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2005年铁路货运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分析2006年铁路货运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2006年货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重点强调了提高对货运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货运规章制度体系和货运安全检查考核评价体系、继续深化货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和规范专业技术培训、加快建设货运安全科技保障体系、积极做好第六次提速相关准备工作和确保青藏线试运营安全、加强装卸专业安全管理工作、继续做好挖潜提效工作、做好当前和春运期间的货运安全工作等10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铁路货运系统坚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积极推进货运组织改革,强化基础建设,探索建立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体系。从建立货运安全技术管理规章体系、完善货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货运安全和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加强货运集装化运输、加强货运技术创新力度等方面,分析国家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要求、货运安全技术发展政策、客户服务需求多元化、新技术新设备支撑条件等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提出国家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优化策略,即:健全货运安全技术管理规章体系、深化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促进铁路货运绿色发展、加强货运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推进货运安全技术管理创新和强化货装队伍素质提升,为国家铁路货运安全技术管理优化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铁路运输是现代主要运输方式之一。随着物流业的蓬勃发展,货运市场竞争激烈,铁路货运在营销方面便凸显诸多不足,亟需完善铁路货运营销体系。对现有营销体系的问题予以分析,从营销要素着手,重新审视现有营销环节及保障体系,针对现状和铁路货运发展趋势,构建并完善新的铁路货运营销体系,建立相对科学的保障体系和电子商务相关配套,以及对铁路货运营销产生积极实践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铁路货运改革的不断深入,货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铁路货运部门必须把握安全规律,运用先进的安全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货运安全保障体系,有效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矛盾,提升货运服务应对运输市场变化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铁路货运安全管理的现状、原因及介绍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货运部门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探索经验,论述了货运安全管理工作在运输市场及铁路改革方面的重要性,旨在为相关企业做好这方面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简要回顾铁路货物装载安全创新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完善装载安全理论体系和规章标准体系、加快货物装载加固材料(装置)创新步伐、深化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工作、开展铁路货运安全相关技术研究、探索改革货运安全设备和信息系统维护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强化货物装载安全基础建设方面提出了创新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健全货运安全基本制度、完善货运安全基本方法、强化货运安全过程管理、提升货运安全科技保障、建立货运安全结果考核体系等方面,阐述当前铁路货运安全管理现状,分析铁路货运量增长和货源结构调整、铁路技术装备大量投入、大数据技术运用等影响因素,提出铁路货运安全管理发展对策,即:提高专业化安全意识,完善专业化安全制度,建设专业化人员队伍,加强专业化安全设备保障,实现专业化安全闭环管理与考核,以确保货运系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7.
总结2009年以来铁路货运安全工作,按照部党组对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战略部署和"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工作要求,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夯实货运安全基础,全面提高货运安全管理水平;完善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货运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治理,解决货运安全突出问题;加强结合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扎实推进专项重点工作,确保铁路货运安全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8.
面对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货运安全面临的新情况,铁路货运系统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精细装载质量控制、强化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建设安全监控网络、严格安全考核机制等为重点,加快构建货运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大提速安全持续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是铁路货运常抓不懈的主题,是铁路货运增量行动举措实施的基础保障.在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从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出发,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人员、设备、货物、管理、环境等5大要素分析铁路货运安全风险组成,指出存在风险源状态信息采集不够精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较不健全、安全防护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铁路货运安全监察体系的现状,指出在管理机制、检查手段、信息化以及分工布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研究借鉴国外铁路安全监督的管理经验,提出了构建货运安全监察系统的构想,并分析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更正     
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平稳过渡、货运安全基本稳定的形势下,铁道部于6月26~27日在京召开铁路货运安全上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座谈会和全路运输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提速以来货运安全工作,深入分析提速后货运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动员全路货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再接再厉,加快构建货运安全保障体系,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为推进和谐铁路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货运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2.
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是铁路行车安全重点推广项目,通过推广应用,实现了货运安全监控模式、作业流程和安全管理体制的全面创新,成为货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科研项目,填补了我国货运安全监控领域的空白.近年来,随着物品类繁杂,货车大型化,货物重量、体积越来越大,产品多样化,给货运安全工作带来了新变化、新要求,确保货运安全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而紧迫.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以来,全路货运系统认真贯彻铁道部党组关于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安全的总体部署,货运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提速货运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装车质量明显提高;安全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安全监测设备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重点岗位人员业务素质有所提高。当前,加快建设和完善货运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实现货运安全稳定的重大任务,以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精细装载质量控制、强化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建设安全监控网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严格安全考核机制为重点,开创货运安全管理工作新局面。2007年下半年,要重点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搞好货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装卸作业管理工作;深入推进"两整合一建设";深化实施内涵挖潜提效。全路货运系统要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为和谐铁路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铁路安全保障体系的新型科技装备,它对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货运产品不断丰富、货运增量要求不断提高,铁路货运场站兼顾效率、效益与安全的关系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铁路货运场站安全风险评价现状,从货物受理、货物交接、货物装卸、货物仓储以及货物交付等方面,构建铁路货运场站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计算铁路货运场站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研究结果表明,货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概述铁路货运中心的作用、功能与分类,从自然环境因素、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及其规划、铁路网现状与发展规划情况等4个方面,分析铁路货运中心选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防城港铁路货运中心的设计为例进行比选分析,推荐采用港口区设站方案。  相似文献   

17.
姜靓川 《铁道货运》2011,(8):37-40,54
从货运作业过程、货运安全管理体系、货运职工队伍素质、货运外部环境方面分析铁路货运安全现状。提出加强作业过程控制,加大货运安全基础设施投入;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推进货运安全基础五大系统建设;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优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创造货运安全防范的良好环境等提高铁路货运安全防范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铁路货运大数据作为铁路重要的信息资产,集数据类型多、数据增长速度快、数据精确度高等主要特征于一身,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应用价值。在分析铁路货运大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铁路货运大数据存在的内部数据共享不足、外部数据融合不够、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货运生产、货运营销和安全管理3个方面提出铁路货运大数据应用策略,达到促进铁路货运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物安检管理是铁路货运源头安全管理的基础,是保障铁路货运场站安全有序的关键。铁路货物安检管理体系起步较晚,与民航货运安检管理存在差距。结合民航安检机构设置、人员队伍建设、安检设备配置、作业流程设计等货运安检管理现状,在分析铁路包装成件货物安检查危管理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铁路应完善货物安检制度体系、设计标准化铁路货运安检作业流程、提升铁路货运安检人员专业化素质、推进铁路安检装备功能集成开发应用、稳步推进铁路安检查危信息化,为健全铁路货物安检查危管理体系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李力 《中国铁路》2002,(11):27-29
分析了兰州铁路分局在“依靠科技保安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从人员素质、行车安全保障装备、对自然灾害预防能力、科研项目转化为生产力及现代化铁路行车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剖析了兰州铁路分局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现代化行车保障体系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