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大力发展船用配套产品,目前,已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而随着韩国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造船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已达85%左右.中国船舶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却由70%的峰值下降到目前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2.
船舶配套产业是现代造船工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船舶配套设备在整个船舶交易额中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是影响船舶成本、性能、效益、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对于造船工业派生产业的配套业来说,配套产品产值及市场份额如何呢?全球船舶配套产品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焦侬 《上海造船》2009,(3):8-10,28
介绍了当今国际船舶配套设备的新技术,指出了目前国内船舶配套设备技术的现状和差距,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船舶配套设备技术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机电设备》2006,23(4):I0017-I0019,I0021
随着中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国内船舶设备配套业发展瓶颈愈发凸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投资船舶设备业,而国外尤其是设备业发达的欧洲、日本和韩国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设立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5.
汤朝明 《船艇》1998,(1):15-24
2.韩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及其政策措施2.1 韩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 70年代,韩国几乎没有船舶配套厂;因此,主机、辅机、发电机和导航设备等几乎所有的配套产品都从日本西欧进口。 进入80年代,主机、辅机、锚链、阀以及众多船用产品的国产化取得进展;但是部分出口船,由于船东指定,需进口主机、辅机、  相似文献   

6.
陈芳 《中国水运》2007,(10):32-33
船舶配套工业是现代造船工业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与造船工业可谓唇齿相连,对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船舶设备配套价值在整个船舶交易额中也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专家指出,船舶配套工业是影响船舶成本、性能、效益、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技术水平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国船舶工业综合实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7.
樊育中 《中国水运》2006,(11):38-39
我国造船产量已经连续10年跻身世界第三位,但我国船舶设备配套率平均仅为40%,因此,有人戏称中国造船为”船壳工业”。9月24日,在南通举行的2006年世界船舶及配套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如何打破这一瓶颈,建设全球化服务网络,促进中国船舶配套产业良性发展,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富贵根 《机电设备》2006,23(4):I0013-I0014
船舶特辅机是船舶配套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船舶机械中除主机及其系统外,可以统称为船舶特辅机,船舶特辅机门类繁多,主要包括甲板机械,舱室机械及特种机械(含推进装置)三大类,船舶特辅机基本上都是机电一体化的产品,所以船舶特辅机的发展离不开特辅机电技术。船舶配套设备占船舶造价的50%以上,而船舶特辅机又占到船舶配套设备40%-60%,在军船中船舶特辅机同样是舰船配套设备中的重要部分,由于舰船舰载武器、电子通讯设备等造价较大,船舶特辅机在军船中的造价比例有所下降,但在船舶机械中仍占有50%以上。船舶特辅机基本上是属于保障设施,甲板机械主要服务于航行、系泊、锚泊、救生、起重作业等。舱室机械主要用于生活配套保障和工作配套保障,特种机械则是一种满足船舶特种用途的船舶机械之总称。  相似文献   

9.
配套基地     
《机电设备》2006,23(3):33-34
中国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大连金腾船舶配套工业园,湖北打造全国最大最强船舶配套基地,福建将建成四大修造船基地,  相似文献   

10.
《广东造船》2007,(3):29-29
8月13日,我会与广东省经贸委国防工办军工处和中国船舶报在广船国际技术中心第八会议室联合召开"加快发展华南地区船舶配套业座谈会",广东省经贸委国防工办军工处郑瑞智副处长、中船集团广州船舶工业公司金学军总经理助理、广东造船工程学会胡国良理事长、洪和平秘书长和中国船舶报广州记者站陈佳南站长以及来自15个单位的31名主管领导和专家与会。洪和平秘书长在主持会议时,着重阐明华南地区船舶配套业发展的必要性;胡国良理事长介绍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