性,对于提高汽车工作可靠性和延长汽车大修间隔里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汽车发动机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开展了铌合金铸铁环的研制。文中介绍了产品在广东地区装车试验经四年的情况。铌合金铸铁活塞环的寿命里程普遍达到120000~140000km,高者可达150000~160000km,与铬钼铸铁环相比使用寿命可提高一倍。与铌合金铸铁相配的气缸套的磨损量也减少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汽车大修的特点和我国汽车维修业现状,对大修汽车可靠性评价方法提出了一些具体见解。大修汽车可靠性单项指标的确定:平均首次故障里程、平均故障间隔里程、当量故障率、单位维修费用;可靠性综合评定方法:加权评分法、综合评判法。同时,对大修汽车可靠性的提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气缸套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摩擦易损件。通常根据它的内径磨损程度来确定发动机的大修间隔里程。对于中小型发动机而言,气缸套内径磨损0.25~0.35毫米时,发动机就要停机待修。因此,增加气缸套的耐久性,以延长发动机的大修间隔里程,将有利于提高汽车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和节省材料消耗,对国民经济建设,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都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