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北京地区实际行驶工况下柴油机负荷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某满足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在北京地区高速行驶工况下ECU获取的发动机转速和油门开度数据,结合其台架试验时的速度特性数据,计算出实际行驶工况下负荷分布特征,并与ESC(13)试验工况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际道路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分布和ESC(13)试验工况差异较大,发动机并不能发挥其最佳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应对整车重新进行匹配或实施与北京地区实际道路行驶发动机负荷特征相一致的台架试验方法来减少排放。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发动机低温和常温环境下EGR冷却器积碳的差异性,以两台相同型号和配置的国Ⅵ柴油机为试验对象,设计了常温 (25 ℃)、低温 (-8 ℃) 两种不同环境温度下EGR积碳发动机896 h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EGR冷却器的积碳程度和速度均大于常温,换热效率下降幅度和压力损失增大幅度均大于常温;EGR冷却器积碳导致的换热效率下降是试验后NOx、PM排放增大,HC排放减小的主要原因,冷却器换热效率下降越严重排放变化越明显;HC的冷凝会导致废气中 HC浓度的下降,排气温度和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都对 EGR管道内 HC浓度的下降有影响,但是冷却介质的冷却能力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ISG型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杰  杜爱民  许科 《汽车工程》2008,30(4):305-308
针对ISG(integrated-starter-generator)型混合动力汽车建立相应的ISG电机-发动机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的电机控制策略对发动机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转矩快速拖动发动机启动,并根据发动机台架试验确定最优的电机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ISG电机能够实现发动机快速启动,取消发动机启动加浓过程,降低启动时的油耗及排放.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轻型车的排放转鼓循环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之间的差异,进行了BJ1033轻型车转鼓试验和它装配的2.5 L排量4缸增压中冷柴油机台架试验,探讨了整车和发动机的CO,HC,NOx排放随时间和工况的变化关系。提出了整车排放分担率的指标,用整车分担率和发动机分担率表征各整车运行工况和发动机工况对排放的贡献。建立了整车运行工况与发动机台架试验工况之间的联系,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整车排放试验十五工况与发动机排放台架试验十三工况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整车循环中,长时间的中高车速及加速工况下的排放分担率大;发动机台架试验中,中高转速、中高负荷工况点的排放分担率大;发动机怠速和高速低负荷点与整车循环排放关联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用铁素体球墨铸铁取代可锻铸铁制作汽车底盘零件的可能性问题,我们对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常温机械性能、疲劳以及实物静压、台架疲劳、道路等进行了试验;重点评定了铁素体球墨铸铁的低温脆性,测定了铁素体球墨铸铁冲击韧性—脆性转变温度曲线,进行了数理统计分析,与可锻铸铁进行了大量实物取样的低温一次冲击对比试验,同时还进行常温、低温多次重复冲击试验。结果表明,铁素体球墨铸铁抗拉、屈服、疲劳及延伸率等均比可锻铸铁高,两者具有大致相同的冲击韧性—脆性转变温度;而常温低温一次冲击抗力及多次重复冲击抗力均比国内黑心可锻铸铁高,实物静压台架疲劳和道路试验也都达到要求。因而,用铁素体球墨铸铁取代可锻铸铁在材质性能方面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发动机采用电子控制化油器,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工况,加入一定数量的附加空气,优化混合气的空燃化,可以使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得到改善,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摩托车道路试验检测,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上接2018年第3期)2.3低温、高速、小负荷当摩托车在低温环境下(环境温度30℃左右),高速小负荷作为发动机的低温极限工况,发动机最容易出现过冷象限,冷却液温度的变化应该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摩托车从温度T0启动,由于环境温度低车速高负荷小所以发动机的暖机过程缓慢。经过时间t1冷却液温度达到T2后,大循环开启,散热器中的冷却液进入温度下降,大循环很快关闭,小循环又开始暖机,因为环境温度低,车速高导致相对风速快发动机  相似文献   

8.
钢球锈蚀试验(BRT)代替程序MS ⅡD发动机台架试验,主要用来评价汽油机油的抗腐蚀和锈蚀能力。本文等效采用了ASTM D6557方法,对影响BRT试验结果的添加剂及ⅡD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油和失败油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BRT试验能够较好地区分不同碱值的油品及添加剂,并能较好地区分ⅡD发动机台架试验的通过油和失败油,可投入正常的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9.
利用检测单缸发动机瞬时转速的波动来确定发动机负荷的方法,研制出一套摩托车发动机数字点火系统——点火调试仪。结合单缸CG125发动机台架试验,标定得到CG125发动机最佳点火提前角与转速、瞬时转速波动的外特性图(MAP),标定结果证明该关系符合最佳点火提前角与转速、负荷的变化规律,能较准确地反映最佳点火提前角与转速、负荷的关系,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点火提前角转速和负荷的二维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出厂发动机性能的一致性,提高台架试车合格率,弥补各个台架自身的客观因素差异,特制定标准发动机对试验台架进行一致性监控,计算出标准发动机的标准值(平均值),找到试验台架标准偏差。每台发动机在台架上测试时需要加上台架自身标准偏差,通过标准偏差达到各个试验台架的一致性,这样在提高发动机合格率的基础上,使发动机的测试结果更客观、更具真实性,从而提高试车的可靠性、经济性。文章以WD615.95C作为标准发动机,对12个试验台架进行一致性监控。  相似文献   

