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艉柱轴毂孔和人字架孔的镗削中,由于镗孔机镗杆较长,刚性差,镗杆自重产生的挠度可达2mm,致使加工孔的同轴度误差过大,导致艉轴管的安装困难,还会造成加工时刀具的崩刃。为了提高镗杆的刚性、减少加工误差,目前工厂都是设法在中间加一支承,以达到加工的要求。但是怎样在船台现场将三支承找正而使三支承同轴呢?目前很多工厂都是采用臂距差找正法。如图1所示,在镗杆上临时固定两矫正臂 E_1、E_2,在离镗杆中心 R 处,两矫正臂之间的距离(臂距)的大小,在镗杆的转动过程中,由于镗杆的弯曲状态不同,会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作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用涡流传感器找正三支承镗杆的新方法,并对涡流传感器找正镗杆的方法作了较详细的探计。论述了实现这种找正方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刘一燕 《造船技术》1990,(11):26-29
本文介绍了118000吨级穿梭油船的长艉轴管加工过程所采取的新工艺方案,这个方案对找正用基准点的形式作了概念上的更新,对校正镗杆挠度有所创新,对长镗杆的使用也有新的突破,对今后同类型艉轴管的加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曲轴臂距差与轴线状态关系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C#语言,以柴油机曲轴臂距差为研究对象,开发一个基于臂距差法的船舶主机曲轴轴线状态评估软件,软件实现了计算曲轴在垂直平面与水平平面内的臂距差值和绘制曲轴轴线状态图等功能,以便于轮机人员快速、准确而直观地判断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线状态。  相似文献   

5.
马宁 《中国修船》2007,20(6):26-28
船舶修造过程中,艉轴管内艏、艉轴承部位需镗削加工,为了保证加工后的首尾端内孔同轴度,必须使镗杆具有良好的直线度,通常要在镗杆中间部位设有专用的中间支撑工装,以免镗杆下挠变形影响镗杆的直线度。以往的艉轴管加工方式是将非加工部位加工成一个供人出入的工艺孔,施工者可以在艉轴管外面,通过工艺孔进入艉轴管内,分别以基准点为基准对镗杆进行对中找正,使得镗杆轴线成为一条直线。这种设工艺孔的方法,需要在完成艉轴管加工后,采用焊接方法将工艺孔进行恢复,缺点是使得加工后的艉轴管首尾内孔同轴度变得过大,最后影响到艏、艉轴承及艉轴的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6.
柴油机曲轴臂距差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验柴油机曲轴臂距差是船舶轮机安装、修理、管理的一项重要项目,本阐述了臂距差与曲轴主轴承高低、曲轴轴线的关系,检测规定标准和调整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7.
汪立志 《船舶工程》2013,35(Z2):59-61
介绍了曲轴臂距值的测量条件与要求,并通过对臂距差的研究,结合某柴油机生产检验实例,分析出各主轴承高低位置关系和曲轴轴线状态,为曲轴臂距检验、轴瓦磨损的初步判断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联合载荷作用下的整船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整船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船体在波浪中航行时受弯扭联合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船体所受的联合载荷包括静水弯矩,垂向波浪弯矩,水平波浪弯矩,扭矩及相应的剪力,通过节点力转换的方法,将船体外表面所受的海水压力转化到有限元节点上,通过节点力平衡的处理,将船体所受的联合载荷和重力及惯性力调整到与其所受的三向矩及相应的剪力相平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归纳了多艘典型万吨级船舶由于装载的影响,导致船体变形,从而造成柴油机曲轴臂距差的变化。文中提出了相应预变形补偿措施,还对曲轴臂距差的标准问题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0.
船舶轴系前后轴承座镗孔工艺,一直是船舶建造中的重点和难点。考虑到镗杆因为自重会产生挠度,以往都是先在车间采用钢丝加内卡钳来测量计算镗杆挠度,然后依据车间测量数据进行镗杆固定,这种受限于钢线挠度计算精度和内卡钳测量精度的工艺,已经难以满足技术要求。本文介绍将激光测量仪应用于镗杆挠度测量和精镗前镗杆调整,制订新的镗杆挠度测量和镗杆船上校直调整工艺,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前后轴承同心度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曲轴臂距差的成因分析和调整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尽分析了曲轴臂距差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各自相应情况,介绍调整曲轴臂距差的方法,尤其是经验调整方法,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复杂的工况下,船舶柴油机曲轴极易发生故障,进而影响柴油机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曲轴工作的耐久性与持久性,必须保证船舶运行过程中曲轴臂距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本文主要分析了曲轴臂距差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并对其变化规律及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重庆东风船厂建造的双艉型旅游船的艉轴管镗孔工艺。该工艺系采用辅助基准定位镗杆增强镗排系统刚度,用短镗杆加工长艉轴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依托某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建立小净距隧道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小净距隧道IV级围岩段台阶法开挖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对其开挖过程中位移场、应力场、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随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先行洞和后行洞相互扰动的现象,量测断面的位移主要产生于隧道开挖至量测断面及通过后;边拱和仰拱所受弯矩大,在拱腰位置出现较大的正负弯矩容易造成初期支护混凝土开裂。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多数镗排采用星形齿进给装置,这种装置的最大缺陷是进给状态是断续的,而自动进给装置是带动镗杆内的进丝杆旋转,从而推动镗刀向前进,其进给状态是连续的,这大大提高了镗孔效率。  相似文献   

