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娄底站驼峰采用TW-1型组态式驼峰自动控制系统。某日,当解编车辆溜放至12道时,调速终端显示11~16道“手动干预”,而实际情况是车站值班员并未手动干预,12道减速器不能自动控制,造成了钩车超速、撞重钩的事故。约10s后,“手动干预”消失,设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从货物列车到达至推峰解体整个作业流程以及驼峰作业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和解体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编组站驼峰解体的实际过程,提出以加强业务技能为中心、安全规范作业为主题的提高驼峰效率的作业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安全,针对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存在的车组走行不到位、产生大钩车压标、频繁人工干预、减速器控速不准等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提高双桥站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安全的对策,即从编组场布顶优化调整、编组场峰尾停车器维护方面整改措施,从健全峰尾作业制度、采取有效针对措施、督促工务部门配合调整、定期检修电务设备方面改进管理措施,以提高编组场驼峰解体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编组站作业能力的核心是驼峰解体能力。文中通过分析货物列车到达至推峰解体的实际作业流程,分析总结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和解体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运营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以加强业务技能为中心、安全规范作业为主题的提高驼峰效率的作业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车辆改编作业量逐年增加,致使不少编组站驼峰能力趋于饱和。在此条件下,作为加强驼峰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即驼峰双溜放作业方案应予考虑。但实行此方案,必然产生交换车,及其重复分解作业,影响驼峰能力的提高,甚至可能出现双溜放作业方案下解体能力次于单溜放作业方案,或虽然解体能力有所提高,但经济上却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京东编组站驼峰解体现状,从驼峰作业系统内部组织出发,对影响解体作业的主要作业程序进行分析,从强化组织管理措施、优化调车作业方法、提高人员的协调配合、加强设备的养护维修等方面对提高南京东站驼峰解体效率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阜阳北站驼峰解体过程中反面提钩作业的运用分析,设计新型提钧摘管器,解决驼峰反面提钧作业的安全隐患,提升驼峰解体效率.  相似文献   

8.
道岔设备是驼峰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的运用质量直接影响着驼峰调车、溜放解体作业,一旦出现故障,轻则使钩车错道进异线,重则导致追钩撞车、中途关闭信号。所以,驼峰道岔设备的运用质量、道岔电路的完善和维修至关重要。 1 道岔电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自动化驼峰溜放作业过程中,因驼峰控制系统和环境因素等影响,常出现车组走行不到位而产生"天窗",导致股道溜放打靶距离不足,影响驼峰作业效率;通过对减速器制动能高的研究,确定打靶距离不足情况下减速器制动车辆安全连挂速度范围辆数,采取相应溜放方法,进一步提高驼峰解体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0.
侯治平  黎炜 《铁道货运》2010,28(9):20-23
针对柳州南站在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期内解体能力紧张的状况,对柳州南站驼峰采用双推双溜的可行性、作业方法、能力提高预期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驼峰双推双溜作业方式提高解体能力的作业组织办法。  相似文献   

11.
驼峰“咬钩”是驼峰解体作业中车钩提开而车辆未能正常分离的现象,发生“咬钩”现象会增加解体车列占用驼峰的时间,影响驼峰解体效率.本文针对阜阳北站驼峰发生“咬钩”现象增多的情况,在对驼峰“咬钩”专题写实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员、车辆、天气、线路四个方面对阜阳北站驼峰发生“咬钩”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提钩时机掌握不当、推峰速度控制不当、“钩不脱手不离”执行不到位、单人提勾、车钩的热胀冷缩现象、线路变形等都是导致“咬钩”的原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驼峰解体效率关系到编组站运输组织的畅通及各项技术指标的完成,是编组站技术作业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以南京东站为例,归纳了影响编组站驼峰解体效率的三个因素:单位时间内到达列车数、单位时间内出发列车数及取送调车次数。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因素与驼峰解体车辆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以此提出了加强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效率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3.
柳州南站到达场北端岔群是连接柳南到达场和驼峰二推峰线的线路。所有到达车辆必须由推峰机车推送,经过该岔群至驼峰,完成车辆的解体和编组作业。到达场北端岔群单轨条移频机车信号设备,自开通以来,推峰机车到达岔群区段时,常发生机车收不上码,无机车信号显示的现象,干扰了推峰作业,影响驼峰解编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提高新丰镇站驼峰解体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勇  王武良  杨学诚 《铁道货运》2011,29(9):6-8,17
简述新丰镇站调车场概况,分析峰顶停车主要原因在于调车计划编制不当、到达场排风作业质量不高、技术作业标准不落实、提钩人员业务不精等,提出提高解体计划编制质量、提高到达场解体列车排风作业质量、改进峰顶摘管器、优化各项作业标准、加强驼峰设备整治等提高新丰镇站驼峰解体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析南宁南站能力现状,针对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紧张、作业交叉干扰较多、驼峰解体能力不足、调车场分类线使用紧张、取送车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实行调度合署办公,站机一体化,加强车流组织,合理运用到发线,提高驼峰解体效率,合理利用分类线,提高取送作业效率等优化措施,并通过新建峰前到达场,增设峰尾牵5线,新建沙井货运中心等扩能改造工程,提高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6.
驼峰溜行车组的速度控制是保证驼峰解体作业安全和提高驼峰调车场解体效率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现行的驼峰速度控制方法,并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对制动力可调的减速器的新的控制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侯马北站概况,深入分析侯马北站存在的驼峰解体效率不高、峰尾编组能力不足,以及运输组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提高驼峰解体作业效率,提高调车作业计划编制质量,压缩相关作业时间,化车站作业组织,优化运输组织等提高侯马北站解编效率的对策,对提高侯马北站通过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编组站解体能力影响因素的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属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对所有有关实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模拟。实体包括编组站固定设备实体、技术作业实体和临时实体。根据实体状态在编组站到解系统各项作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实体又可以分为二元状态实体、矢量状态实体和多元状态实体等3类。可以将同类实体的状态及其他相关属性构建为行矩阵,不同类别实体之间的作业关系构建为二维矩阵,使整个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过程用数个矩阵的循环运算表示。仿真结果表明,到达场股道数量对驼峰解体能力的发挥存在1个阈值,当低于阈值时,充分利用驼峰解体能力和提高编组站整体解体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是股道数量;到达场股道、列检组和驼峰调机的数量变化对解体能力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存在1个相对较为合理的取值范围,可以通过综合各种因素仿真确定。  相似文献   

19.
驼峰溜放速度控制是驼峰溜放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既要兼顾解体作业效率,又要兼顾安全,因此在运用中需要进一步减小驼峰溜放速度控制的误差,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以利于驼峰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铁路车站调度信息处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转部门主要由行车、配车、调车等部门组成,负责中转列车在丰台站的解体,编组等工作.丰台站具育京山、京广两个到发场,两个编组场,两个调车驼峰、6台调车机.根据现场实际作业情况,我们采用小型机ALPHA2500作为计算机网的主、从服务器,形成整个车站站内列车运转调度的计算机局域网.完成信息收发模块、列车到发模块,现车管理模块、钩计划编制模块、交互传输模块、货调模块、站调模块、年系统管理模块和南信号模块等,形成丰台站运转信息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