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空间结构计算模型比通常所用的平面计算模型更逼近实际,用空间整体计算模型能更清晰地分析各构件的受力状况,设计出的电动葫芦龙门起重机与实测结果对比后表明,它更符合于实际工作状态,该计算模型也能用于其它类型的起重机设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针对门座起重机刚柔耦合系统及钢丝绳柔性,利用UG,ADAMS与AN-SYS联合建模,进行起升、变幅和回转工况过程的动态仿真,为门座起重机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准确模拟门座起重机各作业工况运动和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3.
根据缆索起重机的实际工作情况给出了缆索起重机承载索张力的计算模型,同时给出了承载索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另外,由于缆索起重机工作环境和性质的特殊性,安装精度的影响,工作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各项参数(如工作温度、实际的跨度等)的变化,文中讨论了该变化对承载索承载力的影响,并进行了承载能力的的灵敏度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北美地铁车辆碰撞设计标准,研究车辆碰撞时能量吸收区的工作机理和能量分配数据.首先,归纳吸能区设计、计算和试验的基本技术路线;其次,建立了车辆吸能区碰撞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依据ASME RT-2:2014标准中提到的车辆碰撞速度和车辆状态条件,分析得出了吸能区碰撞过程的速度、加速度等的分布规律;最后,采用实际碰撞试验的方法验证吸能区的实际加速度数值,对比与计算模型的一致性.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得出碰撞吸能区可满足美国地铁车辆标准的结论,可以进行产品的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QY16汽车起重机回转台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QY16汽车起重机回转台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回转台受力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三种典型工况下回转台的刚度和强度.通过分析受力最恶劣的工况一,证明该型号的回转台的设计基本上满足要求.最后,给出了进一步改进回转台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基于ANSYS的甲板起重机主结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一种新型结构的甲板起重机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在ANSYS中建立这种复杂不规则模型时需要运用的技巧,以及在加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受力转换.当求解完成后计算结果仍不理想时,该软件可以对设计模型作适当优化,为设计人员提出合理建议,以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详细分析了QY16汽车起重机回转台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回转台受力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三种典型工况下回转台的刚度和强度.通过分析受力最恶劣的工况一,证明该型号的回转台的设计基本上满足要求.最后,给出了进一步改进回转台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风荷载是起重机大车运行时的重要载荷,主梁作为起重机的主要挡风构件,针对主梁的减载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起重机运行能耗,本文以粒突箱鲀的结构为启发,探究起重机箱梁风荷载的仿生减载设计方法. 首先运用灰度转换、二值图像转换及边缘检测方法提取箱鲀鱼嘴特征廓线,获得以箱梁特征高度为设计变量的仿生设计模型,然后通过箱梁迎风面附着轻质材料的方式实现传统起重机箱梁的仿生设计,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仿生设计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以某40 t集装箱起重机箱梁为例,采用聚苯乙烯泡沫作为轻质贴附材料的仿生箱梁较传统箱梁结构风阻减小65.77%,而仿生贴附结构仅使箱梁增重2.28%;仿生箱梁的流线外型减轻了由迎风面处边界层分离带来的流场扰动,降低了结构的气动力脉动值,提高了起重机在风场中运行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不同计算模型的差异,本文以文献算例为参考,根据弹性地基梁模型和实体模型的计算理论,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轨和轨道板的位移、弯矩和应力分布;从模型的简化程度、计算理论和边界条件等方面,对两种模型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对钢轨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对轨道板的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弹性地基梁模型理论清晰,计算简单,可用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但有一定局限性,而实体模型更能反映结构的实际情况,更适用于结构的研究和设计,其计算结果表明,轨道板应力和位移的横向分布是不均匀的,建议对弹性地基梁模型进行改进和修正。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门座起重机驱动轮压及其许用值的概率分布特性和干涉模型的基础上.导出不打滑事件概率的解析解,提出门座起重机运行打滑的可靠性验算方法和验算准则.所阐述的运行打滑可靠性验算方法,是对较为严格且难以满足要求的按最小驱动轮压进行打滑验算方法的修正,更符合门座起重机的实际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1.
