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1):232-235,247
为了提高快速路匝道与关联交叉口运行效率,以快速路-交叉口协调控制影响因素为关键,建立基于交通状态指数、匝道入口影响因子的匝道与关联交叉口协调控制模型。以实际区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能够明显改善系统运行情况,匝道总通过交通量增加8.7%,交叉口延误降低11%。  相似文献   

2.
针对快速路出口匝道区域拥挤问题,建立了出口匝道衔接道路(即辅路)控制仿真模型,并通过Vissim验证,对比分析出口匝道衔接道路(辅路)在不控制、让行控制、定时控制和自适应信号控制下交通流的运行特性以及控制效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辅路让行出口匝道车辆优先驶出时,控制效果最佳;当让行控制失效影响出口匝道车辆驶出时,辅路控制是必要的;自适应信号控制能够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总延误约可减少42%,特别是对主线交通状态的改善更可达46%以上。  相似文献   

3.
4.
城市快速路建设的速度远不及交通量的增长速度,且目前我国缺乏对其交通流特性及控制技术的系统研究,大量车流从入口匝道无序的汇入主线,严重影响了城市快速路功能的正常发挥。文中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设计学原理,分析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交通流特性及其对主线交通流的影响,得出在快速路匝道上的车速特性。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快速路的出入口匝道设计,分析了布置在高架快速路出入口匝道的交叉口交通特性,研究了合理化交织区设计、立体分离横向道路直行交通、均衡路网流量和分担疏解功能等空间布置策略,并提出了各种优化方案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城市高架快速路与地面道路,主要通过出口匝道及其下游交叉口进行交通转换,高峰时段出口匝道及下游交叉口交通拥堵频发。以元胞传输模型为基础,构建出口匝道及下游交叉口交通预测模型;采用动态调整周期时长和信号相位的控制策略,建立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以排队长度、绿灯和周期时长为约束条件,以各进口道加权平均延误为目标函数,进行信号配时动态优化。以成都市实例匝道和交叉口进行验证,表明本文提出信号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此类交叉口的饱和度、延误和排队长度,提升其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与地面交叉口衔接段的交通组织方案对城市交通系统作用至关重要。该文结合上海市中心城高架快速路,对高架快速路出口匝道衔接段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整个快速路网的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结合车辆在衔接段的交通运行特性,对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匝道与平面交叉口衔接段的长度进行优化设计,并以雄楚大道为例,对部分出口匝道、入口匝道与相邻平面交叉口附近衔接段交通流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VISSIM软件建立衔接段长度设计优化计算模型,对衔接段的交通流进行仿真模拟,并将输出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计算长度下,车辆在衔接段的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时间以及排队长度都有了较大改善,整体交通运行状态得到了较大提升。该结果验证了衔接段长度设计优化计算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选择标准及基本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快速路匝道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4种常用的匝道管理策略,重点对入口匝道控制进行剖析,给出了入口匝道控制的分类以及选择标准,并探讨了其中的3个基本设计参数,为我国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交叉口协调感应信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传统的感应控制方法,着重对协调感应信号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过程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了定时信号控制和感应信号控制的优缺点,对感应信号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相邻路口间相互关系,利用混杂自动机模型确定路口信号周期单元,利用道路车流运动模型确定2个相邻交通路口的信号延时参数,并提出了一种信号灯优化策略来协调控制方案。在此条件下,寻找相邻交叉路口信号灯在动态交通条件下的最佳轮转次序和最佳绿信比。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协调两相邻路口的红绿灯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段的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中驶入匝道的车辆需停车后才能汇入主线的典型问题,提出了对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进行速度控制的方法。以速度为控制参量,在传统的需求-容量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匝道汇入速度控制方法,使匝道上的车辆能够不停车地汇入主线;根据快速路主线上下游的通行能力以及运行特征,得到匝道汇入率,再由交通流基本流密速关系,确定匝道上车辆的控制速度。以上海市典型匝道———内环内侧武宁路上匝道为例,借助Vissim仿真软件,建立微观仿真模型,对该入口匝道进行速度控制的仿真评价。结果表明,与定时控制和无控制相比,对入口匝道进行速度控制可以减少路网平均延误和匝道平均延误,提高主线下游平均车速;减少匝道车辆平均停车次数。该类方法特别适合于上坡汇入高架快速路的匝道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城市快速路出入口匝道联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对分布密集的出入口匝道实施信号联动控制.为减少驶入与驶出车流间的交织冲突,保证快速路主线交通流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出出入口匝道信号联动控制方法.采用Vissim对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主线车辆的运行速度,有效缓解交织区的严重冲突现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把计算得到的匝道调节率值转化成实际的放行车辆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常用匝道放行策略,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我国城市快速路的特性,提出适宜的匝道放行策略,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匝道调节周期及信号灯配时,以此提高匝道控制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城市快速路匝道特性的分析,利用神经网络的多模型融合预测交通流,设计了城市快速路协调控制系统,并用仿真实例进行了验证。该系统以匝道控制为手段,减少或消除入口匝道交通流对城市快速路主线交通运行的干扰和影响,使城市快速路能够快速、安全和高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单个交叉口定时控制的周期和绿信比优化模型,并且在一般条件下满足交叉口控制条件的约束,提出应用遗传算法解出该非线性模型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并结合实际交叉口控制案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和算法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包含可变导向车道的干线车均延误与排队长度,提出一种考虑可变导向车道的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法.以直行和左转方向交通流饱和度为判别标准,对可变导向车道行车方向是否切换进行判断;基于车道行车方向切换对干线交通流造成的影响,对HCM模型中的通行能力、均匀延误修正系数等参数进行修正,建立考虑可变导向车道的干线协调控制信号配时优化模型.以武汉市青年路3个交叉口为例,利用Vissim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状情况下的单点信号配时方案,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干线车均延误与排队长度,可变导向车道所在的信号交叉口进口道优化效果最为明显,车均延误减少16.87%,直行和左转方向排队长度分别降低17.95% 和23.24%,证明模型对包含可变导向车道的干线协调控制交叉口运行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上海快速路入口匝道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内环内侧武夷路上匝道为例,设计了基于ALINEA算法的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自动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控制方法实现的关键部分,匝道控制阈值的确定以及如何将ALINEA算法与匝道排队长度约束相结合.对该系统的离线模拟结果进行评价,认为ALINEA算法较适用于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采用该方法可以改善匝道的交通拥挤状况,提高快速路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赵丽  张虹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6):149-151,161
鉴于入口匝道多维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库会随着人们控制方面经验的增加而变得愈加复杂,从而造成规则之间的冗余性、兼容性问题.因此,给出入口匝道多维模糊控制器的解析描述,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多维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之间的冗余性、兼容性问题,而且通过在不同状态下引入不同加权因子实现了控制器的自调整,使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更能适应实际的高速公路交通需求.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得到的结果表明,控制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