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2004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已经有12年。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3年,这9年之间共累计召回1000万辆有缺陷的车辆,而从2014年到2015年两年之内就有1000万辆车辆被召回。如果觉得上述召回数字的大幅增长有些惊人,那么当2016年全年的召回数量宣布突破千万时,消费者还会安心地购买汽车吗?在买车的过程中,消费者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例如:强制销售车险、充电桩安装速度过慢等。为了给消费者的买车之路提供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风头浪尖     
广州本田各车型召回进展顺利2007年3月16日,广州本田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从2007年3月19日起,召回部分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召回数量共计499514辆。截至4月15日,广州本田召回实施率已超过50%。这次召回涉及量最大的雅阁轿车,涉及对象车辆41万多辆,发生的问题是由于助力转向油管在炎热气候的条件下受发动机舱温度和管内油温的共同影响,油管材料物理性能下降,可能会加速助力转向油管老化,导致助力转向油管出现渗漏。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转向操纵力增加,方向盘转动沉重。  相似文献   

3.
10年,人生能有几个10年,谁的人生可以重新来过?10年前你可能刚走出校园,10年前你可能刚踏进社会,10年前你可能刚走上事业之路,10年前你可能刚步入婚姻。10年前你做了一次选择,迎来了家庭中的第一辆车。如今,你事业有成,你家庭美满,妻子来了,宝宝来了,家庭里的第二辆车也来了,在第二次心动的时候,你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正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打假日"——3·15,浏览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产品召回页面,发现自进入201 7年开始,这一网页竟被各大汽车企业"刷"了屏。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共有49家汽车企业及进出口公司宣布召回旗下所销售的汽车。召回型号有多有少,数量有增有减,但笔者认为这无疑是车企在3·15到来之前所做的"危机公关"。去年3月之前,共计有22家汽车企业及零部件生产商选择部  相似文献   

5.
<正>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有诸多弊端和不足,若想取代老旧事物,必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到底是触碰未来式的蜻蜓点水?还是放开胸怀全盘接受?这需要使用者的深切体验,科技如是,电动汽车也如是。无悔之选参与摇号两年多一直没有结果,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王先生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电动车。在反复对比、试驾后,选购了这辆腾势。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辆车带给王先生的实际感受远超预期,而且与戴姆勒合作还使得这辆车的内饰设计、做工精细程度以及细节地方的处理,都上升到了国际水准。此外,  相似文献   

6.
激情的你多久没有肆无忌惮的玩,肆无忌惮的笑,是因为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还是因为激情被生活所压迫?你需要一辆激情的车做导火索来再次引燃激情的生活.你可以用7万元买辆车,也可用70万买辆车,虽然价钱不同,但对生活都充满热情,做事都精神饱满,对车的诉求也都相同,所以本期四个购车方案会从不同价位来阐述相同的生活方式,相同类型的车。  相似文献   

7.
《家用汽车》2012,(11):30-31
巴黎车展前,各路新车"谍照"、"官图"就已开始轮番轰炸我们的视线,我们被了解了大部分的新车,但是作为一名汽车人,我还是无法忽略那些涤荡我们心灵的美车。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哪辆车是你心中的最美新车,哪辆车又激起了你心中的涟漪。看着这些美车,你,心动了吗?砰然之心动一标致Onyx金色大门  相似文献   

8.
正各具典型问题偏多P038服务与质量问题并重P042发动机问题多,不如骑单车P046投诉无门相互推诿,这还是我买车时的销售吗?P050两极分化惹人愁P054汽车新政策改变消费者生活P0562017年排在前五名的汽车质量问题分别是气囊和安全带总成、发动机总成、转向系统总成、电气设备总成、车身总成。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各主要汽车产品生产者共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251次,召回缺陷汽车2004.8万辆,同比激增77%。继2016年中国汽车召回数量超过1000万辆后,2017年召回数量的再次突破,创下了中国汽车召回史  相似文献   

9.
声音     
《家用汽车》2012,(11):24-24
"从丰田这次宣布740万辆召回的速度来看,丰田不是不能快,而是被在中国市场提供的高销量和高利润惯坏了,被中国合资方一味和颜悦色、被动从属的姿态惯坏了。"最近丰田宣布,由于电动车窗开关存在隐患,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740万辆汽车,涉及2005年~2010年生产的多款车型。此前屡次"忽略"的中国市场,这次也包涵在内,而且召回速度和反应都颇为积极,对此,《中国汽车报》评论员庞国霞发表文章评论道。  相似文献   