以某独塔斜拉桥的空间曲线塔为基础,利用Midas/Civil,建立空间杆系模型,进行全桥整体静力分析,确定钢塔柱、上下分肢局部以及索塔锚固区的5种最不利荷载工况,得出相应荷载和位移边界条件.再利用大型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钢塔柱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空间受力性能分析,明确钢塔柱和索塔锚固区钢板的受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钢塔柱的变形较小,钢塔柱、上下分肢局部及索塔锚固区的钢板应力水平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的安全储备良好.这也说明采用双向分叉的空间曲线索塔的设计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评估快速城市化地区公共交通系统的公平性,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空 间剥夺问题.在构建公共交通空间剥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 对指标体系进 行因子分析;基于空间分析方法获取公共交通的空间剥夺特征,并以昆明市呈贡新区为 例进行验证;最后基于区域剥夺补偿原理,提出了公共交通资源的均衡配置策略.结果表 明,呈贡新区的公共交通空间剥夺总体呈现“多核心+局部放射”的空间形态,公共交通的 空间剥夺因子主要包括公共交通服务因子和公交线网覆盖率因子,建立的公共交通空间 剥夺综合指数模型能够获取各交通小区的公共交通空间剥夺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公路运输面临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提出一种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相关性。首先,用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法检验中国省域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全域空间依赖性,然后,利用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确定空间集群效应高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构建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省域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情景假设考察空间集群效应高的地区,公路运输周转量减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其对全国节能减排效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公路运输面临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提出一种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计量模型来分析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相关性.首先,用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法检验中国省域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全域空间依赖性,然后,利用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局域空间相关性检验确定空间集群效应高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构建公路运输周转量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省域公路运输周转量的影响因素.通过情景假设考察空间集群效应高的地区,公路运输周转量减少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其对全国节能减排效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双均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交通空间需求人手,运用均衡原理建立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二者的耦合关系模型,提出了一套城市交通空间需求与交通网络一体化均衡配置方法.该方法能够同时实现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的供需均衡以及交通网络自身的用户均衡,对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一体化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结合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滚齿加工的实际运动出发,利用空间啮合理论,建立滚齿加工模型,该模型以滚刀法向截形为已知条件,具有通用性,并给出具体的齿轮齿面的数值计算过程.最后以带法向齿顶圆弧的渐开线型滚刀为例,求解得到精确的齿轮齿面形状,验证了所建模型和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具有深刻的影响,为探讨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城市 建成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本文构建了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计量模型,以北京 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交通分区空间尺度,利用出租车GPS 数据获取了交通分区 出行需求,度量了住宅类、工作岗位类及交通设施类等变量表征建成环境,进而研究建成 环境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通过传统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模型、空间自回归模型与 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对比发现,空间杜宾模型的拟合度和解释力最优,研究建成环境对出 租车出行需求的影响时不能忽略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分析了 建成环境的住宅类、工作岗位类及交通设施类变量对出租车出行需求的直接效应、溢出 效应与总效应.本文力求掌握出租车出行需求产生的内在城市环境因素,为降低出租车空 驶率、实现出租车空间需求预测及分布均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建成环境对家庭小汽车拥有的影响,考虑交通小区间的空间相关性,分别基于0-1 邻接矩阵、共同边界邻接矩阵及质心空间距离矩阵构建了层次Bayesian 模型,并与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长春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交通小区间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存在;以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模型作为对比,基于公共边界邻接矩阵的层次Bayesian 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在控制家庭层面社会经济变量后,居住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交叉口密度及公共交通站点密度均对家庭小汽车拥有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表明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策略可有效抑制小汽车拥有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建成环境对家庭小汽车拥有的影响,考虑交通小区间的空间相关性,分别基于0-1 邻接矩阵、共同边界邻接矩阵及质心空间距离矩阵构建了层次Bayesian 模型,并与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模型结果进行了对比.基于长春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交通小区间的空间相关性显著存在;以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模型作为对比,基于公共边界邻接矩阵的层次Bayesian 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在控制家庭层面社会经济变量后,居住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交叉口密度及公共交通站点密度均对家庭小汽车拥有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表明通过优化城市建成环境策略可有效抑制小汽车拥有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提取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属性数据,获取其空间发展特征以辅助区域交通运输规划,本文基于空间分异理论和空间剥夺理论,采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价数据,定义空间异质系数和空间依赖系数,构建了空间特征参数的多维估计方法;并以西部12省为实例,通过对比分析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的估计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省域尺度下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发展较为均衡,空间依赖特性不显著;城市尺度下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异质特征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特性.最后,基于情景假设分析,验证了空间特征参数对交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决策价值.本文所构建的多维估计方法,可实现不同尺度下交通基础设施空间特征参数的精确测度,在交通运输规划领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