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老海 《交通与运输》2014,30(4):75-76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这个事实,随意乱停车已经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交通违章现象之一。为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维护城市的交通安全,世界各国对违章停车都有一套各自的解决及处罚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共享停车容量优化分配对用户出行选择的影响,建立了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根据停车管理平台总收益与步行费用最小确定共享停车用地的最优停车容量,下层建立共享停车、普通停车与乘坐公交出行的多用户均衡分配模型,用于描述共享停车用户出行方式的选择,通过共享停车选择概率实现上、下层模型之间的联系;设计了相继平均算法求解下层模型,并内嵌于差分进化算法,进而求解上层模型. 对常州市金坛区CBD区域的部分路网进行模拟测试. 研究表明:在不同共享停车容量分配下,停车管理平台收益随着容量的增加呈先递增后减少的趋势,而用户的出行费用随着共享停车容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上升的趋势,说明合理地分配共享停车容量可以实现停车管理平台收益与共享停车需求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在预约需求下,考虑预约时刻、时长及延时需求的共享停车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共享停车泊位分配模型. 以平台收益和停车步行距离为优化目标,将需求分为基本及延时两种情况,确定停车预约请求的分配策略. 根据模型结构,设计随机解集生成方法,利用蒙特卡洛法确定模型的最优解. 以医院停车场及周边停车场为案例,测试模型. 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服务于共享停车泊位的分配,实现平台收益与满足需求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多居住区共享停车场同时存在临时共享停车需求和提前预约共享停车需求的动态泊位分配问题,本文提出将未来几个时段的共享停车供需同时考虑到当前时段泊位分配中的单时段泊位分配方法,并将本时段泊位匹配结果延伸到后续时段,从而提出共享泊位动态分配流程。对临时停车需求,以用户成本最小为目标确立优先泊位匹配的原则;对预约停车需求,以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确立在当前时段结束时统一分配泊位的原则。定义4个指标评价模型效果。 选择来源于成都市某共享停车APP的3个居住小区一天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及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时共享停车需求和提前预约共享停车需求所占比例在0.4~0.6时,泊位分配后总目标表现最好;将未来几个时段的供需同时考虑到当前时段中,泊位分配效果更好,且考虑的未来时段越多,泊位分配后总目标越好;在泊位分配时,为了较好地保证临时停车需求能够优先分配到泊位,往往会造成总目标变差。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分析深圳市居住地停车现状、问题及产生根源的基础上,借鉴香港和台北居住地停车管理成功经验,从增加停车供应和加强停车需求管理两方面重点论证了新旧居住区停车问题解决对策.创新性的提出了停车社区化自治管理机制和“地面车位高于地下/地上车位,小区内高于小区外,路内高于路外”停车收费原则为前提的停车环境综合改善,逐步实现停车退出小区消防通道和公共空间,改善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环境,促进停车和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2009,7(3):96-97
法国推出一种智能停车计时器,它能够自动感知车辆停车超时并及时通知交警部门,使警察无须再为检查超时停车车辆而将大把时间耗在道路巡逻上。这种停车计时器与警察局电脑系统直接相连,通过磁场感应识别车辆停放状况。在法国许多地方,汽车在免费停车区域只能停留20min。如果停留时间超过时限,停车计时器会发送信息到警察局控制室,控制室则会在15min后将情况告知执勤警察。这种停车计时器已经在法国大约60个市镇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历史街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停车需求与停车供给不平衡而导致的停车困难问题,以苏州市观前区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对苏州市历史街区停车供需现状、管理现状和收费现状的梳理,说明解决当前历史街区相关停车问题的必要性。从规划管理、停车收费价格、智慧停车与共享停车等多个角度提出对策,从而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不仅为姑苏城历史街区停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对其他城市解决停车问题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作为城市停车系统的两种表现方式,各自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与作用,简单地单方面弱化任何一种停车形式都会削弱整个城市停车系统的停车效率和效益,而且,在某些条件下,路内停车具有路外停车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故在城市停车系统中,应让二者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相互协调与补充.  相似文献   