16.
对于高精度激光陀螺旋转惯导系统,大部分惯性器件误差都能够通过惯性测量单元(IMU)旋转而调制掉,内杆臂误差不仅不能够被调制掉,反而因为IMU旋转将误差引入到系统对准和导航过程中。基于此,本文对内杆臂误差进行分析与建模,推导内杆臂误差与导航速度误差之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分析确定内杆臂长度和振动频率是影响内杆臂误差的2个因素,并提出基于内杆臂长度的误差补偿方法。最后,通过试验对内杆臂误差模型和补偿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舰用高精度激光陀螺惯导内杆臂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高精度激光陀螺旋转惯导系统,大部分惯性器件误差都能够通过惯性测量单元( IMU)旋转而调制掉,内杆臂误差不仅不能够被调制掉,反而因为 IMU旋转将误差引入到系统对准和导航过程中。基于此,本文对内杆臂误差进行分析与建模,推导内杆臂误差与导航速度误差之间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分析确定内杆臂长度和振动频率是影响内杆臂误差的2个因素,并提出基于内杆臂长度的误差补偿方法。最后,通过试验对内杆臂误差模型和补偿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艉柱轴毂孔的镗削是在船台上进行的,由于镗杆较长,安装支承条件差,整个结构系统的刚性也较差,加工时振动大,致使轴毂孔的加工精度低、光洁度不高、生产率低。以前,国内对艉柱轴毂孔的加工要求不高,椭圆度及相互位置精度控制在0.10 mm左右,光洁度为(?)4~5。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船舶的建  相似文献   

19.
主机曲轴臂距差是船舶推进轴系校中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参数,与轴系校中状态互相影响、互相制约.鉴于传统测量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提出在轴系校中设计阶段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曲轴臂距差的新方法.以76000吨成品油轮为例,将典型轴系校中设计状态作为推进轴系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模拟计算曲轴臂距差值,从而实现对曲轴轴线分布状态及主机各轴承相对位置的预估.通过计算结果与测量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对实际的校中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简炎钧  许运秀 《上海造船》2003,(2):20-21,28
研究了柴油机曲轴的臂距差与曲柄销过渡圆角处附加弯曲应力的关系,论述了曲轴臂距差对曲轴疲劳强度的影响,并推导出由于轴系失中引起的曲柄销过渡圆角处的附加弯曲应力计算经验公式。通过实例计算,提出二冲程低速柴油机附加弯曲应力集中系数经验值,同时验证经验公式的可靠性。本文研究成果不仅对曲轴的设计,而且对船舶轴系设计、审图及故障分析均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