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底隧道不同于山岭隧道的主要区别有两个:一方面,由于多数地段采用以堵为主的防水措施,海底隧道衬砌在承受围岩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较高的水压;另一方面,由于海底隧道纵坡为倒人字坡,因此在隧道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的防排水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的防排水方案设计情况,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针对海底隧道防排水方案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重点对初期支护背后注浆、改进注浆材料等建议,指出了防排水技术是海底隧道工程建设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依据厦门海底隧道A2标和青岛海底隧道第三施工合同段的施工实践,通过对地质情况、施工方法、机械设备配套、不良地质地段处理、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在海底隧道施工中应着重解决的一些主要矛盾与问题,特别是不良地质地段的四项配套技术,即综合超前地质预报、CRD开挖工法、止水注浆措施、监控量测,以及安全控制措施等是保证海底隧道快速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厦门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其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丰富,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常发生较大的变形。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寻求一套合理的控制措施用以抑制异常变形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以厦门海底隧道工程陆域段为实例,运用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两种手段,对在围岩条件基本相同时采用CRD、双侧壁导坑及CD法开挖引起的支护结构位移和安全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第一座钻爆施工的海底隧道工程的特大风险和关键技术难题,交通运输部科技司联合我厅组织项目业主集中国内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校和设计等20家单位优势力量开展《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东通道)建设与运营成套技术》行业联合科技攻关.  相似文献   

5.
厦门地铁3号线五缘湾站—刘五店站区间采用"海底盾构解体、钻爆法接收其工作面继续掘进"的施工方法,须克服有限空间盾构解体、长距离单线运输、长距离独头通风、成型管片保护、接头结构防水等技术难点,文章系统阐述了五刘区间海底工法交接技术,着重介绍了以上施工设计难点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该技术可在确保施工安全,结构功能完整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施工进度,对类似多工法组合海底隧道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海底隧道的地下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隧道施工,地下水是施工中的最大风险.文章扼要介绍了海底隧道地下水的特点、国外海底隧道突水与地下水处理经验、对海底隧道地下水压力预测与处理,以及提出了地下水风险的规避对策,对今后国内海底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在修建的厦门东通道(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条海底公路隧道,主隧道开挖断面达170 m~2,隧道采用钻爆法施工.在海底段穿越了几条破碎带或风化囊槽,最大水深25.7 m,风化囊槽段围岩渗透性好,水压大,隧道拱顶最大静水压力0.68 MPa,为了保证二次衬砌安全,对其进行了现场应力监测。文章通过对现场大量实测数据总结分析,研究了大断面海底隧道二次衬砌的受力特点,为相似条件下海底隧道二次衬砌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工程措施对控制大跨度海底隧道结构变形的施工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是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隧道场区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至今,多个区段的隧道结构变形都超过了预留变形量,为此施工单位采取了多种工程措施,有效地抑制了隧道的结构变形.文章首先基于厦门海底隧道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隧道结构发生异常变形的原因;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研究了各工程措施在此类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效果.研究认为: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锁脚锚管、仰拱注浆及井点降水可以有效地抑制初期支护变形,尤其是对洞内及地表同时进行井点降水时,隧道拱顶下沉量可以减小约50%,拱部塑性区范围也大幅度减小;变更临时支护结构参数和采用系统锚杆对控制隧道结构变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此类地质条件下其效用不明显;另外,隧道断面的封闭时间和封闭距离对其结构变形影响很大,应尽快施作仰拱,使断面尽早封闭成环.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托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工程,介绍双侧壁工法在海底隧道陆域浅埋段及海底风化槽地质情况下的具体应用,对类似地质条件的施工及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钻爆法海底隧道环境和地质条件差,隧道通过的风化槽、断层破碎带等软弱破碎围岩含水丰富、水头高,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和涌水突泥,运营中二次衬砌结构容易出现开裂和渗漏水。结合厦门轨道交通3号线过海段隧道钻爆法防排水设计和施工情况,阐述和分析了隧道防排水的主要方法及技术措施,提出了提高海底隧道防排水质量的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