10.
姜田双 《家用汽车》2011,(5):130-135
车坛自丰田召回事件后经历了短暂的平静,但谁曾想貌似平静的背后是更加猛烈的暴风骤雨。锦湖轮胎的"质量门"随后又激起了国内车坛千层浪,这一重点事件牵扯多方问题,同时也关系着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究竟锦湖轮胎要到何时召回?它又将如何召回呢?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一辆车:前面看像奔驰,后面看像宝马,这一定是吉利。如果有一辆车:样子一直没变,但名称一直在改,这一定是桑塔纳。如果有一辆车:三厢和二厢卖一个价,这一定是POLO。如果有一辆车:小排量反而比大排量贵,这一定是派力奥。  相似文献   

12.
林鹰 《交通与运输》2011,27(5):58-59
从2009年11月到2010年3月,由于脚垫、加速踏板、制动系统等存在缺陷及问题,丰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召回超过850万辆汽车。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给正在发展壮大的我国汽车市场带来了诸多警示。一、完善召回制度提高车企召回主动性丰田公司大规模的汽车召回损失达天文数字,但其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  相似文献   

13.
现陈列于北京颐和园的慈禧御用汽车,可称作我国第一号汽车.据说这辆车是袁世凯在1902年从香港买来献给慈禧的.昔日慈禧太后御用汽车,如今的珍贵文物,这辆汽车产于何地呢?参观这辆文物汽车,您会看到这辆车的脚踏板上镌刻着"DURYEA"英文字迹,以此佐证,这是一辆美国产的"图利亚"牌汽车.  相似文献   

14.
近日,江西省高速公路第一台车载雷达测速仪启用,短短一个小时竞先后有20多辆车因超速行驶被逮。  相似文献   

15.
朱睿 《江苏交通》2001,(1):43-44
福特、三菱、沃尔沃,此前纷纷召回自己的产品,中国消费者正从接二连三的"汽车召回"中受益.国际汽车巨头带来的召回理念,成了世纪末国内汽车业的焦点新闻.对此,无论业内人士还是消费者的反应都十分强烈.在轿车快速进入家庭的大背景下,能否真正做到消费者至上,能否快速和全面实施安全召回,真正维护消费者权益,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国内汽车企业及产品的认同感.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汽车召回,中国能例外吗?  相似文献   

16.
数字     
《家用汽车》2014,(11):39-39
1688.5万辆十年召回车辆10年前的2004年10月1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201 3年1月1日,四部门的规定升级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到今年10月1日,中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整整10年。10年间,我国共计进行汽车召回793次,召回汽车1688.5万辆。  相似文献   

17.
声音     
《家用汽车》2011,(6):24-24
"在这个刚刚成型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上,从来没有过实施轮胎召回的先例,没有哪个市场天生就是有尊严的,但锦湖召回就这么仓惶收场,第一大汽车市场尊严何在?"锦湖轮胎召回事件告一段落,消费者依然满腹狐疑,众媒体纷纷转向更吸引眼球的新闻,《中华工商时报》苏利川评论说,消费者不受尊重,被他们托起来的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的尊严自然也就失去了根基。  相似文献   

18.
吴勇 《交通与运输》2015,31(3):22-24
<正>自2004年10月1日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在规范汽车市场健康发展、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实施10年的成绩总结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的当年,我国国内生产汽车共召回6次,共召回29.8万辆。从2004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我国共计进  相似文献   

19.
向前 《交通与运输》2012,28(4):74-75
"毒驾"之魅影又现:据媒体报道,2012年4月3日发生于南京高淳老街的一辆连撞12辆车后逃逸的别克车驾驶人李某,于案发后2日被抓获。据22岁的李某供认,是其害怕此前吸毒及多项交通违法被查才疯狂逃跑的。此前的3月20日,恰巧有两起"毒驾"案件被公诉机关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同一天审理:北京  相似文献   

20.
付辉 《家用汽车》2011,(4):141-141
丰田汽车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之间就前者最近召回事件之间的往来,再次证明了此一道理。在一个正常的市场中,这原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是,在中国,一个有特色的市场中,这件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当然,事情不可能是单方的责任。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2月24日,丰田汽车美国公司召回丰田与雷克萨斯品牌21.7万辆汽车,在加拿大召回的数量为14.73万辆,在欧洲召回的主要为雷克萨斯3.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