9.
合理预测停车需求及制定泊位供给策略是进行停车规划的关键环节。现缺乏需求预测方法与停车目的关联,需求与供给指标混淆。结合铜仁市停车规划项目,提出基于停车目的单车停车泊位需求系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预测居住地、工作地、访问地三大类停车泊位需求总量及分布,并结合停车分区的划分建立差异化供给指标体系,最后提出适宜各分区的公共停车布局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共享停车作为一种缓解停车矛盾和挖掘停车资源的新思路,其理念与运营策略亟待完善. 共享停车运营平台整合停车资源并从中获利,但需要承担车位租赁成本. 为充分发挥共享停车模式对停车资源调整的灵活性优势,在综合考虑租用车位成本,提供停车服务收入和拒绝用户潜在损失的基础上,以共享停车平台运营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提出对闲置车位租用与停车请求分配统一决策的整数规划模型,并应用相应指标进行评价. 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有效提高运营商的利润与车位周转率,为共享停车平台运营商的决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城市道路网络交通状况和停车潜在需求对区域共享泊位选择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历史停车数据得到当日潜在停车需求,以区域共享停车场和道路网络为研究对象,构建考虑潜在需求的区域多停车场泊位动态预约与分配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以平台收益和用户成本两者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在分配开始前,处理提前预约停车用户数据时考虑潜在停车需求,提前拒绝一部分周转率较差和车位利用率较低的停车预约用户,在开始分配阶段,同时考虑提前预约用户和临时预约用户,根据实时路网交通流状况进行车位滚动时域分配。通过模型评价和算例分析发现,当停车需求较大时,在实时分配预约停车用户过程中考虑潜在需求能够提高后续泊位分配收益。相比单一停车场的共享泊位分配研究,考虑潜在需求并根据路网交通状况和停车用户信息进行区域共享泊位滚动时域动态分配会使停车场收益平均提高10%,停车位利用率和拒绝率分别提高20%和降低8.5%。在考虑潜在需求的情况下,拒绝的停车用户数量和停车时长均显著影响系统收益。模型可为共享停车平台在局部存在多共享停车场和多目的地时的停车分配与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制定合理的停车价格对缓解停车难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基于多智能体的建模方法,结合典型城市商业区停车调查数据搭建仿真环境,通过编程实现停车过程中的行为决策规则,建立浮动式停车价格下的路内停车模拟平台,并对浮动式停车价格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 模拟结果表明,浮动式停车价格策略的实施不仅使路内停车资源的利用更为均衡,区域内车位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停车寻泊时间有所减少,还提高了周边道路上车辆运行速度. 本研究可以为提高停车效率、缓解区域道路交通拥堵提供一定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75-176
在对达州市老城区停车现状调研和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老城区中心城区停车现状存在的问题,在停车供给空间有限的条件约束下,提出了停车系统改善策略,为解决中小城市老城区的停车难问题提供参考,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目前大部分停车诱导系统所存在的提供信息有限,无法考虑不同驾驶者个性化需求,无法实现系统与使用者之间互通的缺憾,本论文主要从车载停车路径诱导的角度,提出基于停车场选择的停车诱导路径优化技术,研究了基于停车场诱导路径优化技术的理论思想、模型的标定与检验以及算法步骤。最后结合长春市国联停车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效果良好。本文研究的基于停车场选择的停车诱导路径优化方法能很好地弥补上述停车诱导系统存在的不足,从而能为驾驶员提供最优停车场和到达该停车场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中城市中心区停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广州市停车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广州市中心区停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我国大中城市中心区停车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几种解决中心区停车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有针对性地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调控小汽车通勤出行,对深圳市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及其立法保障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对深圳市交通拥堵状况和停车收费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分类、分时"差别化的停车收费调整总体思路。重点针对小汽车通勤出行停车时间长、进出停车场时间集中两个特征,提出两种停车收费调整方案——交通方式转移和鼓励错峰出行,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征收行政性收费——路外停车场停车调节费,并将提高停车收费后停车场经营者新增的收益纳入市财政。最后,从制度层面探讨落实停车收费方案的相关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17.
面对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和道路资源,单纯增加停车位而对停车需求不加以抑制,无法解决停车供需矛盾。在分析路外停车统一定价的基础上,构建协同路外停车费率的路内停车定价模型,制定合理的路内外停车费率。分析停车位利用率和选择行为变化,最大限度地优化路内停车效果。对成都市沙湾凯德商圈路内外停车进行实例分析,模型第一阶段统一了停车位利用率在70%,80%和90%下的路外停车费率;模型第二阶段得到修正后的路内外停车费率。结果显示,与现行停车收费标准对比,路内停车位利用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路内外停车总收益提高了17.61%。  相似文献   

18.
基于Box-Cox Dogit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总结目前流行的各种停车需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非集计方法中的随机效用理论,从停车需求是由居民出行引起的基本思想出发,建立了基于Box—Cox Dogit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针对模型的建立、参数标定以及推广计算过程进行了推导,并依附长沙市停车调查研究项目进行了实例分析,此模型可应用于预测规划区域总的停车需求、不同车型的停车需求和小区内各个停车场的停车需求.  相似文献   

19.
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工程领域传统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存在两大缺陷,不能保证停车需求总量预测结果处于现实的合理区间,且模糊了停车泊位与车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提出了停车泊位总量约束的需求-供应预测方法,将停车需求划分为住宅区内、工作地和访问地3类,根据机动车拥有情况和分目的机动车出行OD进行预测,能够较为细致地预测各类停车需求的空间分布状况。最后,将停车泊位总量约束的需求-供应预测方法应用于《温州市停车发展专项规划》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获取通勤驾车者个体活动出行轨迹及停车竞价数据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生存分析理论的驾车者竞价行为演化模型,解析不同因素对停车竞价行为的影响机理;应用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激励方案及职住区位设施供给对竞价持续时长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弹性停车激励机制使原本为“耐用品”的停车泊位转变为“消耗品”,可以通过竞价激励方式降低驾车者的小汽车依赖性,提高城市停车泊位利用率;在弹性停车激励机制作用下,驾车者的泊位共享积极性不仅受自身社会经济属性影响,还受职住区位特征及竞价激励方案的影响;随着通勤驾车者停车泊位共享积极性的增强,参与停车竞价的次数越多,竞价行为的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