11.
刘少飞  孙龙 《时代汽车》2023,(14):11-13
本文使用1.8T汽油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针对两种不同润滑油对发动机性能进行对比实验,1.天然气全合成工艺加工润滑油,2.传统工艺加工润滑油。分析两种润滑油对发动机的影响,以及发动机磨损等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难发现,传统工艺润滑油,发动机启动时间相对较长,且润滑油建立机油压力时间比较缓慢,而天然气全合成工艺润滑油,发动机启动时间相对较短,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机油压力,从而得到更加充分的润滑,并且在低温下流动性更好、极耐磨损、抗泡性、清洁性等多项优势。  相似文献   

12.
重型车在低负荷工况下的运行比例和排放水平较高,将能反映该情景的发动机测试工况引入排放水平的评估认证中,是提高验证结果对实际减排促进效果的关键举措。本文提出用于发动机台架测试的低负荷工况开发方法 :首先根据我国重型车负荷情况定义并筛选低负荷窗口,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和模型转换为重型车典型低负荷行驶情景工况库,最后从库中选择合理样本进行组合构建发动机低负荷工况循环;另外,通过台架试验证明该工况能够全面有效地满足多种低负荷情景下对后处理系统性能的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13.
汽油机排气热反应净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车用汽油机装上热反应净化器后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外特性与高、中、低转速下的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探讨了热反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原环境柴油机准维燃烧模型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维油滴蒸发模型为基础,建立高原环境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获得燃烧模型关键参数输入样本,以发动机功率、涡前排气温度和最大爆发压力作为目标参数进行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高原环境发动机动力性、热负荷和机械负荷对燃烧模型各参数及其交互作用的灵敏度;基于回归数据建立响应面,并利用改进型非劣分层遗传算法(NSGA-Ⅱ)对燃烧模型参数进行全局寻优,确定高原环境柴油机燃烧模型参数.环境模拟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燃烧模型计算柴油机外特性,目标参数计算值与试验值最大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5.
EGR对改善汽油机排气热反应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装有带排气再循环 (EGR)装置的热反应器净化系统在汽油机台架上进行中低速下的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探讨了EGR对热反应器净化效果的作用以及带EGR装置的热反应净化系统对CO、HC和NOx 的综合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脉宽调速控制器来调节发动机台架试验油门开度和进行自动控制是一种新的尝试,文章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例阐述了双燃料汽车柴油机采用液化石油气 ( L PG)混合器的设计 ,将设计的样品装在发动机上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汽车道路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烟度指标接近欧 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健  虞坚  滕勤 《车用发动机》2013,(4):56-59,65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发动机低速大负荷工况超级爆震的抑制措施,有效降低超级爆震的频次,基于优化后的单次喷射相位和燃油轨压,采用降低烟度方式确定二次喷射中后喷的相位和喷油比例,结合早燃(PI)稳态测试循环,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比较了两种喷射方式下的超级爆震频次。结果表明,二次喷射能够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烟度,并对超级爆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台最小冷却的发动机(MCE)在标定工况为1900转/分、298千瓦下已成功地运转了250小时。文章提出和讨论了环/缸套/润滑剂种类和活塞项环转折区的缸套热负荷和活塞热负荷。给出在耐久试验运行中环和缸套磨损以及润滑油消耗量和渗漏数据。对于环与陶瓷缸套(SiN)的转折区温度高达650℃的绝热发动机所需要的各种待选的环材料和合成润滑剂的台架试验数据,进行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某直列六缸发动机在台架试验中发生曲轴断裂的情况,通过检测确定硅油减振器已失效;为了确定硅油减振器失效与曲轴断裂的关系,搭建了发动机动力学模型对曲轴在可靠性试验台架上的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分析比较了在硅油减振器正常和失效情况下曲轴的负荷情况及相应的疲劳可靠性差异。通过分析确定发动机曲轴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硅油减振器失效;在减振器失效后曲轴长时间在轴系扭转共振点附近全负荷运行,振动产生的动力学载荷使曲轴承受的负荷已超出其疲劳强度的限值,发生断裂;对硅油减振器改进后,经过多轮可靠性台架试验,没有再发生曲轴失效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